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中突然大出血,为了止血花费一个小时

2019-04-28     中原健康问答

手术,俗称“开刀”,是医生治疗外科疾病常用的医疗手段。而由于其治疗手段的特殊性,手术过程中往往险象环生,大出血时有发生。因此,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常常承担着很大的风险。



这天,麻醉科孙学永副主任医师一大早便来到了科室,因为今天有一位特殊的患者在等待着手术。这是一位晚期卵巢癌患者,44岁,准备行腹式肿瘤细胞减灭术以及盆腔和腹主动脉的淋巴结清扫术,而令孙学永医师尤为注意的是,这个患者50天前刚刚进行了一次手术。进行麻醉交班和术前病例讨论后,孙学永医师早早进入了手术间,为患者准备麻醉药品、物品,检查麻醉机、监护仪,并再次查看了患者的电子病例和术前访视内容,同时静待患者的到来。

患者被接到手术间后,开放静脉通路,连接各种监护,行左侧桡动脉穿刺置管并监测动脉血压。经静脉推注麻醉药、气管插管、稳定呼吸,手术顺利开始,患者的各项体征也平平稳稳,但是孙学永医师仍然密切关注着监护仪上的每一个数字,每一条波形。

忽然,手术台上医生急切地说到:“患者大出血,立即输血!”只见手术台上出血汹涌,患者血压快速下降。

“快!增加静脉通路,加压输液!呼叫麻醉科李黎副主任!”孙学永医师喊道,同时手上动作不停,迅速拿起提前准备好的升压药推注。

李黎副主任很快到场,指示:“手术医生控制台上出血,孙学永医生立即开放中心静脉!准备输血!”

“患者出血实在太多了,止不住!李主任,用自体血回收吧?”手术医生焦急地说道。

李黎副主任面露难色:“可是,这是位肿瘤患者,使用自体血回收要慎之又慎……”

但是眼看患者大量的出血,患者生命危在旦夕!在快速与手术医生和家属沟通后,紧急时刻抢救生命,刻不容缓!权衡利弊后,立即启用自体血回收,为患者进行自体血回输!麻醉护士牛国营、刘栩颖、杜佳颖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两台血液回收机,同时进行手术的自体血回收,两台自体血回收机同时运行,一边回收,一边洗涤,一边回输给患者。同时麻醉科总住院医师王举迅速进行了超声引导下的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手术室总护士长王立新带领护士团队紧密配合。



系统而严谨的培训和无数次抢救的经验,使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在这场“奋战”中所扮演的角色,默契地配合使每一份努力都汇聚在一起,组成一只无形的大手,阻止生命的流逝。

一个多小时后,出血终于止住了,手术继续进行。手术历时将近7个小时。手术结束时患者血压、心率均在正常水平,复查血凝功能和电解质等指标也都恢复正常。经统计,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2873ml,同时输注异体悬浮红细胞14u,冰冻血浆1600ml。

危急关头的自体血回输在此次抢救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快速有效地收回了手术台上的出血,经过离心、洗涤等处理,把患者自己的红细胞重新输回给患者,节约血液,争取时间,挽救生命。

恶性肿瘤是自体血回收的相对禁忌症,而非绝对禁忌症。在患者濒临生命危险的时候,越早为患者输上血,患者就离死亡威胁更远一步。大出血是手术过程中最严重的状况之一,一旦发生,随时都会导致患者发生DIC,甚至失去生命,因此,在出现大出血的时候,快速、有效地为患者输上新鲜、大量的血液是重中之重!自体血回收这项技术,一经推出,便受到手术医师的欢迎,在“血荒”的情况下,自体血回收仿佛一剂“良药”,为手术医师解决了最为头疼的问题,而由于自体血回收是对患者自身丢失的红细胞立即回收利用,不仅为抢救生命争取了大量的时间,而且避免了异体输血的各种并发症和风险,同时因为回收的血液几乎是最新鲜的,对患者的预后也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文图:周斐 杜佳颖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OjdD2wBmyVoG_1ZGjN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