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在传授小洛克菲勒交友经验时说:
在我们的周围,人人平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相同。有些消极保守,有些则积极进取。在曾与我共事的人当中,有的只是满足于解决温饱之忧,而有的则胸怀大志,想让自己的地位变得举足轻重,他们当然知道,在成为大人物前,必须先扮演好追随者的角色。
的确,在我们能成为大人物之前,一定要扮演好追随者的角色。洛克菲勒虽然后来一手创建了举世瞩目的石油帝国,但是在此之前,洛克菲勒也是在努力地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
众所周知,洛克菲勒的长相并不太英俊,棱角分明的前额下面长着一对莫测高深的小眼睛,脸上除了严肃几乎没有其他表情。即使是在23岁这样青春的一个年纪,过早的成熟让他看起来有些老气横秋了。
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其实并不大,它看起来就是一个小店。洛克菲勒最早的合伙人克拉克,要比他大十多岁。克拉克是来自英国威尔士的移民,他为人十分高傲,爱摆老资格,并且十分喜欢教训人。
和别人谈话时,他经常会谈论英国目前怎样怎样,欧洲的市场如何,依仗自己年长,和一定的社会地位总是在洛克菲勒在面前摆出一副国际人士的样子。
“没说的,英国和欧洲的情况我很了解,不懂世故的你只要跟着我就行了”、“你现在还年轻,这其中的道理你不懂。”克拉克说道。
洛克菲勒向来讨厌自己被当做小孩子,他越来越受不了克拉克那副优越的神情。但是以洛克菲勒当时的处境看,他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没有积攒足够的经验与人脉,为了发展事业,和克拉克合作似乎是别无选择。
为了刚刚起步的事业,洛克菲勒对克拉克的颐指气使默默忍受,甘愿在公司里屈居第二。后来公司又加入了一个新的合伙人——安德鲁斯。由于安德鲁斯带来了大量的资金,而且他的社会影响力似乎更高一些。于是公司的名称被改为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
尽管洛克菲勒对此感到不满和耻辱,但是以他当时的状况,他没有能力和他的合伙人们抗衡,在开创事业之初,他必须先扮演好追随者的角色。
但是他坚信:有一天他会完全脱离别人的束缚,还会去主宰别人。事实证明,他完全做到了。共事没有多久,克拉克先生便乖乖地把自己平时颐指气使惯了的领导权,拱手让给了洛克菲勒先生。
能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后发制人不仅仅是后来居上,而是本身就有实力,故意隐忍,在最适合、最恰当的时候猛然爆发,一举击败对手,取得胜利。
商场之上的争夺同样险象环生,要想取胜,除了实力,还要用智谋。
商场如战场,尽管没有硝烟,但有时似乎比有硝烟的战争更惨烈。商战中,争夺的不再是生死却是同样至关重要的利益。
在这里,有的人强势、锋芒毕露,震得对手一个个胆战心惊;有的人却收起羽翼,“甘为人后”,似乎是个胸无大志的人。
没过多久,最初强势的人被他人群起而攻之,有的就此没落;“甘为人后”的人却在不声不响中慢慢崛起,创造了自己的辉煌。
不仅仅是在商场中,日常生活中也同样如此。有时为了保存实力,要学会“韬光养晦”,将自己的才华隐藏起来,伺机而动。
在没有能力与对方正面竞争的情况下,暂时保存自己的实力,然后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出奇制胜。
生活中,我们的对手往往实力雄厚。但是占有优势的他们总是很傲、很狂,自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面对这样的状况,暂时不要宣泄你的愤怒,学会隐忍。
千万不可在他们面前露出你的实力或者潜力,要使其欲与你竞争一番的思想慢慢放松下来,麻痹其思想,最终才能抓住机会,成就自己。
有人总结出这样一套生活哲学:在没有能力做第一的情况下,要紧紧跟在排名首位的后面做老二。先隐藏不动,储谋蓄势,瞄准机会冲刺第一;或是不愿做“出头鸟”,挂在后面搭个便车,没有人会甘居第二,老二也只是个过渡。
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甘当“老二”、能当“老二”就是做黄雀。很多商人对此颇有感触。他们辛勤地开拓市场,而销售额一旦见好,又生后顾之忧。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必然有其他人跟上,既是后发制人,更以实力制人。
当然,做追随者并不是说盲目地追随,不思进取地盲从。在扮演追随者角色的时候,要将“成为第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如果一味地从众,一味地屈服,个人就不愿开动脑筋,也就不可能有所创新。其实,人在考虑自己的决定时,一定要客观地分析可能产生的结果,不必完全依赖外界因素,也不要盲目地迎合别人。
不要顾忌别人是什么样子的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担任各种角色。
做适合自己的工作,扮演自己能够适应的角色,这才是成功的基础。盲从是对人生不负责的一种表现,盲从者从不愿意挑起“思考”、“开创”的重任。
当今社会上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追随者和模仿者,他们大都是盲目跟从者,总是喜欢依照他人的足迹行走,沿着他人的思路思考。他们认为,走别人走过的路可让自己省心省力,是走向成功、创造卓越人生的一条捷径。
殊不知,“模仿乃是死,创造才是生”。对任何人来说,只知道一味模仿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是创造的劲敌。它会使我们的心灵枯竭,没有动力;它会阻碍我们取得成功。
总之,要知道追随不是盲从,只是“成为第一”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