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女童住院,父亲携款消失:真的有不负责任的家长

2019-08-12   唯宝阳光婴童学园


“希望爸爸能把别人捐的钱拿给我当医药费。”

这是9岁的媛媛最大的愿望。

媛媛是重庆人,从小便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媛媛的父亲与生母未婚先育,在媛媛1岁的时候,又因为感情不和而分手。

从那之后,媛媛父亲便在重庆开挖掘机,每月保底工资有7000余元,但因为喜欢打麻将,这些年也没有攒下钱来。

这9年来,媛媛的父亲从来没有为孩子支付过生活费,但经常会回家看看孩子,有时还会买些小玩具。

今年5月份,媛媛被查出患有肾病综合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花掉了2万余元。

高昂的治疗费用让媛媛的爷爷奶奶欠下了外债,而维持媛媛后续的治疗费用迫在眉睫。

5月14日,媛媛的父亲通过他人的介绍,在一家网络众筹平台上发起募捐,为孩子筹到了近5000元善款。

5月23日前后,媛媛病情好转,出院回家休养。

媛媛的爷爷奶奶本以为通过网络筹集的善款够给孩子买一阵子的药,但没想到媛媛父亲把善款提出来后,消失了!

没有钱怎么给孩子治疗,孩子还这么小,你怎么忍心舍得放弃她的生命?!



世人常说,父爱是一种默默无声,却真挚厚重,只有用心才能体会到的感情。

但在我国,父亲这个“角色”却一直是很多家庭缺失的。

当然,这些父亲并非是媛媛父亲那般冷血无情的人,他们大多人都是秉承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在挣钱养家,而陪在孩子身边,照顾孩子的生活的似乎永远都是妈妈。

有很多父亲觉得自己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优渥的家庭条件就是爱孩子,但殊不知,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父亲意味着力量和尊重,是通往世界的一扇窗口。

众多儿童心理理论指出,在男孩和女孩的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父亲比母亲所起的作用更重要。

因为父亲可以为儿子提供榜样,同时也训练女儿的女性化行为表现。

父爱缺失的男孩,会男子气相对较低,甚至表现出部分女性特质,做事被动,不愿参加挑战及竞争性活动。

父爱缺失的女孩,则常常表现出男孩子气的一面,因为在缺失父亲的家庭中母亲倾向于依赖于女儿。

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对单亲家庭的研究,表明90%以上的儿童问题与父亲教育的缺失有关。而很多强奸犯、凶杀犯,也来自于无父家庭。

即使没有犯罪,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父亲很好陪伴的孩子,往往在情感表达方面有所欠缺。

他们一方面性别意识较弱,缺乏对异性的应有尊重。

长大成人后,也会遭受如缺乏自信、焦虑、孤独等情绪心理问题的困扰,或者由于没有目标感而荒度生活。

这种影响如同跗骨之蛆一般,将跟随孩子一生一世,无可挽救。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曾说:

“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


是啊,父亲赐予了孩子生命,提供衣食住行,没有父亲,孩子就无法生存。

但是,父亲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并不是多少物质,而是高质量的陪伴。

所以,爱孩子,就请给他温暖与陪伴,孩子要的其实不多,只是一个温暖的怀抱就够了。

最后,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都能有一个美好而璀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