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业态:春天已到“厮杀正酣”

2019-11-22     龙商网

核心提示:

在小业态赛道上,传统实体零售巨头和新零售的排头兵们,正在上演一部大片——如“血战钢锯岭”一般在一二线城市社区甚至在县域为战场,开始了一场厮杀——以五百米商圈为核心,以解决最后一公里为己任,开始圈地。

2019年,中国的经济依旧蓬勃发展的一年,小业态赛道暗潮汹涌,越来越多原本是商超和大卖场的企业投身加入到小业态的队伍中,希望能够在新零售下诞生的新业态中分一杯羹。

超市发与罗森合作打造出小业态新模式的超罗便利店,截止今年十月份已经开出22家店;苏果今年孵化出了第四代便利店,目前苏果小业态门店数已经超过1300家;而永辉还有新零售的代表盒马,又在“mini”概念店上摆下战场,进行一番“厮杀”。有很多区域企业,也开始打出社区这张牌……龙商网&超市周刊记者以快速扩张的便利店为例,梳理小业态这个赛道的发展近况。

01

赛道硝烟四起

近年来,受电商冲击,传统商超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多数超市企业都在谋求转型,除了掘金线上,小业态和生鲜成为他们瞄准的方向。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中国的各大国内外零售企业引发了一场不亚于零售大战的小业态战争。

经格隆汇app查询显示,2018年中国便利店门店数量为12万家,同比增长14%,行业销售额为2264亿元,同比增长19%。便利店的发展前景良好,但是在行业集中度和创新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过去几年,罗森、7-11 以及全家三大便利店巨头在中国迅速展店,形成了可观的规模。2017 年底,三大品牌的中国门店数量分别达到了 1399 家、1644 家以及 2181家,保持着较高的增速。同时,本土品牌便利店也迅速发展,如“美宜佳”、“舞东风”等品牌,截至 2019 年 6 月,美宜佳在中国 15 个省份开立了 17000 余家门店。

进军新市场已经是便利店扩张的首选之路,超市企业也纷纷加码小业态门店。今年以来,天虹股份新开门店24家,其中23家为便利店;利群股份新开门店8家,其中7家为便利店;今年上半年,中百集团新开门店87家,其中有45家是便利店;与此同时,三江购物的小业态门店数量越来越多,目前其拥有203家门店,小业态门店占比39.90%。

永辉mini则是永辉超市近期推出的创新社区生鲜业态。这个业态是当下永辉超市离社区消费者最近的一个业态,能接到社区一线流量,也是永辉超市目前复制最为快速的业态,仅2019年前三季度,永辉mini已开店超过520家。

抢占领地市场的还有苏宁小店。目前,苏宁小店在全国已突破6000家,累计服务城市71座,社区超过35000个,旗下社群50000个,服务超过1.2亿消费者。

02

必杀器

“嘴上功夫”

押宝小业态门店已经不是各大零售企业的唯一策略,小业态门店中的品类与传统便利店不同,生鲜和熟食成为便利店里面重点扩充的品类。现在社区中的便利店早已不是我们印象中的便利店,它们都多了“熟食生鲜”这个名号。

在2019中国全零售大会——“小业态的春天”平行分论坛上,华润苏果超市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贺薇女士表示,苏果除了对便当、三明治、饭团以及盒饭等常规的鲜食经营以外,特别注重对符合当地人口味的鲜食商品进行研发,利用鲜食工厂和中央厨房研发出口味统一的茶叶蛋以及符合当地人口味的鸭血粉丝汤等鲜食品种,尽力满足消费者对鲜食熟食的需要。

