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地铁上盯着"外国朋友"20分钟,妈妈的处理方式让对方会心一笑

2019-10-07   JD妈妈

宝宝地铁上盯着"外国朋友"20分钟,妈妈的处理方式让对方会心一笑

每一位家长教育小朋友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家长是任其发展,"野蛮生长";有的家长是会给小朋友定好条条框框,不允许孩子有一点出格的情况。

不同的方法培养出的小朋友的性格、三观也一定是不用的。因此,家长们的教育方式是会影响小朋友的一生的。

而小朋友都是有好奇心的,当孩子的好奇心干扰到别人的时候,家长的处理方式也是很重要的。

有一个宝宝就因为好奇,在地铁上盯着"外国友人"二十分钟之久,可妈妈的处理方式让这位朋友会心一笑。

网友小李私信给我们她最近的一段经历:小李平时上班都是坐地铁,那天在上班的路上,高峰期地铁上的人特别多,人挤人。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地方落脚,站稳后,小李发现身边的座位上有一位外国朋友,坐在一群中国人堆里非常显眼。而她的身边坐着一位母亲抱着孩子。很明显,这个小宝宝对这个跟自己肤色、发色都不同的人非常的"感兴趣",就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位外国朋友看。

相信不管是谁被其他人盯久了都会觉得很不自在,那位外国朋友也感受到了有一束目光"追随"着她,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但也没说什么。

就这样持续了将近二十分钟,宝宝的目光就没有离开过。后来孩子的母亲也发现了宝宝一直盯着别人看,脸上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神情。但马上就冷静下来,对孩子说"你知道么,一直盯着别人看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会让别人不舒服的。你这样一直看那个阿姨,她会很难受。所以,以后不可以这样做了。你是不是觉得那个阿姨跟我们不一样,觉得很有趣呢?那我们去跟她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跟她合照好不好?"

小朋友听后自然是连忙点头答应。这位妈妈跟外国朋友说明情况后,外国朋友很爽快地答应了,双方以愉快地笑脸结束了这段"相遇"。

面对这种情况,相信有很多家长都会直接严肃地教育孩子"不要盯着人家看!",或是对此完全置之不理。

可是第一种处理方式,会磨灭小朋友的好奇心,让孩子渐渐地不敢对外界的事物感兴趣,会导致小朋友失去主动思考的能力。

而第二种处理方式,会让小朋友变得越来越没有礼貌,不懂得最基本的礼仪,以后很难和别人相处得来。

所以,上面提到的那为妈妈的做法是非常提倡大家学习的。既满足了小朋友的好奇心,又没有影响到其他人的情绪。

其实,小朋友对什么事情都好奇,都想"一探究竟"是好的表现,说明小朋友的大脑是活跃的。

不过,这时候家长们对小朋友的"好奇心"的处理方式也是很重要的,不同的时期方法也是不同的。

第一个,零到一岁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小宝宝的行动能力还不是很强,初期的时候只能躺在那里对自己是视线范围内的物件作出反应,这也是好奇的表现。

稍稍大一点的时候,六个月左右的时候宝宝就会开始乱爬的,活动的范围大了,就会对更多的东西感兴趣。就会总是乱抓东西、咬东西。

这个时期家长们可以在宝宝的床头上挂一些小玩意,多准备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当然,也要注意不要让孩子误食这些东西,确保宝宝的安全。

第二个,一到二岁的时期

这个年龄的小朋友几乎都会走路了,刚刚学会走路的他们会极其渴望户外的世界,总是想到外面去玩。

而室外的花花草草、形形色色的人流车流以及各式各样的建筑,都会让孩子觉得很新奇。所以,家长们可以多带小朋友出去走一走,给他们讲讲他们看到的都是什么东西。

第三个,二到三岁的时期

这么大的小朋友已经大致有一个自己对世界的概念了,很多东西在他们大脑里已经有印象、画面了。

那么当他们看到、听到与自己意识里不同的或是新的东西的时候,就会产生疑问,然后会向身边的大人求解。这个阶段就是父母听到最多的"为什么"的时候了。作为父母,一定要耐心、正面地回答小朋友的问题。

小朋友对什么都感兴趣,都好奇,这是好的现象,代表着宝宝的大脑在飞速地运转,有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的。

不过,面对孩子的好奇,家长们一定要妥善地处理,不要一棒子"打死",也不要因为小朋友的好奇而给其他人带来困扰。大家是怎么看待小朋友的好奇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