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火鸟行业对话|工业设计爆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之客户管理

2019-11-05   铟果

近20年来,工业设计已成为引领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创新产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加持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没有开放、共享就无法生存的时代,设计如何链接各资源方,让创新创业迸发出更大的力量,成为值得仔细观察和研讨的课题。

如何解决设计公司的潜在痛点,如何让工业设计与产业深度融合从而引爆创新创业共同体?太火鸟科技邀请了6位设计公司大佬进行3段行业对话,分别针对大家关心的以下三个问题进行分享:

  • 设计公司的客户管理
  • 设计公司如何与产业结合
  • 设计公司如何更好地提升效率

今天为大家带来第一段对话“设计公司的客户管理”,由上品设计创始人周林和设际邹创始人/CEO邹镇孟和太火鸟科技创始人/CEO雷海波展开行业对话。

邹镇孟(中) 设际邹创始人兼总经理

周林(右) 上品极致创始人

Q:第一个对话的环节我们想问这两位网红设计师,因为我们知道最近这两年工业设计大爆发,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讲,2000年我创办视觉中国,没有人讲设计,一直到2003、2004年开始有人讲设计,后来我们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一直到2014年我创立了太火鸟。我做太火鸟前三年不怎么在设计界活动,原因就是刚才讲到设计的氛围,包括自主品牌,包括设计产业化,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一直到最近这两年,我从科技界,包括风险投资圈,得到了一些反馈,回头来我们看整个中国的工业设计产业化,我觉得是一个爆发的临界点了。刚好在这个时候,小米,包括童老师提炼出BDD设计师品牌的发展趋势,我们这两位网红设计师也在这个层面做了很大的工作,所以我想问两位,工业设计爆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你们俩现在主营业务都在做什么?

因为我们在深圳,深圳的产业链和产业结构决定了我们这个级别的设计师什么都能做,但是在深圳相对电子偏多一点,消费电子简单的说是一些智能穿戴、科技、个人护理产品可能会偏多一点,所以我们做设计的客户,他的主要用途可能是toC端的。因为深圳的产业链结构,它有很多的工厂,大部分东西是toB端的,在这种来回切换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理念去吸收的。

Q:你们公司主要设计的方向大概是?

主要设计方向还是偏消费类电子。

Q:有没有一些特色的?


比如说美容类的产品,一些女性的洗脸机、射频仪,这是比较大的品类,同时还有些消费类电子的,比如说一些智能穿戴的产品,这些产品也是比较多的。在深圳这个地方,还有一些可能跟卢总那些产业相近,香薰机、桌面环境家电也是比较多。

Q:你公司大概什么规模?


30多个人,大概100单到200单之间。

Q:深圳的设计公司还比较高大上一点,咱们问问北京的设计公司,周总?

我们主要做工业设计,北京有什么?我认为北京高校多,陆海空较多,第二块,医疗比较多,第三块,设备比较多,基本上北京的业务都围绕这三块做。第一块属于研发,和清华、北大这些高校,还有一些科研院所,中科院这一块做得比较多一些,这是toB的。第二块是医疗,北京大概有三个医疗中心,生命科学园、大兴、亦庄那边占了很大的份额。第三块是一些实验仪器和比较大的装备、机床。基本上这三块能占我们大概80%的份额。还有20%就是北京金融也比较多,大概是这样的组成。

Q:北京的设计与高科技产业对接比较多,跟深圳确实不大一样,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一下70年国庆盛典上的彩车这个活是怎么接过来的?

大家可能没有什么概念,彩车第一辆车是高铁,第二个是天宫二号,第三个是蛟龙号。说到设计师,我们习惯做命题作文,你告诉我市场在哪,人工在哪里,多少价格。但是做彩车的时候只给一个“创新驱动”。你不知道用什么代表,这个时候是一个概念作文,对设计这块有点矛盾,所以没办法,我们只能玩一点特别的,用三个彩车代表一辆彩车。

Q:你设计一辆彩车,其实一共是三辆,等于你设计了三辆彩车?


是,我觉得设计师有个好处,大家谈客户的时候总想能不能把5万也好,8万也好,把这个单谈成50万。在中国所有的70辆彩车,大家都知道,里面设计费最贵的就是咱们的创新驱动,因为一共设计了三辆。

Q:这个真的是一个巨大的荣誉。那天我也在天安门广场观礼,在天安门城楼对面,我不知道那辆彩车是他设计的,但是在那个现场,如果你真的在那个氛围里面看到的话,我觉得是很骄傲、很激动的。我后来才发现那些彩车的设计师都在我朋友圈里面,真的为我们的工业设计师感到非常骄傲。我们回来再问邹总,你刚才说你一年大概接100个项目,这个项目从哪来?

