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产业链上那些光阴的故事

2020-03-21     聊城新闻网

“老王,听说聊城有好几例感染者了,赶紧去药店买点口罩吧!”

“爸,妈,我们这边疫情很严重,你们在家一定要记得戴口罩。”

“舅舅,今年春节我们就不去家里拜年了,你跟姥姥他们都说一声,尽量不要外出,多备点口罩,少接触人。”

“各位同事,因为疫情影响,公司暂缓开工,大家一定做好自我防护,出门记得戴口罩。”

“同志,你们药店还有口罩吗?我满城都快跑遍啦,也买不到口罩,有的话,我多要点。”

“各位群友,现有口罩1000只,手慢无!”

“普通口罩是4块钱一只吗?你有多少?我全要了。”

……

类似于这样的场景,想必大家在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都似曾经历或目睹过。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口罩一度成为千家万户的抢手货,尤其在疫情高峰期,各大医院、药店更是供不应求,各地纷纷出现“千金在手,口罩难求”的现象。现如今,时隔多日,随着疫情的逐步稳定,我市的口罩市场是否恢复供应?口罩价格是否正常?为摸清我市目前口罩的市场情况,以及口罩背后的故事,连日来,记者对我市多家口罩生产企业和各大药店(房)展开调查采访。

【视点一】生产 如何保供应?

3月19日,记者来到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口罩生产车间,半自动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一只只蓝白相间的口罩从机器中产出。全副武装的工人们不停地焊接耳带和分拣包装,十分繁忙。“这是无纺布防水层、熔喷过滤布、亲肤无纺布,这三层加上鼻梁复合切片后就是这样子,下一步是焊耳带……”聊城天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单卫忠介绍说。

企业生产车间

据了解,天宸医疗器械是疫情期间刚成立的,母公司是生产塑料薄膜的天宸塑业。疫情暴发后,该企业充分利用自身行业优势,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投产口罩项目,自3月1日正式投产以来,该企业两条半自动型生产线连轴转,全体员工两班倒,保证24小时不间断生产,平均每天产能达8-10万只,口罩质量已达到欧盟质量标准。据调查,目前,该企业所生产的口罩主要供应我市本地市场,以保障企事业单位复工的供应和本地各大药店的货源需求。

3月20日,记者又来到位于冠县的一家医用口罩生产企业——山东云杰永盛防护用品科技有限公司,与聊城天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不同的是,该企业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业生产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的生产厂家,目前,该企业已取得医用口罩生产许可资质,公司打造的“质诚”系列产品,囊括了随弃式KN95系列折叠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杯型口罩等多种产品规格,此外,该企业还在2019年底收购了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科利爱尔”品牌专利,企业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在行业内都相对领先,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企业高标准的生产环境,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净化车间,探访医用口罩的具体生产流程。

记者探访口罩生产车间

在进入生产车间之前,一系列的防护、消毒等相关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把脚踩进去往后一蹬就行。”进入净化车间的第一步就是先给鞋子穿上一次性“外套”;第二步是进入更衣间,脱掉外套到缓冲区进行风淋消毒,并洗手消毒更换一次性防护服(洗手的全程是红外线感应,无接触);第三步还要再进行2-3分钟的无菌化吹淋,然后方可通过洁净走廊进入指定的净化车间。

企业生产车间

“下一步,一拖二的全自动设备投入生产后,我们医用外科口罩的日产能将增加一倍左右。我们也将计划生产一些儿童口罩,保障儿童的健康安全。设备投入生产后,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的日产能达6万只,综合日产能将超过10万只。”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郭丽沙说道。据了解,目前,山东云杰永盛防护用品有限公司10万级无尘净化车间内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的日产能已达到3万多只,主要用于供应冠县本地的市场,致力于缓解该县口罩的紧张状态,为企业项目复工复产,以及不久后学校复学提供有力保障。

企业生产车间

此外,记者从市工信局有关部门了解到,截止3月18日,全市共有11家已投产的口罩生产企业,日产量达95万只。

【视点二】销售 口罩已到货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口罩产能的提升,口罩的销售情况也发生了新变化,记者发现,在聊城市城区不少药店门口已贴出“口罩已到货”的宣传标语。

为了一探究竟,3月18日,记者实地走访了五洲大药店、玉漱平民大药房和利民大药店等多家口罩销售门店。经调查发现,目前,各药店在售口罩类型较多,在售的一次性使用防护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及进口口罩等在销售柜台都显而易见,各种规格“敞开卖”,其价格在1.6元——20几元不等。

