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孩”互联网图鉴

2020-03-12     贞观


打着#中国男孩保护中国女孩#标签的话题,席卷了整个中文互联网。


起因很简单: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就#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譬如外籍人士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超国民待遇”,丢了自行车能很快找回。有人充满无数疑问,譬如条例施行后,外国人真能跟中国人一视同仁吗?对他们有没有计生要求,车子房子是不是一样需要摇号……


正讨论的热火朝天之际,“中国男孩”出场了。


他们抡起手中的键盘,不分青红皂白,对着中文互联网就是一记重拳(包含但不限于):我是中国男孩,我会拼尽全力保护我们的中国女孩,中国不需要其他血脉/劳资还没废到让外国人娶我们中国女孩/中国男儿集合了,保护我们的中国女孩/宁愿华夏遍地坟,不愿女子联一人。



很多正常人为此觉得惊诧,盯着话题看了半天,觉得看不明白,不是在讨论入学、工作等权益问题么,怎么突然转到了“黑人要来抢我们的女人”上?


照我看,其实大可不必为此感到惊诧,高喊一声“保护中国女孩”,只不过是“中国男孩”的日常操作之一罢了。


当代社会,自打中文互联网以降,就有中国男孩应运而生。为互联网文化贡献了诸多笑点。


但同时,“中国男孩”这个群体形象实在难以定义了。


他们不像中年男子,可以通过发量多寡、保温杯、枸杞、手串甚至是油脂含量来甄别。也不像一代人那样层次分明,80后、90后、00后一目了然。


他们广泛出没于中文互联网,但人们对他们的形象,往往能感受到的仅仅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你以为看过知乎上神贴“男生长得帅是一种什么体验”,看过那些让正常人看一眼就觉得“这TM也算帅”的照片之后,就算是掌握到了中国男孩魅力时刻了吗?


你再去搜搜娃娃脸(童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男性的帅有什么用/男生长得可爱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一个女生如果强吻一个男生,男生会什么反应等问答,才算得上是稍有了解。


一个“中国男孩”,总是时时刻刻都不忘在中文互联网上散发自己那该死的魅力。



首先是对自己容颜无与伦比的自信。


你问一个女生,迪丽热巴、古力娜扎还有你,你们仨谁更好看。百分之九十八的女生都会选古力娜扎或者迪丽热巴其中一个。她们不会想,我都能跟这两位比一比了。


但你要问一个“中国男孩”,你觉得金城武、吴彦祖和你谁更帅一些。百分之九十八的人第一反应是,我就说嘛,我的长相绝对是能跟他们掰一掰腕子的。接着,他们会喜滋滋地打开“男生长得帅是一种什么体验”知乎神贴,在下面写:泻药,今天有人问了我一个问题,金城武、吴彦祖以及我谁更帅。其实这个问题挺难回答的……


为什么不提鹿X、蔡X坤们呢?因为他们早就被“中国男孩”排除在外了。毕竟,一个“中国男孩”终其一生都在避免的,就是成为一个娘炮。


电视上蹦蹦跳跳的偶像明星们,在他们眼中,都算的上是祸国殃民了,“少年娘则中国娘”,妆容精致,身上穿的花里胡哨,还有个老爷们儿的样子吗?更别提什么演员了,不就是个下九流的臭戏子么,小朋友就是被这帮人带坏的。


男人就该有男人的样子,至于到底该是什么样子,一字记之曰“糙”。


把自己收拾整洁是不可能的,爷们儿就要显得邋遢点儿,最好让人隔着一段距离就闻着有点男人味儿才对。护肤品是万万不能用的,娘炮才用护肤品。健身房是万万不能去的,练出来的那都是死块儿,只有娘娘腔才沉迷于健身房,爷们儿要有爷们儿的样子。


因此上,战斗民族是他们的最爱。生猛野性,在大街上跟熊搏斗、冰天雪地光着膀子,一口气吹一瓶伏特加的视频,都能让他们血脉偾张,这才是爷们儿,真汉子。


除了通过不算优秀的但自认为优秀的外形散发魅力之外,“中国男孩”最看重的还是学识。


不,不,你误会了。这里的学识,不是说要一年有计划的读多少本书,学会一样生存技能,对于某种学说深入钻研,对某些现象有独到见解。而是要学会输入法,会打字,掌握3000个常用汉字就行。什么本科硕士博士,那都是死知识,培养出来的都是书呆子,社会才是最好的课堂,能力比学历要管用的多。


一个观察,不一定对。初级“中国男孩”,3000个常用汉字可能都不用熟练掌握,只要会打CNM等常用脏话,就已经能在互联网上立足了。要是再会使用表情包,就可以在网上冲锋陷阵了,不信你看,帝吧出征连常用脏话都用不到,直接用表情包推平一切了。


