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火鸟科技崔波:DesTech设计科技拥抱未来

2019-12-14   铟果

曾任视觉中国内容总监/产品总监,2014年联合创立太火鸟科技,担任太火鸟科技SaaS系统负责人。


在15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不仅见证了中国从小设计到大设计的转变,也实践了从设计提升产品到设计提升产业的进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更以自己的职业生涯见证了设计行业自身的改变和对产业的影响。

2019年12月12日,荣获第十五届光华龙腾奖·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2019年12月1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崔波荣获第十五届光华龙腾奖·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视觉中国时代

社区流量——优秀设计师品牌——服务产品化


2004年加入视觉中国社区的崔波亲身经历了早期国内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互联网社区成为一股风潮,视觉中国以生动的内容、即时的信息以及快速反应迅速吸纳了全国百万级的设计师和设计爱好者涌入社区,谁也不知道这个看似小众的群体即将爆发出多么巨大的能量。


崔波深深地经历了这一次时代的大变革。在视觉中国社区里,崔波负责内容,由于设计专业出身,他能很快地捕捉到行业发声的大事,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设计圈的大事报道和一些国际大咖的动态和采访也出自这个年轻的团队。

2011年崔波专访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


要知道,那是一个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设计师”是何物的年代。而崔波凭借对上千件重大行业事件的一手报道、对国内外200余位知名设计师的采访以及策划执行上百场行业活动为视觉中国带来了450万+的注册会员、300万名注册设计师、100亿浏览量的骄人成绩。


同时,巨大的浏览量和对灵感的渴求、对好作品的需求不断冲击着社区。身兼视觉中国的产品总监,崔波带领团队先后开发了“下吧”、原创榜、灵感库等互联网产品,一经推出便深受设计师喜爱,其中灵感库上线3个月用户量就突破了150万


可以说,崔波带领的内容和产品团队为中国设计界贡献了发展初期非常具有价值的资源池,更有一大批冉冉升起的年轻设计师在这个蓬勃的设计师社区中获得了鼓励和推广,接下来的10年里,他们将成长为中国设计公司中的翘楚。互联网科技的介入也因此造就了最初一批像崔波一样,既懂设计又能写代码的产品经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网站


太火鸟科技初期

智能硬件——伯乐——爆品


2013年以后,全国设计公司如雨后春笋,业务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很多设计公司不再满足于承揽设计服务,更是跃跃欲试研发自有产品。就在这时,智能硬件风口悄然来临,智能、互动、设计感强成为智能硬件迅速占领市场的重要因素。设计公司也看到了智能硬件承载设计的能力和体量,频频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创业。


设计师研发产品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了解消费者的喜好、知道市场的发展趋势,更清楚如何让产品变得讨人喜欢而且卖得好。但他们在产品创新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三无”的困境:无融资、无推广、无渠道,不仅如此,更令他们苦恼的是没有人发现他们、认同他们、更鲜有人发现设计在创新中的价值。


于是,以“全国火爆的智能硬件平台”而著称的太火鸟科技全新亮相,不仅挖掘到科技感强、品质优的产品,更是通过这个孵化平台为设计公司筑造一座通往梦想的桥梁。


智能硬件的孵化,崔波和团队最关注三点:

1. 产品是否为设计驱动

2. 产品是否拥有壁垒性的技术

3. 能否商业化


之所以将设计驱动放在第一位,正是因为平台看重的是设计师背后的设计思维,是一种知道如何通过设计提升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逻辑,以及知道如何变概念为产品的能力。而太火鸟科技正是要在此基础上助力设计师完成变产品为商品、变商品为爆品的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


由于出身设计专业,崔波承担起选品的重要责任,这意味着要以超越一般人对产品、设计和市场的理解为太火鸟科技投出上亿元的天使基金。什么是好的产品、好产品如何变为商品和爆品,崔波必须要迅速判断它的可实现性、供应链情况以及未来前景。


在2014-2016的3年时间里,崔波看过不下3000款产品,有时平均下来一天都要看好几款,并且不断与各种团队开会讨论。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崔波接触了大量怀揣梦想的设计师和设计公司,他看到了设计师对创新天然的敏感以及面临“三无”时的无力。而这3年正是互联网“内容为王”、所见即所得的购买方式风生水起的时间,后微博时代、微信公众号时代为内容爆发提供了契机,优质产品+精良内容正是打造爆款的公式。


崔波利用视觉中国时期积累的社区运营经验,在3000款产品的产品池中,带领团队筛选出1000件产品进行内容包装并推广到渠道,最终创造了100款爆款、30亿的骄人成绩。


产业数字化时期

科技大脑——产业数字化——全国云服务


风口虽好,总有过去的时候,智能硬件的热度渐渐消退,而在长期与创业团队接触的过程中,缺乏职业化管理的设计团队常常是项目举步维艰的原因。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绝大多数创业团队还停留在传统的小作坊工作方式,以excel记录客户线索、以笨的方法记录跟进情况,有时还会因为记录丢失而造成矛盾。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早就让其他行业摆脱了传统方式用上了得心应手的管理软件,以流程化的手段管理项目,文件上云也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公司财产的安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设计公司缺乏成体系的管理,包装和推广仅限于投放广告,获客就是除了广告再加上熟人介绍和参展。优秀的设计只停留在设计公司的案例中,广大的需求方却不知去哪里找到他们。


在不断重复出现的问题面前,崔波感到不解和压力:为什么设计公司不能像其他行业一样,更透明、更简便地工作,而且让需求方更快地找到好的设计公司?