说实话,真不知道客户是从哪来的,因为我们从来不做竞价或者搜索排名的推广,这种很多是不知道工业设计能带来什么。他兜里装了5万块钱,想创业,他打电话说想做个电饭锅,说出门之后饭放在里面会坏,能不能有制冷功能,5万块钱能不能全部搞定?从此之后我们再也不敢做百度推广。我们更多的还是做今天这种论坛秀,或者我自己做了一个同名节目《设际说》,把设计传达出去,通过这些东西让更多设计爱好者、学生,包括关注设计的企业家关注到我们公司。

我们经常在讲,做设计就是在做品牌调性,设计公司也是一样,这样我们可能就跟一些设计公司就拉开了差距,我们可以更好地脱颖而出。通过这些更多的活动、设计的推广,包括我们的作品,设计获奖,来提高我们公司的知名度,知名度提高了之后,可能会吸引更多需要好设计的精准用户,所以他就愿意做8万、10万,甚至更高的价钱跟你合作做好的设计。所以我觉得更多的是第一做好自己,把自己的设计输出做好,第二就是扩大自己的行业影响力,来吸引更多优质的客户。

Q:总结一下就是建立自有品牌,多接熟客。刚才说取向的问题,我们上品在哪方面比较有优势?


我把北京分成各种区域,对应不同的区域,我会在不同着力点去开发。雷总问我上品做什么,我说做工业设计,那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我把我们公司打散,分出了11个赛道,我们提出了赛道计划,不同的赛道有不同的设计师去负责。这个时候我跟我的甲方去说的时候,我就很自信,在这一块我可能会比较牛。打比方,在医疗中有一块叫放射性,这块我就可以说我很牛。我跟专家在一块经历了一些标准和过标方式,包括后期对应的临床,相对来讲我就可以好好去耕耘这块的市场。

我是按照这种方式一块一块去做。后期我就会发现北京到底哪大,北京有什么?那就对应的我只做这块市场就好了,我不想做那种大而全的,大而全没有标志性,做一个小而美的公司挺好。这时候发现设计公司是有天花板的,我不知道在座有多少家是做设计公司的,其实做设计公司还挺苦的。

Q:你怎么管理客户?


好设计师是不管客户的吧?基本上是小、散、乱,大家基本上就这样,不太管,真的很少去管客户,所以我们的客户关系这块好像挺弱的。今天你给我钱我帮你搞定,来年大街上见面都不认识。因为客户实在很混乱,我尝试定制过一个客户管理软件。后来知道雷总开发了这种软件,就一直用雷总开发的软件。


其实不是我们不愿意管客户,第一是设计师本来是灵感的职业,设计师的性格也比较散漫。第二个是没法管客户,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面对面成交一次,七八万块钱,让我怎么维护?我们做创意的第一性格比较直,第二确实大家比较理解,我们还是把设计做好。

Q:这个环节我们找了两位网红设计师稍微了解了一下设计公司的一些痛处。对设计公司来讲,第一要务是养活自己的员工。然后说用设计来改变世界、报效国家。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设计公司有巨大的痛点,第一个,你不知道客户从哪来,第二个是你的客户管理经常会出现问题。在IT界其实有很多很好的数字化管理系统、获客工具,这一点我想两位接下来应该会有一些机会,我们可以一起合作,做得更好。最后请两位跟大家说两句话。


第一,我觉得设计师是一个可以去放大一个产业,放大一个行业和放大自己的职业,这是一个非常有使命感,而且有无限可能的职业。第二,对企业家想说,我觉得对设计师或者自身的企业,我们从小到大,或者从学历低到学历高,人生阅历慢慢增长,企业慢慢增长,我们的认知是不同的。可能你的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时候对设计没有需求,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设计就慢慢来了。我们要认清自己在哪个阶段,了解如何用好设计,互相尊重,用设计放大自己的产能,放大自己的企业。谢谢。


我用一个圈里面流行的故事结束。我想做一个猪圈,我就自己把衣服一脱,自己做猪圈去了,很容易。第二天我做一个宿舍,这时候我叫上七大姑、八大姨一起去盖起来。之后我想做一个摩天大楼,就是我的总部,大概有20多层,这时候你会发现没办法通过自己和兄弟姐妹撸着袖子加油干解决,这时候就需要工业设计或者需要设计师了。之前真的是不太需要的。所以我希望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摩天大楼的时候,其实大家是需要外脑的,这时候你可以看看你身边的设计师们,他们就是那帮可以帮你一起加油干,帮你把摩天大楼建起来的人。

我们第一段对话 “设计公司的客户管理” 就到此结束了,

希望这些满满的干货能启发到大家。

接下来我们将陆续分享行业对话和主题分享,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