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永远是能改变命运的,不过什么是命运却是个可以商榷的问题。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社会上通常一说到知识改变命运无非就是理解成,通过学习知识可以让人由穷变成富的过程。比如,贫困大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然后用那个学历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从而脱离了农村进了城,成为城里人。这里由贫困到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通常视为是努力学习知识的结果。所以,社会上所指的知识改变命运大多都是指这个意义,是具有功利性的。
可是,刚百度了下,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命运的,命指生命,运即经验历程。按照这个定义,命运就是生命的经验历程,所以,知识改变命运的意义就只能是,知识改变生命的经验历程,而不是社会上通常的所指的那个由贫困到富裕,由乡下到城市这样带有功利性的定义。所以,社会上对于知识改变命运,应该理解成知识创造财富。现在之所以有人质疑知识改变命运,就是把创造财富当成了知识的任务。好像是说,知识是要能带来财富的,如果知识不能带来财富,那么,知识就是没用的。
如果仅仅是按照百度百科对于命运的解释,那么知识只是用来改变你生命的经历的,而不是创造财富的。比如,一个文盲,通过学习知识,能够识字,然后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表达某件事,能够独立思考,这个过程就可以理解为是知识改变了命运。因为本来一个文盲是不能识字,不能正确地表达和理解事物的。通过学习,能够识字,能够理解和表达事物,这就是改变命运的经验历程了。至于,这个改变的这个经验历程的最终走向是好是坏,是贫困还是富有,那完全是和知识本身无关的。
同理,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本来是可以用他所拥有的知识通过勤勤恳恳滴工作,给自己,给社会创造财富。但是,恰恰是因为拥有了太丰富的知识。于是,不愿意勤勤恳恳地做事,而是去投机取巧,去炒楼,炒股票,最后楼市泡沫,股市下跌,搞的自己辛苦赚来的钱血本无归。那么,这个人是不是还可以说,知识是改变了命运呢。如果,单从百度百科的解释来看,的确是知识改变了命运。因为你要是没有那些炒楼,炒股票的知识,你就只能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滴工作,怎么会有血本无归的事情发生呢。
上面可能说的有点远了,现在说点最实际的话,在义乌有句话,叫做小学生当老板,高中生当经理,大学生当翻译。知道为什么吗?众所周知,义乌的小商品很多,到处都是工厂。那些老板们大多都是小学毕业,不懂什么文化知识。所以,他们别无选择的前提下,只能选择埋头苦干,勤勤恳恳,不断地从实践当中去磨练,反而能创造出一份辉煌的事业。反观那些大学生,号称都是饱读诗书的人,有道德有文化理想的人,苦么吃不来,轻松一点的事工资又低,同时还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现状,拿着一份刚好饿不死的薪水,然后整天幻想着天上会掉钱,碰到什么机会就一夜暴富。那么,请问,这是不是也算知识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了呢?这个命运的改变是好还是坏的呢?
再说说我自己,当年我连高中都考不上,中考7门还是8门,总共才考了280分。没办法,只好家里花了点钱搞到一个中专学校读书,两年混了个初中专文凭。但是,幸好我从小喜欢看书,看报纸。从以前看报只看娱乐版,到后来看《中青报》,《南方周末》,《外滩画报》《新周刊》等报刊杂志。书也是以前只看武侠小说,到后来看横沟正史的推理小说,莎士比亚全集,四大名著,中国古典小说,也就是那些章回体的小说,比如什么《薛丁山征西》《薛仁贵征东》,以及一些评书小说等等,这些在我20岁的时候就基本上都涉猎过。再后来,开始涉猎哲学,道德,经济,法律,心理,政治等方面的书,直到现在我都还保留着经常阅读的习惯。对于我自己来说,我通过不断看书的过程,让我能够在面对生活的时候总是能够积极向上地思考问题,而不是容易听信他人,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综上,我个人理解是,知识并不必然带财富,而只是改变你生命的经验历程。至于,这个改变经验历程,是往哪个方向走却不在知识的目的之内。知识的目的,是让你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启发你的智慧,开阔你的视野。同时学会独立自主,学会思考,学会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够保持自己的一份心境。知识,只是改变你生命经验历程的那座桥,至于桥的那一头是什么,知识本身并不能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