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东南亚,都不知道那里的咖啡有多好喝!

2019-05-16     Lonely Planet



Kriengkrai Kontasorn/EyeEm/Getty Images

如今,人们进入咖啡黄金时代,普通速溶咖啡早已无法满足“咖啡发烧友”的味蕾,讲求品质的“精品咖啡”开始流行起来。根据美国精品咖啡协会的定义,如果一位合格的咖啡鉴赏师给某款咖啡打到80分及以上(满分100),这款咖啡就可以被称为精品咖啡。

为了让大家无须跋涉太远就能尝到优质的“精品咖啡”,Lonely Planet特意选取了6个东南亚咖啡之国,不仅介绍了其咖啡文化和代表性城市最棒的咖啡馆或种植园,还推荐了周边值得体验的活动。前方便是咖啡的世界。话不多说,这就出发!


01.

印度尼西亚

如何用当地话点咖啡?Boleh minta kopi satu.

特色咖啡:“Kopi Tubruk”,将磨得很细的咖啡豆或咖啡粉直接放入沸水中搅拌即可,店家常常会主动往里面放糖。

咖啡搭配:又甜又糯、色彩缤纷的印尼米糕(kue lapis),比如“klepon”(类似青团,里面用棕榈糖浆做馅儿,外面裹着一层椰肉碎)。

小贴士:端上来的咖啡,杯子上常会盖着一个盖子,别奇怪,这样做是怕苍蝇虫子落进去。

anuchit kamsongmueang/Getty Images

印尼人自己管咖啡叫“kopi”,但英语中常管咖啡叫“java”,也就是印尼的爪哇岛。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地处赤道的群岛之国,在咖啡历史上到底扮演了怎样一个关键角色。咖啡豆在19世纪初由荷兰殖民政府引入印尼,使这里成了世界上除埃塞俄比亚和阿拉伯地区之外,第一批种植咖啡豆的地方。今天,印尼是世界第四大咖啡生产国,大小种植园总面积不下100万平方公里,在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巴布亚岛、弗洛雷斯岛和苏拉维西岛上都有。

Elena Ermakova/Shutterstock

每个岛屿上出产的咖啡豆都有其独特个性,受到世界各国咖啡师的青睐:苏拉维西岛的咖啡豆有坚果的辛香;苏门答腊岛的咖啡豆味道浓烈,有可可和烟草的余韵;爪哇岛还有一种稀有的“Old Java”咖啡豆,储存时间长达5年。这些极品咖啡豆绝大部分都会直接供应海外市场。

由图虫提供

不过,其中饱受争议的“Kopi Luwak”(猫屎咖啡),我们并不推荐。制作这种咖啡,需要先拿咖啡果去喂椰子狸,再将经其肠道消化后排出来的咖啡豆制成咖啡。猫屎咖啡能品出独特的泥土味,口感顺滑,但是许多生产这种咖啡的椰子狸都沦为人类的囚徒,在恶劣的环境下被迫生产猫屎咖啡,还被用来吸引游客眼球。幸运的是,印尼的美味咖啡很多,没必要过度迷恋这种咖啡。

由图虫提供


SENIMAN COFFEE STUDIO

5 Jalan Sriwedari,Ubud,Bali

由图虫提供

乌布(Ubud)是巴厘岛的文化中心,现在也成了美食之都,咖啡圣地。这家店开在乌布皇宫背后,主打精品咖啡,所用咖啡豆都是由种植园直接供应的。小店充满文艺气息,顾客中有当地人和好奇的游客,其中不乏咖啡从业者、酒吧酒保和餐厅大厨,他们三三两两地聊着天,咖啡师则在一边忙着制作意式浓缩咖啡。