便利蜂董事长王紫表示,便利蜂着手“黄沙拉麻”四大品类,关注不同区域人的喜好,在保证为顾客提供口味好的产品的基础上定义员工的标准,对标社会的头部餐饮。

“生鲜”作为解决居民一日三餐的必需品成为便利店首选,也成为小业态发展的关键词。

永辉超市大力扩张的mini店就是定位于社区的生鲜超市,生鲜产品占比六成;苏果生鲜加强型的生活超市重点经营生鲜商品,生鲜经营面积由原来的20%扩大到门店面积的一半,聚焦果蔬、肉,引进有机农产品;便利蜂9月中旬也上线了卖菜业务(门店不售卖,只提供取货服务),“卖菜”业务在京津地区运行一段时间后,将会推广至便利蜂全国门店,届时所有便利蜂用户都可依托门店解决日常生鲜需求。除此之外,罗森和苏宁小店也加入到了“卖菜”行列,便利店“卖菜”似乎可行?

此外,爱客多的餐饮区占到30%,生鲜更是拼团的重要品类;超市发罗森便利店虽然合作创新了新模式,但是也从未抛弃生鲜和熟食。

“体验消费”

小业态的蓬勃发展与“体验消费”脱不了关系。现在人们生活压力和生活节奏已经发生变化,压力大的消费者们总是渴望自由、想要摆脱时间、空间上的束缚,更加注重良好的消费体验,而具有社区商业特性的小业态因“小而便利”恰好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苏果坚持“零售无新旧,随需有迭代”,结合当地文创公司研发商品,联合IP打造网红打卡点,连接热点吸引年轻新势力,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便利蜂用服务的SOP要求员工,量化百万订单投诉比和员工考核指标,注重商品和服务,希望通过提升用户体验保证用户的流量;超市发有专门针对大爷大妈的业态,也有专门针对职场妈妈的业态,尽管拥有多种业态的门店,但是缺少年轻人的市场,因此与罗森合作打造了“超罗便利店”;苏宁小店立足场景零售,满足用户在家庭生活中24小时所有的需求,包含餐食的需求、家庭服务、社区服务的需求;盒马mini通过创新模式、商品和技术的创新一直走在同行的最前面,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屡出奇招,在店仓一体、电子价签等数字化方面不断升级服务。

一些资深零售分析师指出,在一线城市,大型门店不能吸引一些更年轻的消费者或者一些中产阶级,环境和购物体验都跟不上,而小业态的门店和精品门店,则可以满足这些需求,所以以便利店为主的小业态将会更加注重顾客体验。

03

未来已来

《2019 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预测,未来便利店在实体零售整体环境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仍然保持高速增长。从市场格局上来看,海外品牌将进一步加强本土化合作,罗森和 7-Eleven 都通过开放加盟和加强本土合作的方式进一步在中国市场区域下沉,以谋求在中国市场的长远发展。本土品牌则继续深耕本地市场并逐步辐射周边市场。

尽管伴随着高速增长,中国便利店在运营能力和供应链效率方面仍需加强。在《新时代证券》5月份的一次周报中指出,2018 年门店运营成本继续保持高位,在租金、人工成本快速上升的环境下,中国便利店都在加强技术研发和提高运营效率,优化商品结构,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和会员管理体系,以此进行精细化管理。

最典型的例子,一直走在新零售前面盒马mini通过数字化提升硬件和软件,帮助门店提升效率和顾客体验。目前盒马mini已经实现了商品和人员管理的全面数字化,即完成了自动订货、收货、上架、补货的商品环节和可追溯的捡货、打包等配履约环节,通过数字化清晰地监控商品额状态和存货量。

盒马mini自主收银设备、共享终端、电子价签的实施落地证明了包括小业态在内的零售行业数字化的必然趋势。数字化价值链转型将成为便利店赢得挑战的关键举措,解决生鲜产品的供应链问题也将是小业态和便利店的发展重点。未来,便利店将继续与数字化相结合,从优化会员运营、完整供应链效率等多角度去完善前端到终端的综合运营能力,为顾客提供更便捷、安全、无缝的购物体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eoSkm4BMH2_cNUgBUBw.html





















“恶战”买菜

2019-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