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号,一位母亲因为
孩子没有认真听网课
,为了“
吓唬
”孩子,拉着孩子一起往海里走。最后民警赶到现场,母亲已经拉着孩子向海里走了30多米。民警说:“看到我们过来,孩子的手就往这边够”,这足以看出孩子的求生欲和恐惧感。
在报道的评论区有人说:“只有做家长的知道有个让人头大的孩子是多么头疼”。也有人说:“都是被放假逼疯的家长,都盼着开学”。大家的关注点都是在网课没好好上,妈妈带娃自杀上,但是大家否想过,她的这种暴力管教方式对于孩子来说有多么可怕,将给她的一生造成怎样的阴影?
这位母亲的“吓唬”行为,也许是成功的,也许孩子再也不敢轻易说不,也许她会一直用“讨好”的态度来跟母亲相处,这些我们都未可知。
暴力管教
带给
孩子的伤害
孩子呱呱坠地,父母就是他们最亲近、最信赖的人。他们本应备受宠爱,在呵护中长大,但恰恰有时候伤害他们最深的也是父母。这是因为很多父母都将暴力管教作为教育孩子的方式。
通常暴力管教方式分为两种:语言暴力与行为暴力
。家长以为只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
1、自卑感
在古代有一种说法叫: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样的教育方法被很多家长认可,并且用来教育孩子。但这样的教育却给孩子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在暴力管教下成长的孩子,通常比较
胆小懦弱
。遇到
事情他们不去解决,下意识的想法是如何
逃
避。
“你是猪吗?”
“你怎么这么笨?”
“这么简单都不会做,蠢死了”
当家长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就像一把利刃插入孩子心里。这种语言暴力会让孩子有着深深的自卑感,认为自己做任何事情都做不好,比别人差。会
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发展
,长大之后很容易一事无成。
2、幸福感的丧失
孩子不听话很多家长会使用“吓唬”的手段,就如上面的那位妈妈。他们会认为这样孩子就会听话,不敢再犯错误,这样就会很容易管教。实际上孩子确实“不敢再犯错”,因为他们
害怕被抛弃、害怕家长愤怒的表情
,严重缺乏安全感。
这样的孩子容易在成长过程中会
出现“讨好”的行为
,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被伤害,获得快乐,但这样的孩子很难有幸福感。
3、不会正常的管理自己的情绪
都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在这样教育下成长的孩子,长大之后他的所作所为与父母一样。因为家长会随时地对他发脾气,所以孩子不会用其他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在
与他人相处是也会
粗暴地对待
他人
。
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未来,父母用怎样的态度教育孩子, 孩子就会怎样的态度教育他的孩子。
正确
教育孩子
三步走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
说过,
每一个人成年后有心理疾病、不健康人格的人,都曾在童年遭受过心理的创伤。
首先,用心去了解孩子
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总是会出现问题,那是因为没有用心去了解孩子。就像文章一开始的妈妈,她也许并没有了解孩子不好好上网课,不好好写作业的原因。才采取这样极端的“吓唬”方式,给孩子造成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
建议家长能够
静下心来了
解孩子
某些行为
背后的原因
,遇到问题第一反应不要觉得是孩子不听话,要先分析一下情况再进行针对性教育。
其次,放下
父母权威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就多了一份责任。但就是因为这种责任,让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
以身份进行施压
,这也是很多孩子觉得与父母之间隔着一条鸿沟的原因。
朋友的两个孩子成绩、兴趣爱好都非常优秀,孩子们已是初中生,依旧与妈妈无话不谈。这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是很少见的,很多家长都羡慕他们如此轻松的亲子关系。
她的教育方法
核心
就是放下
权威
,与孩子成为朋友
。
最后,
不要在
盛怒时教育孩子
经常在网络上能看到家长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被气到抓狂,甚至住院,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建议家长在盛怒的情况下,不要去教育孩子。采用
冷处理
的方式,给
彼此以时间空间
,先平复自己的情绪,也给孩子喘息的机会。
妈妈来叨叨:
如何正确管教孩子的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尤其是现在特殊时期,孩子们都在家上课学习。
家长更加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多和孩子沟通,找到适合自家娃的教育法则,而非语言暴力或者行为暴力。
一位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我手写我心,点滴都是我带俩孩子的育儿经验。希望我的育儿经验能带给您一点帮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立删】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最近流行的“躺赢家长”,真是无为而治吗?功夫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家长的语言,对孩子的性格影响深刻,这几类话最好少说
孩子学习不积极,要从这四方面找原因,心理引导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