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糯豆包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中学时期是学生性格分化最明显的时期,不论是女孩男孩都喜欢拉帮结派,有自己的圈子,有自己的小团体和小秘密。
受人待见的同学走到哪里都受尊重,即便犯了小错误,大家也一代而过,毕业后同学聚会还是最活跃的那几个;不受人待见的同学可就惨了,在班里混得不好,不仅被同学排挤,出一点小错还会被大家放大到处宣传,毕业后提起来也是当年的糗事。
第一种:存在感型
情景:当老师说下课了,“老师,你忘记留作业了”;当老师忘记检查作业开始讲课时,“老师,这节课不是要听写吗”;当拖堂太久老师放弃时,“老师,这题讲完我们再放学吧“……
分析:相信每个班级总会有一个狂刷存在感的人,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好像比所有人都刻苦学习,而且经常一句口头禅“别说话了,你不学习,我还学习呢!”
每次谈及都是一阵后悔“咱们班里怎么有这种人”,不仅耽误大家时间,还总是深得老师赞赏"你们看看那谁多认真,向人家看齐“,这种人损害了大家的利益,不论是好学生坏学生都不喜欢。
第二种:班长及班干部
情景:小编高中时的团支书是个邋遢男,每次团支部开完会就给我们一堆任务,“你给我画板报、你给我写申请”,明明是他的事情,全交给了别人,不做就找老师打小报告,被全班同学成为“猥琐邋遢男”,“我当团支书都是为了入党,要不我才懒得干呢",这种不负责任的班干部往往不受班级待见。
分析:中学时期的班长和班干部不仅要学习、替老师干活、还要替班主任监督学生,相信每个班都有这样不负责任的班干部,很会讨好老师,但是非常不受同学待见。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班级负责人很认真细心,也深受同学爱戴,这样的人往往也能在工作中风生水起。
第三种:打小报告型
情景:“老师,那谁上课老说话”、“老师,那谁考试的时候抄我的了”、“老师,那谁跟那谁谈恋爱了,败坏班级风气”……
分析:从中学爱打小报告的人,长大后背后说人坏话,溜须拍马,可能在老师和领导眼中积极认真,但是结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坏习惯是从小养成的,跟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
中学生性格缺陷,父母不关注遗憾终生
问题: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2~18岁,正值性发展和青春叛逆期,心理发展迅速且很容易长歪,需要爸爸妈妈及时关注纠正。
中学生拉帮结派严重,如果你的孩子被小团体排除在外,很容易产生自卑扭曲心理。没有小伙伴倾诉,也不想跟父母说话,长时间的自我封闭,造成性格缺陷。
解决方法:爸爸妈妈一定要默默的关注孩子的社交,看她所在的圈子是什么样的氛围,是否有利于孩子脾气秉性的养成,如果孩子被孤立一定要及时想办法解决或转校。
不管孩子在学校是否受待见,爸爸妈妈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性格,俗称“家庭德育”。
用爱去回应她什么样的做法是这个社会约定俗成正确的,可以鹤立鸡群但是不能以损害大家的利益为前提,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性格。
今日话题:你上学时有哪些“不受待见”的同学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ps: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U0ZYHIBd4Bm1__YHRg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