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女英雄抗日留芳名——塞北红色土地

2019-09-06   味道山西

坐落在朔州市朔城区西关万亩金沙森林公园的塞北革命烈士纪念馆,是雁门关外著名的烈士陵园之一。1949年,原雁北地委在朔县文庙原址建成塞北烈士陵园,陈列着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雁北左云、右玉、怀仁、山阴、朔县、平鲁6县及绥蒙军区为国捐躯的烈士5000余人及遗物。2006年,因建筑陈旧老化、陈展内容少、占地狭小,纪念馆整体搬迁到了森林公园内。

出发首日,从太原到朔州,建议游览位于朔城区的塞北革命烈士纪念馆。

雁门关外革命烈士洒热血,杀虎口上山西人留下对故土的眷恋。在塞北这片红色土壤中,孕育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驰骋疆场,抛头颅、洒热血,将生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塞北红色教育”精品旅游路线以晋北红色旅游景区为主,涉及朔州市朔城区、平鲁区、右玉县等地。游客除了感受革命先辈的一腔热血,还可以感受塞北人民绿化家园、改善环境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搬迁后,纪念馆主体建筑依次是大门、碑前广场、塞北人民英雄纪念碑、馆前广场、塞北革命纪念馆,东西两侧为烈士公墓 (或衣冠冢)。纪念馆内设序厅及抗日战争、惨案、解放战争、英杰四个主展厅。

作为纪念馆的标志性建筑物,塞北人民英雄纪念碑由月台、须弥座、碑身和碑顶组成。月台上四面镶嵌着4幅巨型汉白玉浮雕,记述了朔州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反抗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

纪念碑规划设计相关数字寓意深刻。如月台东西宽38米,寓意原朔县县委于1938年成立;碑身高19.46米,月台的四面台阶有6个出口、17步台阶,寓意朔县1946年6月17日解放。月台高2.06米,寓意纪念碑于2006年兴建。

纪念碑碑身坐北朝南,碑身正面镌刻着毛泽东手体“塞北人民英雄纪念碑”9个苍劲有力的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东手体27字鎏金碑文:“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在塞北革命烈士纪念馆了解了塞北英烈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争取民族解放不畏强敌、顽强奋斗的革命英雄事迹后,可前往平鲁区瞻仰李林烈士陵园,了解这位抗日女英雄的故事。

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的平鲁区,北以长城为界与内蒙古接壤,东连右玉,西接偏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山陡路险,沟壑纵横,依据特殊的地理环境,抗日战争时期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著名抗日民族女英雄、归国华侨李林就壮烈牺牲在这里。

为了激励后人报效祖国、建设家园,平鲁县于1964在政府驻地井坪镇修建了平鲁县烈士陵园。1980年,李林烈士雕塑落成。1992年,扩建了李林烈士纪念馆。2000年,经全国侨联倡议,改名为李林烈士陵园。2002年,新塑李林烈士青铜骑马像。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李林烈士陵园迁建于井坪镇平万路南山公园。

李林烈士事迹陈列室、平鲁革命斗争史纪念馆位于陵园东侧,室内陈列着3万余字的历史文献和300余幅照片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还有李林手稿、照片等很多珍贵实物。

革命烈士纪念碑高高矗立在烈士陵园正中,高19.40米,象征着李林牺牲于1940年,正面镌刻着“为国牺牲,永垂不朽”8个大字。墓区位于陵园北侧,建有李林墓和牺牲在平鲁土地上的其他64座烈士墓,并塑有李林烈士纪念碑,白辛庄、张崖沟惨案碑和个别烈士纪念碑,周边绿树成阴,环境优美。

首日上午游览了朔城区和平鲁区两个地点后,下午可前往右玉县,游览小南山森林公园、右玉精神展览馆,感悟右玉精神,感受塞上绿洲的迷人魅力。

作为右玉晋西北边陲之地,右玉县旅游资源丰富,有杀虎口风景名胜区、右玉精神展览馆、苍头河湿地公园等旅游景点,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最值得向全世界推荐的旅游县”“联合国最佳宜居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称号。今年还荣获了第十届中华环境优秀奖。

小南山森林公园位于右玉县城南,取“寿比南山”之意,是集休闲、观光、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公园北临三道河,东临庞家堡河,南有一泓清泉,常年水流不断,西有梁家油坊林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附近群众在山的东、南、西三面营造了大片小叶杨,之后还栽植了樟子松、油松、落叶松,改变了树种单一的状况。经过数十年不懈努力,其绿化面积达到98%。跨入21世纪,小南山成为朔州市规划建设的森林公园之一,先后建起了观音雕像、山顶观景亭、知春亭、绿化丰碑、玉林湖、度假村等景观景点。

绿化丰碑位于小南山顶部,是森林公园的标志性建筑物。据了解,绿化丰碑基座上镌刻着右玉绿化一百多位功臣的名字和描述右玉干部群众植树造林事迹的 《右玉绿化赋》。基座东面留有空白,据当地人介绍,这里期待后来者把绿色发展事业书写得更加精彩。

在小南山森林公园享受了美味的“氧气大餐”后,游客可前往右玉精神展览馆,再接受一场精神洗礼。

2013年7月,右玉精神展览馆开馆。展览分六个部分,分别为“十山九秃头、十年九不收”“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镢头加窝头、觉悟加义务”“适地选树科学栽、山川遍地靓起来”“功成不必在我任,一张蓝图绘到底”“艰苦奋斗结硕果、美丽右玉竞风流”。

该馆全景浓缩右玉绿化历程,集中展示和全面阐释了右玉精神,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弘扬右玉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平台。

在右玉留宿后,第二天可以游苍头河、右卫古城、杀虎口长城,沿途领略绿色右玉良好的生态环境,之后返太原。

“山无头,水倒流”被人们称为右玉的两大奇观。水倒流,指的是苍头河的滔滔河水,不像其他河流那样东流或南流,而是向北流,流经内蒙古入洪河,又转向南入黄河。苍头河独特的流向,使其名声大振而远近知晓。

茂盛的植被仿佛一张绿色的柔软床垫,将点缀其中的苍头河拥入怀中。在这里,天然水系、河岸草地、乔灌木林和缓坡农田自成一体,构成了北方黄土高原独特的田园景观。

右卫古城即右卫镇,自古为北方重镇,著名的“胡服骑射”倡导人赵武灵王当时所置的善无县,就是现右卫镇的前身。

杀虎口也称西口,位于右玉县境内晋蒙两省交接处。杀虎口两侧高山对峙,地形十分险峻。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两山之间开阔的苍头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至今,大同至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经由此地。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杀虎口闻名遐迩,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历史上“走西口”的故事就发生在杀虎口。

朔州,这座古老的塞外名城,不仅有革命先辈洒下的热血,更多的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厚重历史,这是一场值得期待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