设计思维上线,事情就简单了很多。


崔波带领团队开始进行用户调研、用户旅程的评估。他发现了设计公司从进入市场的第一刻起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获客。


做过设计公司的人都知道,获客是个高难度工作。和其他行业不同,设计公司没有办法更直观地展示自己的实力,如果有客户询问,通常就是微信上发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上百兆PPT,但是这种方式不仅让设计公司感到不便,客户也觉得收到这样的PPT还是无法很好地了解和比较设计公司的情况。因此如何去除信息繁琐、重点不突出、难保存等问题是第一个要破的题。


为什么不去开发一个互联网产品解决这一难题呢?于是“直观”、“短流程”、“易展示”、“轻量化”的”设计交易小助手很快上线。它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以简单的“我需要一个……”直戳需求方的痛点,集合设计公司的设计案例、服务类型、服务领域、报价区间、获奖情况等需求方关注的要点进行展示。不仅改变了设计交易路径长、信息不透明、优势不突出的弊端,更让设计公司多了展示的平台、公平竞争的机会和轻松转发获得订单的可能。

小程序一目了然公司概况

PC端了解更多信息


仅仅帮助设计公司在获客上获得更大的机会并不是结束,因为崔波发现,很多公司能够接触到客户却不能很好地维护客户。这与设计公司谈单的流程、商务人员的跟踪习惯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设计公司一年投放多少广告、实际能接多少单、广告投放产出率多少、转化率、销售漏斗如何……一系列的问题是设计公司老板想问又不敢问,想总结又无从下手的难关。


崔波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挖掘,结合普通的CRM(客户管理)软件针对设计行业的流程和痛点进行重新梳理和深挖,总结出销售行为的五大流程、开发了一目了然的数据看板、并把客户留存资源的激活和转化数据等形成漏斗。

在《十三部门关于印发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2年)的通知》中明确要提升制造业的设计能力,其中总体目标中指出“在系统设计、人工智能设计、生态设计等方面形成一批行业、国家标准,开发出一批好用、专业的设计工具。”


崔波带领团队不仅解决了整个业务流程中的第一步获客和客户管理,在谈单成功后的项目管理中,更将完成项目所需要的流程化管理进行开发,解决了项目流程化、全员可见、进度可视化、文件共享、云存储等现代化公司管理所面对的问题。


某全国知名设计公司的老板在试用这款平台服务后,不无感慨地说,终于在管理上尝到了被世界500强公司表扬的甜头,对方认为我们管理很专业,希望未来继续合作。


以设计的手段提升设计行业的水平,以科技的力量推动设计产业的发展。在最开始接触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时崔波并不清楚SaaS与产业的直接关系,只是希望能够改变设计公司的传统工作方式帮助设计公司成功。但是一个小小的事件改变了产品发展的方向。


2017年,在太火鸟科技孵化做得异常火爆的一段时间,曾经推广过一个很特别的产品——浙江遂昌龙粽。


其他地方的粽子只有拳头大小,浙江遂昌龙粽足足有半米长,最长甚至达到2米。每逢端午,当地人一定会包这样的粽子来庆祝节日。就在那时太火鸟科技发现了粽子背后非同一般的文化含义和商业价值,和其他品牌联手打造了一款与众不同的“龙粽”,通过新媒体的内容包装和众筹渠道进行推广,最后让这款龙粽成为那一年端午闪闪发亮的产品。


端午节过去了,但是关于龙粽的话题并没有消失。在太火鸟科技不断修炼内功,打磨SaaS软件的时候,仍然不断有人询问有关产品孵化的合作,甚至许多地方政府都对此非常感兴趣。


那么为什么不能让平台成为一个载体,在承载大批线上设计资源的同时也能服务到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产品背后的产业呢?这成为崔波和团队思考得最多的一件事。当时平台上已经有了几百家设计公司注册,这确实代表着丰富的设计资源,如果能通过落地到地方支撑本地的产业发展,再通过太火鸟科技熟悉的投资孵化业务为地方打造多个创新品牌,这不是一个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吗?


2018年伊始,各地的政府机构和组织的邀请纷至沓来,行业从高精尖领域到小家电,从农副产品到文化创意,一张全国产业分布地图清晰地展开了画卷。


从小处来说,每一单设计服务背后都是一件小小的创新产品,从大处着眼,每一个地区都肩负着产业的升级和提质增速的创新发展。如何从一件小小的设计撬动大大的产业。对此崔波感受到的不仅是动力更多的是压力,毕竟设计行业只是服务于产业的一个小环节,然而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小环节。


根据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工业设计每投入一块钱,就能产生1500倍的回报,而事实是,有很多设计公司还怀揣着梦想在生存的边缘徘徊。崔波和太火鸟科技团队需要不断思考和研判,如何能够让这个行业借助互联网技术、AI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力量提升设计公司接单的质量、增加设计行业的利润,让设计的价值为更多人所知,让设计的价值最大化。

15年前,崔波所在的视觉中国社区是一个信息交换的载体,阅读新闻和采访、发帖、交友……而在今天看来,这些都已成为过去时,科技的飞速发展为产业插上了翅膀。今天,太火鸟设计交易平台上已经聚集超过1000家设计公司,并且已在全国多地设立联合加速基地和协作网络联盟,未来还将深入产业,将各地的需求与SaaS平台进行进一步的整合,让科技与设计的结合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崔波始终相信一句话:


我们选择做这件事并不是因为它容易,而是因为它有困难。


这是肯尼迪在阿波罗登月计划前所说的一句话,它意味着虽然困难常常比能力大,失败也会比成功多,但一旦认定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值得付出努力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