比这个高级一点儿的,是掌握了3000常用汉字,知晓一点中华文化历史,笼统的讲就是什么是糟粕,他就吸收什么。譬如,中国女孩就应该三从四德,相夫教子,中国女孩到初中就不行了。不了解也没关系,只要会写一句“穿的那么少,就是想勾引人”就行。


更加不起一点儿的,就是能知道几个生僻字,能回答“哪个瞬间让你突然觉得读书真有用”,可以装逼于无形之中。

知乎神贴


能够知道并熟练引用货币战争、罗辑思维、以及XX读书会,就算是了不得的事情了。任何话题,只要熟练地使用这三位,就能一派仙风道骨,在互联网上侃侃而谈。当然,普通人可千万不要细究,追着跟人对质这三个到底有多坑,逼急了,“中国男孩”会退化到初级形态,给你念一句三字经。


但以上,仅仅只算得上是“中国男孩”的表象特征。


敢于亮剑,才是“中国男孩”最为本质的特征,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在互联网上。


尤其是在关于女性的事儿上,“中国男孩”永远愤怒,永远怒不可遏。在物化女性、荡妇羞辱上,“中国男孩”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打开中文互联网,随处可见“中国男孩”对女性义愤填膺的怒吼与辱骂。


喜欢买口红,买化妆品,就是拜金主义,太堕落了;打扮的漂亮,穿着性感,就是不正经,想勾引男人;称夜跑遇害的女性活该被强奸;对嫁给外国人的女性口出污言秽语,和尚摸得,我就摸不得;嘲笑身材肥胖的女性是坦克;嘲笑女博士是外星生物;对提倡男女平等的女权人士感到愤怒,大逆不道,老祖宗几千年传下来的男尊女卑,到你这儿就反了天了!


你以为他们是在仇视女性,但其实在广袤的中文互联网上,“中国男孩”无时不刻的幻想着,成为一个播种机。


嘴上虽然怒斥爱打扮的女性不正经,红颜祸水,但私底下偷偷发私信,小姐姐好漂亮,约吗?一边怒斥女性行为不检点,一边给陌生女性发自己的生殖器照片,自曝其短。


当然,能免费播种是最好不过的。


有必要澄清一下,即便是在高喊着要保护中国女孩的当下,彩礼仍旧是“中国男孩”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部分连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看都没看的中国女孩,只看到#中国男孩保护中国女孩#的标签就热血上头,“嗷”的一嗓子喊上去:着千里霓裳,凤冠霞帔,万里红妆,只嫁华夏儿郎。


殊不知,在“中国男孩”这里,就是触到了逆鳞,提什么不好提彩礼,要嫁就嫁,要什么万里红妆,才不惯你们这个臭毛病。


这倒好理解,真正的“中国男孩”,向来在中文互联网上堪称是驰名双标。


女的嫁给外国人就是血统污染,但“中国男孩”娶外国女人就是为国争光。不欢迎外国人,尤其是尼哥,但欢迎引进女性洋人,还要有年龄限制,18到25岁最佳。女生谈论谁长得帅,就是颜狗,但男生可以公开谈论女生长得好不好看,甚至可以按照分数来为其打分。一边高喊着要保护中国女孩,但同时依旧认为家暴是夫妻俩的事。



这一点上,每一个“中国男孩”都是足够清醒的,或者是纯粹的没有胆量。


毕竟,在网上喊喊口号,顶多挨两句骂。但在现实中去阻止一个家暴的男人,可能真的会挨打。


籍此,在广袤的中文互联网上,有关于“中国男孩”似乎可以勾勒出一个大致的形象来:年龄不明,驰名双标、冲动易怒,动不动就喊打喊杀,但现实中又很胆小。对自身外貌迷之自信,热衷参与到互联网话题讨论之中去,但因为脑袋空空如也,发言总会惹人嗤笑,或者令人感到不适。中华糟粕文化传承人,时常痛苦,百分之九十八的痛点在于中国女孩为什么不愿意跟自己交配。


那些喊着保护中国女孩的中国男孩,根本没想明白或者是根本不愿明白,到底什么才是尊重女性。


无论#中国男孩保护中国女孩#的话题因何而起。说到底,“中国男孩”通常情况下才不关心中国女孩的一切,是否受到家暴的威胁,是否受到霸凌的困扰,是不是被人污名化,是不是在工作中遭受不公平对待……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中国女孩的子宫到底属于谁。


作者 | 陈锵 | 贞观作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xRa5XAB3uTiws8KTzS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