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李红良最新处理结果出炉,李红良院长已被免去模式动物研究所所长和模式动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职务,同时,李院长主动辞任基础医学院院长一职。
2020年7月份,一份喝茶可以抗癌的研究被推上热搜。本来是一份正常的科学研究,实验过程是以小鼠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茶叶中的茶多酚对小鼠体内肿瘤的影响,从而研究茶多酚的抗肿瘤效果。
但是,这份研究的主要负责人的身份却那么的不合常理,这引发了网友的质疑和讨论。
研究的主要负责人和实验人员是两名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的两名小学生,这份研究是被他们提交参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作品。
有网友质疑,孩子这么小,是怎么取出小鼠的心肝脾肺研究?也有网友讨论,这些实验精度要求高,实验过程严谨,小学的孩子纵使天资再怎么聪慧,也没法与经验丰富的实验研究人员相比。
此外,相关科研人员表示,“针对小鼠的研究成果至少需要几年的观察和对比实验,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在网友的“深入追查”下,发现了小学生背后的李红良院长。李院长正是两位小学生的父亲,要知道李红良此前就已被质疑学术不端。从此次被免去职务和主动卸任来看,背后隐藏的真相昭然若揭。
我们自然都会从道德和法律上去谴责和制裁造假者。这对于整个社会是公平性的体现,但这对于我们自身,我们更需要的也许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关于说真话?
01 养成追求真相的习惯
追求真相,是一个值得用一生去养成和践行的好习惯。它不仅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提醒孩子不要说假话那么简单。它更是一种思维习惯和生活智慧。
追求真相,追求的是一种对任何事都深入探究的思维习惯。想要追求一件事情的真相,就需要去探寻事件背后的规律和原因。
在探寻事件或者问题背后的同时,孩子的思维会得到扩张和锻炼,就如同在玩玩具的时候,孩子会对火车为什么能动产生兴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更加深入地去了解背后的原因。
虽然他可能最终并不能完全理解背后的原因,但这个探究过程就足够他形成自己的思维。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抨击这个浮躁的社会,认为当前的人心浮气躁,不能够深入地探究,都停留在表面。所以深入探究的精神和习惯才真正是孩子受益一生的礼物。
追求真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不被生活表面和其他人的谎言所蒙蔽。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在追求一双“慧眼”。
这里不是所谓看破红尘的“慧眼”,而是“慧眼识人”,不活在生活的表面上,不在柴米油盐中迷失,不在职场中随波逐流,知身达命,在时代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些都需要追求真相的习惯和能力作为支撑。
02 学会善意的谎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谎言向来是一个复杂的命题。我们不可能抛弃真相,完全随波逐流;也不可能固执真相,伤害他人。
在社会上,有人处事圆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有人刚直不阿,“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行不通的,譬如一家人一起吃饭,做的饭菜好不好吃的问题?总有不好吃或者不合自己胃口的菜,我们是选择直言不讳,指出问题,还是闭口不谈,默默承受。这个时候善意的谎言就开始产生作用了。
对于孩子的教育更是如此,如果孩子只是在追求真相的路上行走。如果只是培养孩子的智商,那么能决定孩子另一半命运的情商呢?
这就需要我们善意的谎言来为孩子排忧解难了,谎言也可以有正向的作用,对于任何事物,我们都不能一言以蔽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03 学会分辨真相与谎言
说了这么多谎言与真相的关系。那么到底如何分辨谎言和真相呢?如何培养孩子追求真相的能力?如何培养孩子善意谎言的情商?
其实,开头的事例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万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至少在人类社会中没有单独存在的事情。
能写出一份漂亮的研究报告,背后肯定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作为支撑,而实验数据的背后离不开实验研究人员的幸勤劳动。
步步深入,逻辑严密,自然能探究出真相。同样的,善意的谎言的本意来自于谎言背后的善意。从表面入手,找寻背后的原因,即为真相。从善良入手,处理身边人的关系,即为谎言。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有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否正确,作为父母一定要对自己给孩子进行教导。切不可像李红良一样,给孩子的人生蒙上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