Ubud Writers & Readers Festival/Flickr

街对面的冷萃咖啡吧也属于这家店,会举办萃煮和杯测培训讲座。咖啡鉴赏家可以在这里找到高原地区出产的精品咖啡“Bali Karana Kintamani”,小吃爱好者可以用印尼鸡汤(soto ayam)和焦糖布蕾加意式浓缩解馋,鸡尾酒拥趸者可以喝Espresso Martini过瘾。在这里,每个顾客都能心满意足、宾至如归。

Ubud Writers & Readers Festival/Flickr

店内摆着用废弃柚木制作的餐桌,你可以参观长期艺术展,探索店内自带的一个迷人的商店,里面有许多变废为宝的玻璃器皿和咖啡品鉴盘,再加上免费无线网和供客人翻阅的杂志,在这里一坐,半天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至于咖啡,我们强烈推荐 “Ice Black”——用Sumatra Gayo、Bali Pulp Natural和Bali Fully Washed三种咖啡豆混合而成,并在冰水中冷萃了8~10小时。

Ubud Writers & Readers Festival/Flickr


周 边 活 动

#画宫博物馆#

Museum Puri Lukisan

博物馆在乌布主街上,是全岛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周围的花园绿意浓浓,还有一片莲池,馆内收藏了古今巴厘岛艺术家的绘画作品,水准无与伦比。

Jorge Láscar/Flickr


#乌布市场#

Ubud Market

9:00之前,这里是一片人头攒动的食品市场,被活鸡、异域水果香料和小吃摊霸占。9:00过后,就轮到旅游纪念品摊位接班。

by toonman/Getty Images


#乌布皇宫#

Ubud Royal Palace

时至今日,这里仍然是乌布统治者的“官邸”,但皇宫周边和附属寺庙对公众开放,你还可以欣赏到巴厘岛舞蹈和甘美兰(Gamelan)表演,感觉十分魔幻。

Aleksandar Todorovic/Shutterstock


02.

老 挝

如何用当地话点咖啡?Khony samadmi kafe dai dai kaluna.

特色咖啡:劲头十足、加入炼乳的黑咖啡。

咖啡搭配:甜味的椰子糕(Khao nom kok)。

小贴士:到当地人家中做客,进门一定记得脱鞋,以示尊重。而且一定不要把脚跷起来,那在当地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Simon Irwin.Lonely Planet

说起东南亚的咖啡,印尼最有名气,但绝不是唯一的实力担当。内陆小国老挝,咖啡业也相当兴旺。种咖啡一直是老挝农民一份重要的“兼职”,咖啡树处处可见,就连自家后院里也都会栽上几株。老挝出产的咖啡,大多数都是罗布斯塔(Robusta)咖啡豆,被拿去做成速溶咖啡,但品质更高的阿拉比卡咖啡豆现在也越来越多,可持续种植方式也愈加受到重视。

Sebastian Voigt/500px

布拉万高原(Bolaven Plateau)是老挝最重要的咖啡种植区之一,这片由火山运动形成的高原面积辽阔,土壤肥沃,是老挝的“鱼米之乡”,除了咖啡,国内大多数蔬菜和粮食也都产自这里。当地人为了提高产量,争取最高的收购价格,各村之间结成了合作社。布拉万高原上的咖啡,大多数都是合作社生产的,产量第一,质量第二。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咖啡,想必不用多久,老挝的咖啡一定会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MYSTIC MOUNTAIN COFFEE

Bolaven Plateau

Justin Foulkes/Lonely Planet

前往卡慕松·苏瓦纳吉利(Khamsone Souvannakhily)的有机咖啡种植园,本身就是一次冒险。咖啡园位于布拉万高原的高山之上,距离最近的村庄也有好几英里,只要提前打招呼,卡慕松会亲自开着他那辆中国制造的老吉普过来接你,然后沿着难行的小道一路颠簸,到达他家的种植园。

