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了命想在大城市买房,然后呢?

2019-09-02     中介说


那些为了买房欠几百万,每月都要还房贷的人,生活过得怎么样?

文案 | 阿 西


买房并不是中国社会独有的话题,不论居住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都逃不掉买房的困扰。

每天都能在朋友圈看到4-5条买房相关的动态,大多数都是在抒发自己对于年龄和房价的焦虑。

我们倾其一生,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把自己装进一幢钢筋混水泥建筑物里,真的值吗?

我们在后台收到了一位读者,写了自己的买房经历,和买房后的生活变化。我把她的故事分享出来,希望帮助一些正在犹豫的朋友找到答案。

2017年3月,我们在上海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首付130万,每月还贷款1.2w。

我是91年的,老公是大我两届的学长,他是89年的。2011年老公毕业后就去了一家设计公司做设计,我是16年硕士毕业,在一家外企工作。16年毕业后,10月份我们领证结婚。

刚开始的时候我是没有买房子的想法,17年正是上海房价飞涨的时期,我和老公都是河北农村的,父母基本上帮不了我们什么,动不动就一百多万的首付对我们来说就是天文数字。

可是老公已经工作了快6年,他同事基本上都是本地人,有时候经常会邀请我们去他家吃饭。那时候就会觉得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多好。而且他同事也经常说如果在上海买房,以后生小孩办户口入学也会简单很多。于是我们开始准备加入购房大军。

因为我们俩平时都忙着上班,所以就在网上找了中介,把这件事情拜托给他们。而且买房是件大事,对我们来说可能一辈子就只买这一套房了,还是找专业的人,免得撕皮扯不清。

一开始看房的时候,中介介绍了几套,都是离我们上班的地方比较近的。可是价格远远超过了接受范围。因为考虑到马上计划要小孩,就让中介小哥找学区房比较多的地段找。

找了差不多快一个月,最后定了一个老小区,虽然是老小区,但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都在附近,学校离小区不到1公里。

最头疼的问题是首付,这套房子要130w的首付,老公工作了快6年,手里攒了60万。

我刚毕业,没有什么存款,当初在学校的奖学金差不多6、7万。爸妈和公公婆婆加起来给了20万。向亲戚朋友借了50万凑够了首付。

有的人问:借这么多钱买房子,还贷的生活幸福感会不会降低?

2018年真的是过的很紧张的一年,我刚开始工作工资不是很高。房贷和家庭开支基本上靠我老公的工资和我俩的公积金在支撑着,我的工资基本上都用来还借款。

不得不承认,买房以后日子比以前更紧巴了,以前的衣服和化妆品都是从商场专柜或者海外代购买回来的,自从买了房,衣服100块钱3件的我也穿过。

老公最大的爱好的买鞋和游戏装备,喜欢的鞋子一旦出了新款都会立马求朋友代购。但是自从我们两个开始供贷后,他再也没买过鞋和游戏装备,衣服基本上都是地摊货。

以前懒得做饭经常点外卖或者去外面吃,买房以后,纪念日和生日都在家里过。

我们会为了一瓶便宜点的酱油跑三个超市,我们会为了抢便宜一点的鱼,在下班后去超市捞刚死去的,会去菜市场收两块钱三捆的菜。

我和老公都是电影迷,每次都是刚上映就去电影院看。买房后,想看电影的时候就去下载一些经典电影,俩人窝在家里看,比在电影院里更浪漫了。

买房后日子虽然过得很省,但并没有降低多少幸福感,反而比以前更幸福了,两个人也比以前也更努力了。


以前老公下班经常打游戏到半夜,家务也不会帮忙做。买房之后,老公比以前更成熟了。

以前他的世界只有游戏和工作,买房后,我想减轻老公的压力,所以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周末我会在一家教育机构做线上教学兼职。

老公说不想看我这么累,他开始主动分担家里的事情。他也开始接一些设计稿,每天下班八九点到家,在家里又工作到凌晨一点。

身边很多人会问日子过成这样不累吗?记得老公拿到房产证的那天说:以前户口本上就是我一人,以后就是我了,我们的孩子出生后身份证就是310开头的了!

今年房子已经满两年了,房子的首付还差40万就还清了。去年年底老公的工资又翻了一番,加上我俩的年终奖,借的50万剩下最后的15万就还清了。

虽然有些累,但是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之前在网上做过的一份与房子有关的问卷调查,在问题“你买房是为了什么?”

排名第一的选项是:“安全感和归属感”。




(样本数量:115,平均年龄:25-30岁,集中坐标: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房子在绝大部分现代人生活中的意义已经成了某种“安全感”的象征。买了房才有在一座城市扎根的感觉

就像很多在一线城市生活的人将“年轻时的奋斗”作为规避未来风险的保障一样,“房子”在那些极度渴望在一座城市扎根、被一座城市接纳的异乡人心中,也是为未来降低生存风险的一项保障,或者心灵上的某种寄托。

问卷中,在“现在买的房子需要多少年还清贷款?”和“房贷占每个月工资的多少?”两个问题中,还贷20-30年,每个月贷款小于工资的三分之一是主流:



问卷中有个重要的问题是:买房以后,你幸福吗?




在贷款年限和还款金额尚可承受的情况下,因为买房而不幸福的人占少数,绝大多数有房一族表示“买房后感觉差别不大”,或者“幸福,有了安全感”。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房价一次次突破人们可承受范围的底限时,还是有很多人即使四处借钱,聚集几辈人的力量,背上几十年的房贷压力,仍要在大城市买房的原因。


没买房的人用有房族们“房奴”的身份安慰自己来去自由,只有买了房的人才知道,自己为了买房变得有多努力,真正的奋斗是从自己买房以后开始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EJH9GwBJleJMoPM3Gl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