在利民大药店,据工作人员介绍,自3月16日起,该药店推出了线上小程序,每天为市民提供20000只一次性使用防护口罩,每只价格1.8元。在漱玉平民大药房,据工作人员介绍,在售的巴拉圭进口口罩3.2元/只,该口罩进价为4.35元/只,目前正在赔钱出售。

“上个月为了买口罩,天天守着各大药店的微信群看有没有到货通知,每天按时在网上守着抢,这段时间明显好多了。”记者走访时,在漱玉平民大药房门口,遇到刚买完口罩出来的陈先生,他告诉记者说,“进入3月以来,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明显感觉到口罩变得好买了”。

经过记者的多方调查发现,目前,我市各大药店的一次性使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医用口罩存货充足,可以到店购买,也可以网上下单。

【视点三】说法维权成热点

网络诈骗信息

疫情防控期间,随着口罩的紧俏,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借机盯上了市民的“钱包”,哄抬物价、网络诈骗等违法案例接连出现。为了解我市涉疫情案件具体情况,记者又先后联系市市场监管局和市公安局有关同志。

高唐县市场监管局对假冒伪劣口罩等商品进行集中销毁

据介绍,疫情期间,全市各级市场监管人员,全员到岗,每日开展网格化、地毯式市场价格巡查,自1月23日至今,共出动各级执法人员近3万人次,每日对药店、超市、农贸市场等相关单位开展市场价格巡查,累计巡查2万余家次。针对部分不良商家对医用口罩和消杀品趁机涨价的事件,采取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截止目前,全市根据投诉举报和日常巡查发现的线索,共查处涉嫌哄抬物价、不明码标价案件32起,罚没合计24.7663万元。通过对哄抬医用口罩价格等典型案例滚动曝光,警示和震慑了一大批相关领域经营者,规范了商家自身价格行为,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价格权益。

疫情期间,我市打击非法涉疫案件

据市公安局有关部门介绍和对外公开信息显示,截至3月中旬,疫情防控期间,我市共破获涉疫情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9名,涉案金额800余万元。市反诈中心全天候值守,对电信网络诈骗特别是涉疫情警情,秒级响应,快速登记处置,扎实做好相关预警劝阻、紧急止付等工作,尽最大可能减少发案和损失。截止目前成功处置预警1300余起,成功劝阻1277起,避免损失400余万元。

【微观点】缺口已缓解但绝不能姑息口罩下的贪婪

过隙光阴还自催,生朝又送一年来。2020年,因为一场疫情开启了新一年的挑战,因为一只口罩留下了很多抹不去的光阴。连日来,经过记者对我市口罩市场的相关调查采访可以发现,目前,我市口罩缺货的情况已得到缓解,供应正逐步恢复正常,价格也趋于平稳。

在防疫的日子里,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销售企业,整个口罩产业链上,大家都努力为我市口罩市场的供应做出了积极贡献。有的企业临时转型,有的企业在原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扩能增产,与地方政府同心竭力承担起疫情防控的社会责任。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有的企业原本在疫情初期、甚至年前就订购的口罩生产设备,因为全国各地口罩设备紧缺的影响,迟迟不能按时投产。为了尽快拿到一台设备,企业负责人更是亲自到设备生产商驻地日夜蹲守,有的县(市、区)主管部门主动上门帮扶企业协调设备落地,还有的为口罩生产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审批步伐,以保障我市口罩供应。这种政企合力共渡难关的战“疫”画面给聊城全市人民带来了一份独特的“温暖”,筑起了一道为民守平安的“防护墙”。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疫情下,我们看到了无数逆行者的坚守,无论多么艰难,爱从未在这座城市缺席。但总有一些不法分子,贪婪的欲望让他们成了金钱的奴隶,他们有的在网络上发布防护物资销售信息,或通过受害人发布求购信息,主动联系受害人“销售”防护物资,利用受害人急需采购的心理进行诈骗;有的见行市紧俏,便随意加价,以高于市场价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进行销售;还有的以次充好,贩卖假冒伪劣产品,借着疫情之名大发国难财,类似于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

笔者认为,越是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越能看出人性的真善美。对于那些坚守初心、不负使命的政府和企业,我们要举起手来为他们鼓掌,而对于那些无道奸商绝对不能姑息,应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狠狠打击,要让那些发国难财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记者 李兆宪 孙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zZ8_3ABnkjnB-0z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