Justin Foulkes/Lonely Planet

到了之后,卡慕松会为你介绍咖啡生产的全过程,从种植到采集、加工,再到烘焙,一个都不漏。你可以帮他挑拣咖啡豆,并在一旁看他烘焙,然后去他的高脚屋里,伴着咖啡享用一顿传统的老挝午餐。之后,你还可以沿着周边小道徒步去游览附近的瀑布。离开前,少不了要买些优质咖啡豆带回家。

Oscar Espinosa/Shutterstock


周 边 活 动

#达凡瀑布#

Tad Fane Waterfall

一条壮观的双子瀑布,落差足有120米,两侧树木浓密,让人觉得走进了电影《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

Justin Foulkes/Lonely Planet


#巴松市场#

Paksong Market

这个市场每天都会开张,规模在布拉万高原地区数一数二,大可以过来尝尝当地特色美食,比如老挝汤面(khaopoon)。

Justin Foulkes/Lonely Planet


03.

马来西亚

如何用当地话点咖啡?Bagi saya satu kopi.

特色咖啡:Kopi ais,即冰咖啡,往加了冰块的大玻璃杯里倒热咖啡,再加糖和炼乳;也可以试试印度咖啡摊(当地叫Mamak)卖的Kopi Tarik,就是牛奶咖啡,摊主把咖啡在罐子间倒来倒去的动作很有趣。

咖啡搭配:吐司配溏心蛋;或者“roti canai”,也就是印度飞饼配咖喱酱;或者“nasi lemak”,也就是放在叶子里蒸熟的米饭,配菜包括煮鸡蛋、炸凤尾鱼和“sambal”(参巴辣椒酱)。

小贴士:不想喝那种特别甜的冰咖啡,就和对方说:“kopi ais kurang manis.”

Geir Kristiansen 2011/Getty Images

马来西亚民族构成复杂,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风俗迥异,在许多问题上都存在分歧,但如果请他们到传统咖啡店(Kopi Tiam)里去喝杯马来西亚咖啡,大家肯定会在呼呼转动的风扇下冰释前嫌,聊得不亦乐乎。你也可以通过这种传统咖啡店,走进马来西亚奇怪而又奇妙的咖啡世界。

Pete Seaward/Lonely Planet

为了掩盖咖啡豆品质的低劣,马来西亚形成了一个传统:在烘焙期间加入千奇百怪的东西,包括人造奶油、小麦粉、烤煳了的玉米等。这样的咖啡豆颜色深黑,味道复杂浓郁。而且当地人煮咖啡就一招:把咖啡粉装到袜子一样的过滤布里,然后往上面浇开水。做好的咖啡一定要放上稠稠的炼乳和糖。听起来特别难喝,但一旦习惯这种味道,你很可能会上瘾。习惯不了也没关系,你总可以点“kopi-O”,也就是黑咖啡加糖,或者来一杯“kopi-O-kosong”(字面意思是“什么也不加的咖啡”)。


新源隆茶室

SIN YOON LOONG

15A Jalan Bandar Timah,Ipoh,Perak

Linus Mak/Flickr

马来西亚的传奇咖啡诞生于怡保一间破旧的商铺——新源隆。作为大名鼎鼎的“怡保白咖啡”的诞生地,他们所使用的咖啡豆,需要加入人造奶油一起烘焙,使其具有一种黄油的味道,煮出来的咖啡因而奶香十足,浓稠如羹,再加上一点炼乳增甜,给人糖与咖啡因的双重刺激,味道妙极,至今人气不减。

Dennis Sylvester Hurd/Flickr

怡保白咖啡出自新源隆,却滋养了马来西亚的咖啡连锁品牌“Old Town White Coffee”,二者其实毫无瓜葛,但马来西亚的美食爱好者仍然会蜂拥前来朝圣。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在店内抢到座位,你只有点一杯招牌白咖啡才对得起自己的味蕾。你会发现这里的味道真的比别处要好,不知道与盛咖啡的老式青花瓷杯有没有关系。

