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往往是各种麻烦的制造者,总是让家长大伤脑筋。而家长的溺爱和放纵,必然造就一个“熊孩子”。
若是妈妈过于护短,无疑会让“熊孩子”更加不懂事,认为自己不需要遵守规则,也无需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有时候,熊孩子真的很让人生气,可能会因为偶发的好奇心,而做出让人想毒打一顿的事情。
小男孩用手指把超市的桃子全部戳了一个洞,妈妈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
最近网上有段视频火了,事发地为湖南长沙的一个超市。在妈妈一不留神之际,仅仅一会功夫,小男孩就用手指把超市的桃子全部戳了一个洞,妈妈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无奈之下,妈妈只好买下全部桃子。
有网友调侃,超市老板肯定非常喜欢这样的顾客,直“夸”孩子真是妈妈的好帮手。也有网友为妈妈支招,给孩子来个桃子全宴,晨煮桃子粥,午吃桃子包,下午茶点来个桃子派,晚餐来个桃子乱炖,睡前再来一杯桃味牛奶。目的很简单,无非是让孩子吸取这次桃子事件的教训。
“熊孩子”的做法,确实让人气愤,但是宝妈也只有含泪买单。其实,孩子可能只是出于好奇心理,觉得好玩,也没有恶意,并不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行为。宝妈却用实际行动给孩子上了生动的一课,做错事情,就要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
熊孩子应该如何整治,熊孩子做了错事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吗
一:家长先承担责任,为孩子的错误买单
“熊孩子”做错了事,大部分家长会选择批评和指责孩子,还有一些家长会袒护孩子,并没有及时为孩子的错误承担应有的责任。
但是,家长就是孩子的监护人,无论孩子犯了任何错误,家长都要负责。当家长以义无反顾地为孩子的错误买单时,也是以实际行动告诉孩子,犯错就要承担责任。这样才能培养出有担当的孩子,才能让孩子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二:家长回家后,要让孩子知道犯了什么错
在孩子做错事以后,家长不要先去指责或埋怨,要顾及到孩子的自尊心。等到回家以后,家长再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让孩子认识并改正错误。
一些家长为了面子,盲目批评和指责孩子,只会与孩子越走越远,还可以导致孩子将来犯更大的错。
三:家长要教导孩子,今后要怎么做
对于做错事的“熊孩子”,一定要让他明白事理,要教导孩子今后要怎么做。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以及心理,再及时引导,予以纠正,会比单纯的批评教育更有效果。孩子的思想很单纯,看待事物没有是非曲直观念,也无道德标准的束缚,这就需要家长给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郑渊洁就曾说过,“你是什么人,你的孩子就是什么人!”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家长不仅要正确教育和引导,教育方法也要正确,才能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收获更多。
熊孩子做的错事,大多是家庭教育的问题
一:家长不能以身作则
家长如果不能严格要求自己,遇事先推诿,不愿意承担责任,孩子也会有样学样,无法树立责任意识。家长首先要具有责任意识,属于自己的责任一定要分清,并勇于承担,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相信孩子也会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意识的人。
二:家长过于纵容孩子
如今很多家长都比较溺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也不懂得拒绝,而是一味满足。孩子就会养成骄纵的个性,遇事随心所欲,根本不会考虑后果,往往给家长带来很多麻烦。如果家长再一味纵容,只会助长孩子的坏习惯,在将来不断为孩子买单。
三:家长陪伴孩子太少
如果家长平时过于繁忙,导致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与孩子也缺乏沟通与交流,亲子感情就会变差。家长没有时间管教孩子,孩子没有正确的认知和是非观,导致孩子逐渐发展成让人讨厌的“熊孩子”。
如果孩子做错了事,大多数人会想到是孩子的问题,其实这是家庭教育不当的后果,真正的责任在于家长。
同样,如果父母教育得当,从小就教育孩子有规矩意识,懂得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做坏事要负责,孩子就会有责任有担当。家长要注意把握好教育的尺度,适当给予孩子一些建议,并指出孩子生活中的错误,及时予以纠正。
家有“熊孩子”的父母,也要反省自身,多花一些心思在孩子身上。每个孩子都是天使,父母有保护孩子的责任,也有教养孩子的责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PBjInUBURTf-Dn5v5Q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