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很多孩子早出晚归地上学,周末也不休息,奔波在各个辅导班,每天晚上也不看电视,不玩手机,一直在看书学习,直到深夜
久而久之,感动了家长,也感动了自己,但是一到考试傻眼了,我娃成绩咋这么低呀,明明很努力
而这就要引起家长们的注意了,很有可能是孩子“伪勤奋”的表现:
左手练习右手答案,边做边看
家长有没有注意过孩子是怎么做题的?
如果是静坐桌前,冥思苦想,反复演算,十分专注,那一定是进入了深度思考的流状态;如果是抓耳挠腮、左顾右盼,边做题边翻看答案,那么学习效果肯定好不了
因为他们做题不彻底,过于依赖参考答案,严重影响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学习就变成低水平的重复,每当要突破的时候,却拿出了参考答案
不切实际,做题没有针对性
家长如果翻翻孩子的练习册,里面能反映出孩子很多学习问题
比如一个数学成绩久久上不来的男生,他的练习册中选择题、填空题几乎空白,最难的几道题却写得满满当当
用他的话说,做难题才有成就感,可是就算如此,难题自己做出来的部分又占多少呢?
很明显的,这样的心态就是眼高手低,不切实际
贪图数量,为做题而做题
孩子写作业时,如果大量的时间是用来盲目抄写答案、机械地为写作业而写,一心追求结果,为了做题而做题的话,并没有深入到学习的核心去,是内心浮躁和功利性强的表现,应当修正
如何走出“伪勤奋”
1学+查+改+纳=学霸
学:接受新知识
在校学习要紧跟教师的讲课进度,基础的知识点一定要理解消化,出现了差距一定要及时弥补,不要放松或者丢弃疑点,否则积少成多,会严重影响听课的质量,增加自己基础知识的学习负担
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检查,作业和考试是查的主要方式
查是对第一个环节学的质量进行分析和检验的一个解决针对性学习的一个先决条件,老师通过布置作业或安排考试的方式来检测学生所学的知识点是否掌握
改:对知识不稳固和漏洞进行整改,一个很有效的法是建立错题本,并隔段时间将其再做一遍
2及时复习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
这个“新”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
首先,知识的系统化,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就是从整体、全局中去掌握具体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识系统中的应用位置上去
其次,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从而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
最后,系统化的知识有利于记忆,道理很简单,孤立的事物容易忘记,而联系着的事物就不容易忘记
3正确有效的做题
做题其实就是一个逐渐累积经验的过程
当练习的次数多了经验也就丰富、处理的方式也就多、思维也广阔,我们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而这里有五大“秘诀”是我们在监督孩子做题时需要注意的
秘诀一:细作精选,“质”与“量”并重
秘诀二:注意刷题顺序
秘诀三:做题要运用知识点
秘诀四:做题不追求“题数”,要增加“题次”
秘诀五:错题要学会总结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