Cheryl Chan/Getty Images


周 边 活 动

#港亨街区#

Kong Heng Block

这片街区沧桑中不失典雅,最受当地文青的青睐,你可以在这里的工艺品店中浏览手工制作的纪念品,买份冰点,好好逛逛。

由图虫提供


#Lou Wong Chicken Beansprouts#

这里主打怡保名菜芽菜鸡,鸡肉鲜嫩,豆芽饱满,作为美食朝圣地,人气甚至高于新源隆。

Cecil Lee/Flickr


#怡保火车站#

Ipoh Train Station

火车站建于20世纪初,上有白色圆穹,外表美轮美奂,是印度宫殿风格的典范,因此被当地人称为“怡保的泰姬陵”。

由图虫提供


04.

新加坡

如何用当地话点咖啡?One kopi please.

特色咖啡:Kopi(咖啡加炼乳)、Kopi-o(黑咖啡加糖)或Kopi-c(咖啡加淡奶)。

咖啡搭配:咖椰烤吐司(Kaya Toast;两片威化一样薄的吐司,中间夹上厚厚一块黄油,再抹一层香浓的椰子酱)。

小贴士:去美食广场或小贩中心里面喝咖啡,可以先拿出一包纸巾,放到椅子或是桌子上占位,然后再去买吃的、喝的。这叫入乡随俗。

Vichy Deal/Shutterstock

新加坡人喝咖啡,长久以来都是去本国无所不在的“小贩中心”和美食广场,那里1美元一杯的咖啡很常见。但你别期待能喝到什么丝滑拿铁或意式浓缩,因为新加坡人喜欢的咖啡,是黑乎乎、油腻腻、甜蜜蜜的那种,一般都是由罗布斯塔咖啡豆做的,烘焙时要加人造奶油或者黄油。最地道的咖啡饮料包括kopi(咖啡加炼乳)、kopi-o(黑咖啡加糖)和kopi-c(咖啡加淡奶)。

Vichy Deal/Shutterstock

当地的萃取方式历史悠久。先把咖啡粉放到布袋子(当地叫“sock”,即“袜子”)里,然后倒热水,让热水流过袋子形成咖啡,顺势流进一个长颈金属咖啡壶里。点好咖啡后,先把咖啡从咖啡壶里倒到杯子里,然后再往里续热水(这道工序称为“cut”,即“切”)。因为新加坡的国际化视野,以及众多年轻“海归”,它正处于精品咖啡的飞速发展阶段。尽管房租暴涨,咖啡馆却如雨后春笋一般,狭小局促者有之,时尚酷炫者亦有之。

Jaafar Alnasser/Flickr


L. Allen Brewer/Flickr


再成发五金

CHYE SENG HUAT HARDWARE

150 Tyrwhitt Rd,Jalan Besar,Singapore

Sacha Fernandez/Flickr

再成发五金(简称CSHH)几乎可以说是新加坡最成功的咖啡馆,其背后的团队当年就创立了新加坡首批精品咖啡烘焙坊及零售店品牌Papa Pahleta。咖啡馆所在地曾是一个五金店,经过现代化翻新,品位十足,边品意式浓缩咖啡,边赏世间百态,再妙不过。

nickchan.net/Flickr

制作咖啡所用的咖啡豆都是现场烘焙的,产自世界各地的种植园,萃取方面不但有意式浓缩和手冲咖啡,甚至还有一款氮气冷萃。嫌干喝不过瘾,不妨报名参加这里的咖啡培训,从杯测到拉花,应有尽有。这里也供应饭菜,不但分量大,还能吃出店家在咖啡方面体现的那种对于细节的关注,比如午餐中那道煎烤黑毛猪排(Iberico)。

Kenneth Pinto/Flickr


周 边 活 动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

可以先来这座时尚现代的博物馆了解新加坡的历史和美食,再到后面如诗如画的福康宁公园(Fort Canning Park)里散散步。

seng chye teo/Getty Images


05.

泰 国

如何用当地话点咖啡?Kaw kafaa kaa ou nueng krap.

