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棵火树
父母课堂(fumuketang)原创首发
遇见了孩子,就是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
如果被妈妈打到皮开肉绽甚至流血住院,你还爱她、需要她吗?
据媒体报道,陕西西安一名叫天天的男孩,经常遭受妈妈家暴,这次竟被打到住院。
小天天今年只有7岁,生长在单亲家庭,和妈妈相依为命,每当妈妈心情不好就对他拳脚相加,有时还动用电线刀具等。
撩开天天的衣服,新伤旧伤遍布全身,触目惊心,尤其胸前一道四五公分的伤口尤为醒目。
可他不喊疼,不哭闹,有人询问伤口的原因,他说:“这是妈妈不小心用菜刀划伤的,她又不是故意的,现在已经不怎么疼了。”
当他得知妈妈因为家暴他要被拘捕时,他说:
“我有点恨她,但我还是想待在她身边,哪怕她打我,不然我就没有妈妈了。”
孩子这一番话戳得人心生疼,让人禁不住直掉眼泪。
在孩子心里,只要和妈妈待在一起,就还证明我是有人爱的。
生长在单亲家庭,没有爸爸,孩子得到的爱本就不完整。
对孩子而言,妈妈就是他的全世界,是他唯一的依靠,结果,他所依赖的人反而是伤他最深的人。
正如网友评论的“孩子视妈妈如生命,妈妈却想要孩子的命。”
在想要得到的母爱面前,孩子变得卑微渺小。
日剧《mother》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父母总是以为自己无条件爱孩子,其实最初的最初,是孩子一直无条件爱父母。”
相比之下,孩子对父母的爱更纯粹,更简单,一直被无条件爱着的其实是父母。
为人父母,太多时候,我们根本不知孩子有多爱我们!
前两天看到这样一段视频,让人为之动容:
一对母子在通过斑马线时被小车撞倒,孩子第一反应是去扶妈妈,见妈妈无法起身,小男孩急得去踹肇事车辆,又忙着回来拉妈妈。
孩子虽小,力量有限,却也有他想要保护的人。
我们常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毫无保留,而实际上孩子爱父母更是毫无保留。
前段时间,河南11岁男孩路子宽增肥救父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
爸爸本是家中的顶梁柱,结果不幸患上白血病,家中唯一和爸爸骨髓匹配的只有路子宽。
为达到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最低要求,瘦弱的路子宽努力增肥,红烧肉,白米饭,只要是能下肚的统统吃进去,经常吃得直不起腰来。
狂吃增肥的过程有多辛苦,旁人是难以想象的,但为了能救爸爸,小子宽从来没有皱过眉喊过苦,反而经常用乐观的情绪感染生病的爸爸。
终于,3个月内他成功增肥30多斤,最终在爸爸生日这天完成了骨髓移植。
路子宽说:“爸爸一定会好起来的,放心,家里还有我顶着。”
爸爸不在,我就是家里的小男子汉。
你给我生命,我帮你重生。
都说父亲是孩子的天,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也在尽其所能,用他瘦弱的双臂为我们撑起一片天。
孩子爱父母的心,到底有多赤城?
主持人王小骞在微博上分享了一段她和女儿早早的对话:
早早:53岁我可以干嘛?
王小骞:你可以做现在妈妈帮你做的所有事情,帮你洗澡,擦油……还有吗?
早早:还陪你拉粑粑,给你擦屁股。
早早说完哈哈大笑,觉得很有意思。
孩子无心的回答让王小骞感动到湿了眼眶。
孩子,等你53岁的时候,妈妈已经很老了,如果你愿意,你的确可以为我做这一切。
诗经有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为人父母,其实从未想过让孩子回报什么,但孩子感激的心仿佛是与生俱来,不掺杂任何杂质,只想无条件反哺你。
都说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能被孩子无条件地爱着,我们又何尝不是幸福的?
昨天晚上关了灯准备睡觉,三岁的儿子挤到我旁边,摸摸我的头说:“妈妈乖,睡吧,别害怕,鑫鑫陪着你呢!”
听到儿子像个小大人儿似的哄我,我笑出了声,笑过之后,心里只剩满满的感动。
孩子不知什么时候把我哄他睡觉时说的话学会了,用在我身上。
当父母用生命去爱孩子的时候,孩子也在把父母视如生命。
维斯冠说“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
孩子的到来,让我们尝到了为人父母的喜悦;孩子一个小小的进步,让我们幸福感倍增;一次对我们不经意的关心和表白,让我们深感欣慰。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如果给孩子打分,满分100分,你会打几分?
前段时间有这样一段视频:妈妈和孩子互相给对方打分。
在妈妈这,没有一个孩子满分,在妈妈眼中,孩子自觉性差,贪玩,自理能力差,不爱做家务……
而当孩子给妈妈打分时,却是清一色的满分,因为妈妈会陪我上学,给我做好吃的……
当孩子被问“你为什么给妈妈打满分呢?”,孩子回答“因为妈妈对我好”。
孩子对妈妈的评价标准就是这么简单:对我好,就可以得满分。
相比之下,孩子想要在妈妈这里得满分,难度更大。
要听话,懂事,学习好,做家务……才可能是妈妈眼中的完美小孩。
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达到父母的要求,你才是我的好孩子。
父母通常以爱的名义,要求孩子去变得完美,并说这是“为你好”。
孩子和我们恰恰相反,他们显然对我们更宽容,更体谅。
虽然妈妈工作很忙,没时间照顾我,但是我能理解。
虽然妈妈平时会打我骂我,但是我知道她是为我好。
因为爱,所以孩子包容了妈妈所有的不完美。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家是爱和温暖的传递通道。”
显然,孩子比父母更明白这个道理。
作家刘继荣在《遇见世上最好的爱》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幼儿园的老师告诉她,女儿这些天吃饭时控制不住食量,经常吃到胃痛还要求添饭。
刘继荣听后觉得羞愧不已,恨不得快点找女儿“算账”。
回到家女儿依旧烦她,她终于没忍住,对女儿大吼:“滚出去,我不想再看见你,我怎么会生下你这个白痴!”
女儿瑟瑟发抖地问她:“妈妈,一个人杀了自己的手,会死吗?”
原来女儿为了给妈妈削苹果,割伤了自己的手。
在幼儿园拼命吃饭不是因为贪吃,而是因为她知道妈妈工作很辛苦,所以她要吃得饱饱的,才不会生病,会快快长高。
因为心疼妈妈,小小的人儿早早就学会了用心良苦!
父母常常责怪孩子笨手笨脚,嫌弃孩子总是制造麻烦,殊不知,每一个被父母嫌弃的孩子都在用力爱着父母。
我们常常给孩子制定各种各样的要求,只有达到了这些要求,他们才是“好孩子”。
而孩子,很多时候,即使我们的要求不合理,他们也尽力去做到。
因为孩子更在乎父母的情绪。
只要妈妈开心就好,妈妈开心我就开心。
家,是一个注重感受的地方。
虽然照顾孩子很辛苦,但辛苦的同时,我们也享受到了孩子带给我们的无尽的欢乐与甜蜜。
愿天下父母,都能像孩子无条件爱我们一样去无条件爱他们,少一点要求,多一些包容,感受生命中最深的温暖。
遇见了孩子,就是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
END
如果你希望有一份事业既能成长自己修正孩子,又能兼顾家庭和经济所需,还能造福更多孩子、家长……
那么——双向养育家庭教育认证导师培训班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