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9日,由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主办、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承办的“2019年高中教育发展论坛”在南师附中举办。六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厅长、局长、高中校长、教师齐聚一堂,共话“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南京金陵中学校长、二级教授、特级教师 孙夕礼
江苏省南京金陵中学校长、二级教授、特级教师孙夕礼做了《新时代金陵中学教育生态的系统构建》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的主要内容:
南京市金陵中学130年来,通过师生研讨、上下研讨、专家研讨总结了四句办学特色:人文主义和科学精神相结合、严谨治学和开拓创新相结合、推崇教师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相结合。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谈谈“新时代金陵中学教育生态的系统构建”。
第一,《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强调了教育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多样性、多元化,也强调了数字化、互联网时代学习的方式转向混合、多样化和复杂的学习格局,但教师和学校的作用不可替代。
第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和十大战略任务。在“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的战略任务中指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金陵中学学校发展定与政策如何结合:
1.立健全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体质健康标准;
2.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
4.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及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5.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等等。
第三,新时代全球治理人才和创新人才的要求
(1)学校培养人的角度
希望他们具有: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国际视野、接纳能力、身心强健、气质高雅、专通结合等。
(2)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特点:
办学的多样性;管理的开放性;课程的自主性;学段的随意性;升学的个体性;
(3)美国21世纪的核心素养:
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信息素养;自我认识与调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
(4)美国的教育体制:
1.多样性:六三三制,六六制,八四制,四四四制,五三四制。
2.平等性:美国公民不论性别、宗教、肤色、居住地与年龄,教育机会均等。
3.双通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交融。
(5)世界级别的课程体系八大关键学习领域:
英语,数学,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经济学、商业、公民教育,艺术表演与视觉艺术,语言(亚洲语言),健康与体育,信息与沟通技术、设计技术
第一建设金陵中学教育生态的基本遵循
• 追溯教育本源
• 回应当下关切
• 传承办学精髓
• 面向未来定位
• 汇聚多方力量
第二,金陵中学文化理念系统再梳理
•校训内涵的再解释
•办学理念的再梳理
•核心教育主张的再确立
•办学特色的再彰显
•培养目标的再定位
学校层面的实施路径是建设学校的教育生态,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人文和科学素养交融,具有完整人格和创造精神的人。
一、教育生态定义:教育生态是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元环境体系。
二、教育的内涵(三个层面)
1.学校与外界复合系统(政策-协调-支持)
2.学校内部相互关系系统(课程-教学-管理-评价)
3.学生个体发展的因素系统(身心-节律-素质)
三、金陵中学教育生态的内涵
1.开放办学(向国际、社会、高校、技术、未来等开放、接纳)
2.科学管理(制度建设、人文关怀、利用好数据技术、环境氛围营造)
3.内涵发展(课程、课堂、师资、质量管理、特色、评价等)
4.张弛有度(尊重规律、提倡个性、力促发展)
5.自由成长(思想精神、环境氛围、育人模式、身心素质、学业成绩、核心素养等)
第一,学校实施“一体八维”工程
一体:新时代金陵中学教育生态
八维:教育生态系统工程中的核心支撑要素
(1)一个适应未来的“立德树人、自由成长”课程体系的研制
目标、内容、方法、实行、评价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特长发展
国家课程校本化
学校课程精准化(选择性、适切性)
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
课题研究
(2)一个“互动、高质、共生”的生命课堂的深度研究
课题研究、行知杯赛课、听课制度、学术委员会、新技术运用、暑假研训、钟楼讲坛
(3)一个“引领、多样、务实”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
自主招生、STEAM、体艺、出国求学、高校合作、高校学科基地、各种竞赛
(4)一个“和谐、协调、人文”的校园文化的营造
校园节日、教师社团、吴敬琏杯”、“吴仲华杯”文理科素养
大赛(2012年开始)、汇文读书社(今年已经举办6期)、钟楼论坛
(5)一个“高品质,能跨界、常态化”的专业生活打造
坚持“分级分类”培养策略;研制学科教学常规及学科组、个人规划;成立全国教研联合体,促进跨学科、跨国界开放成长;鼓励青年教师双语教学;吸纳新的技术、方法和手段(IPAD、极课平台)。
(6)一个“尽职、合作、高效”的管理团队价值导向的确立
中层岗位设置;STEAM中心;境外的合作交流;强化级部统筹;例会制度。
(7)一个“高端、实用”的智慧+校园升级改造
注重“智慧校园”版本升级;建设高端理、化、生“泛在学习场”;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
(8)一个“合力、共进、开放”的四方育人范式的形成
开设“之本”家长学堂;利用南京丰富的高教、科研与社区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共建(南京大学金陵中学);坚持国际部外教和本部师资交互使用。
第二,名校的特征
有知名校友、有优质生源、有不凡的教育业绩、有悠久的历史、有深厚的人文传统、有品牌(特色)项目即是一所有民意、民心和民众的学校,一所有名声、名誉和名望的学校。而名校的教师会明确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形成课程标准的解读(本校教学标准),会全面了解、深入理解学生(把握学情),会教材的解读与重整(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会建设教学资源库,会开展教学微技能研究、教学过程留痕,会总结个人教育教学经验,形成教育教学风格。
130年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办学追求始终一以贯之,无论魔方怎么动,学生发展目标永在中心。横向看,八维中的每个维度都体现着学生的培养目标;纵向看,学生的培养目标始终贯穿于八个维度之中。转动中,同一面有不同颜色的组合,表明教育生态提供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选择需要,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所以,学校要提供多种教育选择。
第一,核心是课程整合
最核心的应该是课程整合和整个架构体系的梳理,最后随之适应的是一个新的管理模式。
第二,重点是课堂变革
课堂教和学方式如果不变革,高品质的高中无从谈起。
第三,难点是多元评价
上级政策体系要做疏通,在中国的高中谈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给我们自由空间总是太小。
第四,痛点是支撑乏力
很多要素需要政府、家长支持,很多时候校长作用和团队作用力量不一定能达到这样的状态。我们始终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无例外地是有天赋的,有才能的。学校关爱、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孩子,并为他们创造民主、宽松、和谐、阳光的环境,提供适合的教育生态,让孩子们在这里培育少年精神,自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