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发展东强西弱、南高北低,西北城市发展面临几大症状

2019-05-20   西一安鲜

热衷于地区经济总量排名(GDP)的朋友会发现,我国城市经济总量排名整体呈现一种:东强西弱、南高北低的发展态势。

我国东部地区包括: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西部地区具体由: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成。

以2018年31省市GDP总量排名为基础,排名前15位的省市中,东部地区占据8个省市(且牢牢占据前四名),西部地区仅有四川和陕西两省入围(两省的经济总量相加还少于广东、江苏、山东三省),东西部经济总量差距可谓相去甚远。

以行政区域划分,我国南方地区包括: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广东、海南、香港、澳门与台湾地区。

北方地区则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地区。

在2018年31省市GDP排名中,南方地区依然占据8个省市,北区地区占据6个省市。虽然地区数量相差不大,但地区经济总量差距依然明显。

在西弱、北低的经济环境下,西北地区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片洼地。我国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个省、自治区。2018年全国31省市经济总量中,仅陕西省以24438.32亿元位列全国第十五位,其他四省中,新疆自治区以11800亿元位列全国倒数第六位,而甘肃省、青海省和宁夏自治区GDP均未突破万亿,分别位列全国倒数第五、三、二位。

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不足,与自然生态、人口稀少、地理偏远等综合因素相关,且短期内无法转变。

水资源匮乏

我国水资源分布呈现极度不平衡状态,其中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但水资源却占据全国的81%。

在西北地区,新疆年降水量的最大地区天池(619.1mm)仅为广东恩平年降水量的五分之一(3183mm),再加上西北地区幅员辽阔,水资源平均后就更加匮乏。

而水资源对农业(灌溉)、工业(工业用水)和能源(能源注水)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

人口稀少

截止到2018年底,西北五省人口分别为:陕西省(3835.44万人,全年增长22.82万人)、甘肃省(2625.71万人,全年增长15.76万人)、新疆地区(2444.67万人,全年增长46.59万人)、宁夏地区(681.79万人,全年增长6.89万人)、青海省(598.38万人,全年增长4.92万人)。五省总人口之和仍低于广东省人口。

然后西北五省去除人口总量少外,还存在地理面积广的特点,因此在人口密度分布上远远低于全国水平,例如新疆和青海每平方公里仅有13.1和7.2人分布,上海每平方公里则达到3814人。

人口稀少则直接导致地区交通(内外)成本高,公共交通不发达,社会资源难以集中,不具备规模效益,人均建设成本高,规模性产业无法布局等等。

地理偏远

从近年来我国收缩型城市中寻找问题发现,地理偏远成为收缩型城市的一大特点。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历来靠近港口、运河、铁路的城市经济发展迅速高效;甚至临近港口城市的卫星城也能得到区域协同发展。

但西北地区在自然生态不足、人口稀少、地理偏远的现状下,距离港口、运河较远,高速公路和高铁建设成本高、速度慢,产业分布单一,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的事实。

西北地区在悄悄改变

虽然面临各种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等难题,但西北地区仍在努力发展,并悄悄地发生着改变。

陕西省榆林地区通过18年的奋斗,治理流沙860万亩,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12.04%增加到2018年的46.07%,将陕西绿色版图向北延伸400公里,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同时新疆地区将“无人机+感应器+大数据”融入农业全链条发展。农业植保无人机的背后是农机和农药市场,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庞大市场,但之前长期出于落后发展状态。

植保无人机的出现,提升该行业的服务水准,不仅仅用于洒药,更是在农地勘测等多方面画出一张“农业信息化地图”。例如:土壤信息、作物信息、人的信息、气候信息、病虫害信息等。

城市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地理属性、人口规模、政策扶持,现如今城市发展要更加包容和自由,不仅要拥抱、接纳和尝试新技术,也要寻找城市发展中的差异性重点发展,同时还要以最快的速度发现潜在风险,及时转型,有耐心、有恒心解决城市短板和不足,结合密集的信息网络,形成高效、及时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