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后焦虑不要慌!专家提醒:合理规划时间,多做感兴趣的事

2020-07-18   天学网

原标题:考后焦虑不要慌!专家提醒:合理规划时间,多做感兴趣的事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6.9%的受访者认为身边高考生的心态是“轻松,终于解脱了”,20.6%的人认为是“激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来了”,有19.9%的人认为是“幸福,一考定终身的压力没了”;8.9%的人则感觉是“沉重,即将开启未知人生”。

从以上数据来看,九成以上的考生考后都是比较放松的。

考后焦虑,专家支招

但也有老师表示,每年高考结束后,考生们都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生活状态。大部分考生都是比较放松的,积极规划暑假行程。但也有些考生觉得高考后就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对未来感到困惑迷茫,还有些考生则整日忧心高考成绩,出现了焦虑、失眠等症状。

也有部分考生认为自身在高考后中表现不佳,考后出现了懊恼、沮丧等负面情绪,不愿和亲人朋友交流,情绪沉到谷底。

对此,给考生们的建议是: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段旅程,高考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考生应以积极心态展望未来。当考生们意识到有不良情绪出现时,可以用更加客观的思维进行自我调整。可以多做感兴趣的事情,例如读书,参与同学聚会等,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从行动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同时,专家也呼吁家长们要多关注孩子们的考后状态。当考生出现以上消极情绪时,家长千万不要指责孩子,要积极陪伴并引导孩子面对现实,帮助孩子调整认知和自我评价标准,告诉他们‘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次挑战。高考失利并不代表人生彻底失败’。同时,帮助孩子做好接下来的发展规划,不让他们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

另外,高考成绩公布前,很多考生会出现轻微的焦虑症状,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焦虑失眠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向专业人士咨询。

除了调整考后心态,如何利用假期做好规划,也是考生反映最多的困惑之一。

考生们接下来将要进入两个月左右的漫长暑期,缺乏目标和规划,会让人陷入无聊、懒散甚至胡思乱想的消极状态之中。明确的目标和积极的行动,可以让考生的考后生活更有意义。

关于暑期应该如何规划,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第一,认清自我,提前规划,科学填报高考志愿。今年有些地区已经实行了新高考改革,录取依据、志愿设置等都有较大变化。面对众多变化,考生和家长要提前做好准备,认真研究相关政策。

第二,梳理个人物品,让高中生活有始有终。可以将一些高考备考资料赠送给学弟学妹,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高考。

第三,积极投入新的学习,特别是英语学习。良好的英语能力,对未来考研、出国留学都有很大帮助。此外,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学习驾驶、烹饪、器乐和画画等。

第四,参加体育运动,提升个人身体素质,磨炼意志力。

第五,加强课外阅读,积极涉猎自己感兴趣的课外知识,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六,积极从事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

第七,陪伴家人朋友,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第八,可以适当安排暑期旅行。

高考结束后,各种“后高考”行为频频被晒。首当其冲的就是毕业旅行了。7月10,携程发布数据显示,在高考结束后的24小时内,全国多地有关机票、火车票、酒店的搜索量迅速上涨,在搜索用户占比中,“00后”的比例占据绝大多数。

可见,许多高中毕业生把毕业旅行当作暑期第一站。

来一场有准备的旅行,拓宽视野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各个地方的风俗文化,增加知识面。

另外,考驾照、报兴趣班也频频出现在考生们的暑期计划表中。利用这个暑期掌握一项技能、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掌握一项特长,也更能够在进入大学之后受到社团和学生会的青睐呦~

值得注意的是,在做暑期规划时也要注意应该分时间段,做好计划,一步步推进,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的心态、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朝着大学生身份的需求转变。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而2020高考也注定不凡,考入大学的考生也注定会迎来美好的未来,在这段难得的时光中,希望考生们都能悦纳自我,展望未来,过一个有意义的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