斯大林几个意思?苏联仨元帅都被降衔“发配”远东,日本人郁闷了

2019-08-15     田瑞安

作为二战的收官之战,苏军在1945年8月9日发起的远东战役可谓摧枯拉朽,气势如虹。这场代号“八月风暴”的军事行动意义非同一般,与美国人那两颗原子弹一同击碎了日本人的幻想。

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盟国在二战的欧洲战场取得胜利。彼时,美军还在万里之外的太平洋冲绳岛上与日本人激烈厮杀着,胜利看似遥遥无期。

当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虽然答应了对日作战,但双方都清楚,从万里之外的欧洲向远东悄无声息大规模运兵,这在短时间内“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况且,苏联和日本在1941年4月13日签署了《苏日中立条约》,这份有效期为五年的条约让日本人相信自己不会腹背受敌,甚至寄希望斯大林作为中间人调停。天真的日本人认为:斯大林总不会像希特勒一样撕毁条约,总不会落井下石进攻自己的“盟友”吧?

松冈洋右与斯大林手挽手“亲密照”

的确,对于出兵远东进攻日本,斯大林也是颇费一番思量。在雅尔塔,为了让罗斯福同意苏联的出兵条件,斯大林就以“要给苏联人民一个交代”相要挟。不知罗斯福是被哄高兴还是身体不好糊涂了,竟然同意了斯大林提出的一连串条件。

从维持外蒙现状,到租借旅顺港、共享大连港、共营中东铁路,再到“收复”南库页岛、千岛群岛,连老牌殖民帝国首相丘吉尔都感叹:俄国人要的太多了!难怪后来蒋介石在日记中大骂罗斯福“昏庸老朽竟至于此”。

德国投降后,苏军即开始筹备远东战役。苏联虽然在当年4月宣布不再续签《苏日中立条约》,但为了麻痹对手,斯大林仍答应当中间人“调停”,至少让日本人相信年内“远东无战事”

如果说四年前希特勒筹备巴巴罗萨行动成功欺骗了苏联人,那斯大林这场瞒天过海的“万里大运兵”才是大师级的运筹帷幄。

最高统帅谋划远东战役

1945年6月24日,正值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四周年之际,斯大林下令在莫斯科举行盛大阅兵,这就是著名的红场胜利大阅兵。担任此次阅兵首长的是“副最高统帅”朱可夫元帅,在阅兵总指挥罗科索夫斯基元帅陪同下,朱可夫骑着白马,威风凛凛检阅了部队。

200名饱经战争创伤的苏联老兵将纳粹德国军旗扔到列宁墓前,历经四年战火淬炼的将士们享受着来之不易的胜利喜悦。然而,观礼台上的最高统帅斯大林心里清楚,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

阅兵结束后,苏军各个方面军的司令员都纷纷返回各自的部队,而其中三位元帅的“突然消失”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他们就是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梅列茨科夫元帅和马利诺夫斯基元帅。

三位元帅既没有返回自己方面军部队,也没有留在莫斯科,他们是被撤职了还是查办了?一时间各种猜测不断流传,尤其是一直注意苏联动态的日本人更是加强了关注。

时隔不久,这三人又在远东地区现身了,所不同的是,他们不仅使用了化名,肩上的元帅军衔也变成了中将或上将衔。

原来如此,这三位苏联元帅是被斯大林降衔“发配”远东了。想想以前几位苏联元帅的结局,这倒也不足为奇。然而,敏锐的日本人立刻嗅到了风暴即将来临的气息,知道“大事不好”了。

其实在这个时候,苏联向远东运送兵力和作战物资的行动已进行一个多月了。从5月起,在横跨欧亚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上,13.6万节火车满载人员和物资浩浩荡荡向东开进,在调运高峰的6月和7月,每天晚上发出的火车平均多达26辆。

这场声势浩大的“大运兵”持续了足足三个月,到8月初,苏军三个方面军150万军队在远东完成集结,一同“到来”的还有5500辆坦克,26000门火炮和3800架飞机。不知何故,号称精于情报工作的日本人竟浑然不觉。

究其原因,苏联运兵隐蔽和斯大林高超的“欺诈”当然是一方面,但日本人一贯的狂妄自大才是最致命的。苏联宣布不续签《苏日中立条约》引起了日本人的警惕,日本此后对西伯利亚铁路交通也实施了监测,并没有发现“大的异动”。

日本人自信:被苏德战争重创的苏联在短期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即使进攻,凭借“满洲”易守难攻的地形,百万日本关东军完全能够应付。况且,只要跟苏联略施拖延战术,与美英“媾和”仍有希望。

就这样,当7月26日中美英发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时,日本人仍态度强烈,置之不理。可怜的日本人哪里知道,因10天前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已决定将另两颗送给日本人。同时,由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任总司令的远东苏军总司令部也正式“挂牌办公”了。

1945年8月8日,莫斯科时间下午5时,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召见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当面宣布废除《苏日中立条约》,从8月9日零时起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佐藤看了看表,东京此时已近午夜了。

9日零时一过,150万苏联红军从东西北三面向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猛烈进攻,日本人等待多日的“八月风暴”终于来袭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rmSvGwBJleJMoPM6Fi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