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在山东烟台,一个小女孩被爸爸质问,“为啥你学习不如别人好?”
女孩哭着说:“因为我没有一个好爸爸!别人的小朋友,是在家长的努力和陪伴下,才能那么好的,不像我爸爸总三心二意的,他觉得别的小朋友好 ,可以去当别的小朋友的爸爸!”
女孩的委屈隔屏都能感觉到,对于女儿的真心话,爸爸的确该反思了。
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好坏,常常由能力、动力和环境这三个因素决定。
爸爸是力量的象征,勇敢、果断、豪爽、眼界开阔、事业心强这些都和爸爸有关。孩子成长过程中,爸爸一直参与其中,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互动,多给予鼓励和支持,爸爸的男性特质和品格就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孩子的智商、情商都会高,这样的孩子,想学习不好都难。
爸爸不像妈妈那幺小心翼翼、对孩子束手束脚、管东管西,爸爸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对孩子更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更多,而且,爸爸自己就像个孩子,爱运动,爱跑跳,是孩子最好的玩伴,爸爸不走寻常路,创意无限,更利于孩子发散思维。
世卫组织调查表明,“平均每天与父亲共处2个小时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爸爸带娃,展现孩子天性,动手又动脑,孩子当然更聪明!
在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中,女儿把别人家儿子打得鼻青脸肿,曾是摔跤运动员的爸爸惊讶发现,女儿继承了自己强大的摔跤基因。发现了女儿的这个特长,爸爸就全力培养。不管村里人的嘲笑,无视别人的不理解,只因女儿的独特,坚持不走寻常路。
总有家长烦恼:
“为什么我家孩子不像别人家孩子那么优秀?”
其实,这样的父母不明白,自己家的孩子,并不具备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当然不会取得那样的成绩。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别人不具备的优点和长处,也有一些弱点和短处,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充分发挥孩子优势,扬长避短,才能有所作为。总拿自家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比,除了伤害,还是伤害。
与妈妈相比,爸爸独立、坚毅、果敢、宽厚的性格特征更明显,更允许和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也更能包容孩子的不完美,因势利导,发挥孩子的长处,助力孩子成功。爸爸格局大,更易成为孩子的精神领袖
在电影《银河补习班》中,只看成绩的“严师”、逼孩子补习的“虎妈”,都有着相似的教育观念:考上好学校,才是教育的成功。
父亲马皓文却认为:家长帮孩子培养关乎梦想、探索与坚守等品质,是才教书育人的关键。在这一理念下成长的儿子,成功成长为梦想中的航天员。正如父亲马皓文在影片中说的:“我想让他学的不仅仅是知识,他必须知道人活着是为什么。”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否能主动学习,主要取决于内在动机是否强烈。
与妈妈相比,爸爸的视野更开阔、格局更高。爸爸往往更看重,为孩子开拓多方面的潜力和素质,让其成为更完整的“人”。
在与爸爸的交往和互动中 ,孩子潜移默化地受到爸爸的影响,爸爸关于梦想的引领,信任和坚韧等品质的塑造,更容易成为孩子的精神内核,激发内在动机,使孩子更爱学习、更有出息。
2019年高考,诗词大会成名的才女武亦姝考上了清华大学新雅学院。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武亦姝的爸爸也是一位学霸,他上世纪90年代毕业于吉林大学,现在是上海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是名成功人士。武亦姝的成功离不开她的父亲,武亦姝的父亲对她的学业帮助很大。
为给她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武爸爸做了一件大部分家长都做不到的事——在家不玩手机,只读书。通过自己的示范,让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
武亦姝之所以考上清华,还知道那么多诗词,爸爸的培养功不可没,让人敬佩,有其父必有其女!
可见,孩子的成功离不开父母的培养和教育,对孩子来说,妈妈似水,温柔、深情,爸爸像山,伟岸、高大,有力量、有引领、有依靠。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爸爸都像妈妈一样有耐心,视频中的这个爸爸就要反思,不要总拿自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相比,也不要总把学习放在嘴边。
前几天有个家长说:白天因为学习,爷俩“战火纷飞”了!据说孩儿爸血压急升,嗓子也喊哑了!希望网课期间父子俩都有所成长!
是啊,如果爸爸们多一份耐心,多发挥父爱的魅力,充分观察和了解孩子,发现孩子的天赋和能力,积极培育,调动孩子向上、向好的积极性,给孩子一个充分自主、自律的学习环境,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不在话下!
———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