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说的投资者教育到底是个啥?一文读懂其主要内容

2020-01-02   普益标准

下期预告:

投资者教育的方式

针对当前银行理财转型的困难,除了增强投研能力和产品设计能力之外,最大的挑战即投资者对于新产品的接受程度。转型过渡期内,预期收益型产品不断减少,对于新的净值型产品的风险水平、收益情况和结算方式等均需要投资者不断了解和适应。只有全行业进行投资者教育,让投资者充分了解了净值产品,才能消除“净值产品都是高风险”等错误观念,最大限度的减少转型期银行理财投资者的流失。

投资者教育的内容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即投资决策教育、资产配置教育、权益保护教育。

▎1、投资决策教育

投资决策教育的内容重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引导投资者理解银行理财相关法律法规,进而了解市场现状和净值化转型的原因与未来的趋势,另一方面即理财投资知识与技能的教育。

银行理财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主要是针对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的教育。资管新规中将投资者分为不特定社会公众和合格投资者两大类,按照“了解产品”和“了解客户”的经营理念,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针对新规,投资者教育的重点在于产品净值化背景下,向投资者介绍打破刚性兑付的逻辑,帮助投资者了解和接受新产品。

理财投资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了解最基本的理财投资知识,理解并重视货币时间价值,小额分散投资,积累畅通的信息渠道以及时获得相关的市场信息,根据自己的年龄、家庭结构、财富程度、以及需求来合理搭配理财产品,保证适宜的流动性和收益性。了解理财投资的分类,即了解银行理财、基金、保险、信托、债券、黄金等各类产品投资的属性和优缺点。对于银行理财,不同的产品分类,会导致产品的运作模式、收益区间、风险属性产生较大变化,让投资者能够认识到符合自身真实需求的产品,即是投教目的中的重要环节。

▎2、资产配置教育

资产配置教育是指导投资者对家庭和个人资产进行科学的计划和控制。其中主流的家庭资产投资理念,例如“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将家庭资产分成四个账户,并且按照固定合理的比例进行分配才能保证家庭资产长期、持续、稳健的增长。对于个人生命周期投资而言,不同年龄段的风险和投资特征不一样,可匹配不同的产品。

▎3、权益保护教育

2015年1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行为规范,明确了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行为规范,要求金融机构充分尊重并自觉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依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这是首次从国家层面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进行具体规定,强调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八项权利,分别是: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和信息安全权。知晓这八项权利既有助于投资者有效维权,又能对金融机构持续进行监督,共同维护理财市场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