特色咖啡:丝袜咖啡。

咖啡搭配:泰式甜点或是中式小吃。

小贴士:喝过咖啡,最好再喝一小杯淡淡的中式茶。

Matt Munro/Lonely Planet

说起泰国的咖啡因饮料,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奶茶。泰国奶茶颜色橙黄,奶香四溢,甘甜可口,一般要加冰饮用,人气已经传到了海外。可事实上,咖啡在泰国也拥有低调而悠久的历史,只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罢了。

Matt Munro/Lonely Planet

咖啡文化最初由华侨传入泰国中南部地区。当时,咖啡豆都是国外种植的,烘焙时火候大,咖啡豆烤得焦黑,且一般都会加糖。所谓萃煮,不过是把咖啡粉放到锥形过滤袋里,然后往里面倒热水——今天,这种方法在某些传统咖啡馆里仍在沿用。这样做出来的咖啡味道苦、气味香、颜色黑,但缺乏醇厚度,直接倒到小小的平底玻璃杯中就能上桌,杯子里已经加了炼乳,没准还放了一茶匙糖,旁边总还会配上一杯淡淡的中式茶用来解腻。喝的时候,泰国人会先用一支铝制小勺搅拌咖啡,然后一口咖啡一口茶搭配着喝。

loveischiangrai/Getty Images

不过上述场景正在成为历史。近年来,泰国大城市里的咖啡圈在品位方面不输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泰国北部以及南端的一些地区已经能种植出高品质的咖啡豆,烘焙也可以在国内完成,咖啡饮料的种类也很多,哪怕是在小村子里都可能会看到意式浓缩咖啡机。不过大多数泰国人喝咖啡就和喝奶茶一样,还是喜欢又甜又冰的那种。

Justin Foulkes/Lonely Planet


火箭咖啡馆

ROCKET COFFEEBAR

Sathorn Soi 12,Bangkok

lin Judy(快乐云)/Flickr

咖啡馆的主顾都是曼谷的帅哥美女,有的坐在街头餐桌上品着澳式白咖啡,有的在柜台挑选西点。大大的玻璃窗让店内洒满阳光,满眼都是时髦的木饰、裸露下垂的灯泡和北欧风情家具,早午餐菜单上能看到华夫饼、燕麦粥、北欧三明治(smorrebrod)和巴西莓果冰(acai bowl)。

Debbs./Flickr

“火箭”在曼谷共有两家店,老店位于市中心的Sathorn Soi 12,属于街头咖啡馆;新店更为炫丽,位于Sukhumvit Soi 49,紧挨曼谷主干道。从地段上讲我们更喜欢老店,但在咖啡方面,老店新店一样好,咖啡豆都是来自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和泰国的单豆。那款“cafe bombon”(意式浓缩加甜炼乳)体现了泰国人的经典喝法。来“火箭”,就能找到飞一般的感觉!

lin Judy(快乐云)/Flickr


周 边 活 动

#卧佛寺#

Wat Pho

这是曼谷最神圣、最有人气的寺庙,距离咖啡馆只有几条街,里面那尊46米长的金叶卧佛不容错过。

takepicsforfun/Getty Images


#蓝毗尼公园#

Lumphini Park

大厦和写字楼包围中的一片都市绿洲,里面除了步道、池塘和树木,甚至偶尔还能邂逅一两只蜥蜴。

saiko3p/Shutterstock


#湄南河#

Chao Praya River

这是曼谷的第一大河,仿佛城市的一条动脉,客船穿梭往来,景象依旧震撼,应该坐上一条长尾船,沿河游览。

由图虫提供


#郑王庙#

Wat Arun

郑王庙也叫黎明寺,位于湄南河吞武里(Thonburi)一侧,是一个不能错过的地标建筑。

seng chye teo/Getty Images


06.

越 南

如何用当地话点咖啡?Mot ca phe.

