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秋(二章) ●邓 梅(四川)

2019-11-03     天府散文


我的家乡

说起家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定义和感情,我也一样,家乡是我成长的路,家乡也像我的避风港。

她出生在筠连城下的一个乡村上,天真烂漫,和蔼可亲。她长着一头绿油油的头发,清新脱俗,沁人心脾。可总有一些觊觎她美色的人想要利用她去获得财富。她拥有着健康的皮肤,淡淡的黄色,让人觉得养眼,如果不小心淋了雨,会变得粘人;天气晴朗时,则会干净洒脱,不带走一抹尘埃。

她的一生很精细,却只有着四套独一无二的服饰。一年一换,如年轮流转,确也方便了人们计算时间。春天时,她常披着一身绿色外衣,质地柔软而轻薄,常常有人在她的衣衫下拍照留念;到了炎热的夏季里,她便换上与她肤色相近的淡黄色纱裙,纱面清爽透凉,和她的一身比起来,毫无违和感;偶然间,阵阵凉风掠过,像是初秋来临,而她,仿佛一位美女,翩翩起舞,悄然换装,金色丝绒小衫在她婀娜的身姿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天气渐渐转凉,日月如梭,很快冬天临至,她曼妙的身姿也变得沉重起来,身着一身雪白色的羽绒,洁白而神圣,让人想要细心呵护她,不愿玷污如此高贵。

我的陋舍坐落于她的怀里,没有城市里的繁华,也没有喧闹的夜城,更没有灯红酒绿的十字路口……但我很满足,因为我拥有着她的庇护,在她的怀里贪婪地睡下,不愿醒来。

现在,正值雨季旺盛时期。她每天享受着雨的洗礼,她的一身都在被滋润着,勃勃生机而富有朝气。只是,工作的不便驱使着我离开,站在她的身旁,我环视着四周,抚摸着她的每一寸肌肤,亲吻着她的每一根发丝,眷恋着她满身的香气,那么迷人,让人如痴如醉。

很久了,趁着暑假闲暇,终于溜着空儿又回到了这里。细细回味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熟悉的味道、亲切的人,让人留念。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说家乡是一种成长?让人费解。我回答他,因为我在那里生活了近二十年了,每一天都从她的身旁走过,她的每一寸肌肤都像烙印,深深刻在心底,那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幸福。每一次因为在外面贪玩,而耽搁了回家的时间,但我都会回去,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又或者在外面受了委屈,想到的唯一地方便是她的怀抱,总觉得她的怀抱才是归属,才有温暖,才是心底的“避风港”。

倘若你有机会来到她的身边,一定不要着急离去,不妨靠近她,仔细品味这令人欢喜的美好。


秋的一角

秋,就本身而言,没有炎炎夏日的酷暑,也没有寒冬里的瑟瑟发抖,但它却是有着沁人心脾的舒心和安稳。

初来乍到的时候,它总是若隐若现,一轮烈日总能让我以为它出来报个到又回去了,一场雨又能带来一些寒冷。去工作时,走进学校,扑鼻的桂香萦绕,梯道两边的花台里,满是桂花树。金黄色的小花,一小朵一小朵的,拼凑成花团锦簇,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

而后,在林间小道里闲游,偶然间飘落几片枯叶,轻轻地,飞舞在空中,停留在衣袖上,最后落入尘埃。我伸出手去,恰好,有一片树叶稳当地停留在手掌心里,树叶的茎像极了我手心的纹路,有粗有细,而叶脉是多种纯色混合而成,像是偏橘黄,又像偏枫红,也像偏墨绿,就如同人生一样,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很多琐碎交汇在一起,酸、甜、苦、辣,才能够练就出一番精彩,一道风景。

后来,人们渐渐知会了秋意,穿起了长袖。衣衫飘飘,一阵清风拂过,衣袖随风起舞,伴随着吹落的枯叶,如同一场秋的宴会。

初秋的清晨,让人觉得仿佛身在仙境一般,浓浓的一层雾笼罩着整片山,依稀露出一些山尖儿,也如一句老话“雾里见山不是山”。等到雾气慢慢消散后,山峦才渐渐崭露头角,觉得眼前都清晰了很多,仿如近视眼的人,看久了模糊的东西,戴上眼镜后,突然眼前一亮的同感。

我很喜欢秋天,因为它没有炎热的酷暑难耐,让人焦躁不安;也不及寒冬的凛冽,只想蜷缩在被窝里寻求温暖。更多的,却让我觉得像是在品味,味这诱人的气息,品这养眼的盛宴。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邓 梅,十九岁,现居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乐义乡,是一名幼儿教师。曾在《宜宾文学》发表散文《爷爷》一篇,荣获筠州文艺奖。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026NG4BMH2_cNUg9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