特色咖啡:“Ca phe sua da”(加了甜炼乳的冰咖啡)。

咖啡搭配:冰凉清淡的冰茶(tra da,经常是免费的)。

小贴士:一定别着急。抿一口,搅搅冰块,看看旁边的人,聊聊天,再搅搅……

Efired/Shutterstock

又浓又甜的咖啡是越南的动力之源。法国人在1857年把咖啡带到了越南,而越南现在已经发展成了全世界第二大咖啡豆生产国。和法国一样,这里的人都喜欢在街头咖啡馆享清闲,几乎每条街上都能找到几家接地气的咖啡馆,河内更是当之无愧的咖啡之都。越南人喝咖啡喜欢慢慢悠悠,边喝边聊,绝不会一饮而尽,起身就走。

DenisShumov/Shutterstock

罗布斯塔咖啡豆是这里的主流。和阿拉比卡相比,这种咖啡豆价格低廉,种植简单,越南最流行的冰咖啡(caphe sua da)用的就是罗布斯塔,喝的时候少不了极具代表性的滴滤杯(phin)。这种滴滤杯会被直接放在咖啡杯上,里面加入咖啡粉,倒入热水萃煮5分钟,最终完全过滤到咖啡杯里,喝之前也要往杯子里加冰和炼乳。烘焙过的罗布斯塔又黑又苦,因此甜味其实是很不错的调剂。一苦一甜,似乎在味觉上水火不容,但加冰之后在烈日下喝上一口,能让人疲惫尽消。

Dariya Belkina/500px

河内也能喝到一些令人惊艳的咖啡,里面没有加炼乳,而是代之以蛋液或酸奶。而在越南最大的城市、时尚的胡志明市,咖啡品位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不少具有设计感的咖啡馆,那里用空调取代了风扇,顾客同样衣着光鲜。精品咖啡文化正在兴起,想品尝顺滑的阿拉比卡咖啡,不愁找不到好地方,也不怕喝不到好味道。

James Pham/Lonely Planet


THE WORKSHOP

27 Ngo Duc Ke St,District 1,Ho Chi Minh City

由魏阿未提供

这家咖啡馆也是一个咖啡交流中心,盘踞高层,沿着弯弯曲曲的楼梯要爬上好一阵子才能到达。进来才发现,这里的定位比其位置还要高,立志做胡志明市第一家精品烘焙坊。工作区颇具工业风格,器械都是名牌,再加上明亮的空间和那些衣着时尚的当地顾客,你可能会觉得一切都是在做秀。事实上,这里的咖啡在味道方面一直都是周边一带的翘楚,而且还会经常举办咖啡烘焙、萃煮和鉴赏培训,吸引了不少学员。

由魏阿未提供

这里萃煮方式和咖啡口味多达十几种,除了“久经考验”的波浪滤杯(Kalita Wave)和V60滤杯外,也有不拘一格、具有实验性的手冲工具。如果不知如何选择,不妨入乡随俗,点一杯用单品咖啡豆制作的大叻风味拿铁,再搭配一小杯冷萃咖啡。

由魏阿未提供

周 边 活 动

#Pasteur Street Brewing Co#

喝过了越南的精品咖啡,再来试试越南一流的精酿啤酒。在这家酒厂里,你可以参加品酒活动,品尝茉莉印度淡色艾尔、绿茶艾尔、咖啡波特等6款啤酒。

James Pham/Lonely Planet

#中央邮局#

Central Post Office

内部空间融汇了法国哥特风格和文艺复兴时代风格,自动柜员机被放在了古色古香的木隔间里,华丽的镶嵌画描绘的是领袖胡志明,这样的中央邮局集中体现了越南特色的“拿来主义”。

James Pham/Lonely Planet

看完这些安利

有没有隔着屏幕都闻到咖啡的香气呢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咖啡之国”,请戳这儿~

大家还知道哪些咖啡圣地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UtQ2wB8g2yegNDLZL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