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作文如何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2019-07-29   申论一点通

公务员考试里最难的题型是什么?我相信很多同学都会说:作文。确实,申论作文一直是公务员考试的最难点,没有之一,单看作文题就有一种大家都是中国人,为什么这道题我就是看不懂的赶脚。其实对大多数考生来说,作文难写不是难在结构,也不是难在表达,而是难在没想法,也就是找不到论点。那么申论作文如何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呢?老师将通过下面的批改作业展示为大家展开讲解。

一、题目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第五题

题目:“给定资料5”提到“跟着时代的大潮往前走,尽到我所有的力量,做好我要做的事情”,请深入思考这句话,自选角度,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1000~1200字。

二、低分答题作业

2.1作答展示:

得分:17分(总40分)

2.2老师点评:

优点:有列提纲,且结构较完整。

缺点:写作思维不准确,论证不充分。从写作提纲看,首段通过简单介绍中国社会历程,提出总论点——每个人都应尽其所能,做好要做的事,跟着时代大潮走。但分论点却没有紧紧围绕总论点展开论述,只是做生拉硬拽地阐述,缺乏有力地论证,导致偏离了文章的主旨。

语言修辞不够恰当。第四段在对于当下年轻人的描述中,语言修辞则稍显偏激,有失偏颇。公务员考试体现考生的思想素质,偏激内容容易让考官觉得该考生不适合进入公务员队伍,因而予以低分。考生朋友这一点要注意,多摆事实讲道理,多一些辩证思维。

分论点与论证无对应。第二段分论点为个人的成长历程反映了时代步伐,并以马云为论据,试图论证本段分论点,但该事例所体现的“时代感”不强,马云的成功更多是马云个人敏锐的直觉使他成功。第三段分论点为时代的进步是一辈一辈人奋斗出来,但本段的论证既没有体现“时代的进步”,也没有体现“一辈一辈人”。

建议&总结:那么在写大作文时,我们要如何规避这些问题呢?

立意要对。在考试中,立意即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决定了一篇文章的档次,也是阅卷人在阅卷时候重点关注的,很多考生在考试中不能很好的结合题干信息和材料信息,准确分析出大作文的总分论点。因此,要紧紧围绕题干中的关键词去展开写文章,尤其对于话题作文而言,满足题干的话题是首要条件,再回到材料中阅读,丰富文章内容。

让语言修辞亮眼起来。申论作文如果想取得高分,就必然要有亮点,尤其是亮眼的语言表达。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多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和名言的使用;另一方面就是一些句式的使用,尤其是一些排比或者是对比句式的灵活使用,也能让语言更规范更整齐,赢得考官的青睐。

让论证丰富起来。很多考生朋友在写作中就会只使用这种单一的方式论证,让文章看起来特别像一篇八股文,那如何让文章的论证丰富起来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要灵活使用多种论证结构,一方面可以使用一般写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另一方面更要灵活地使用讲道理和举例子的结合,在二者结合的过程中加一些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排比论证等方法,让文章内容丰富起来,才能在百万大军中脱颖而出。

三、高分答题作业

3.1作答展示:

得分:31分(总40分)

3.2老师点评:

优点:立意准确,条理清晰。本文采用五段三分式的结构,开头点明总论点,而后紧紧围绕总论点进行三个分论点的阐述,结尾联系实际,进行感悟的升华。

论据紧紧围绕分论点,且紧扣社会热点。对比两位同学的作业我们可以看到,该同学每个论据使用准确,都能紧扣分论点,做到了有力论证。且能引用当下社会热点进行论证,增加文章深度。

思想较深刻,联系实际恰当。本文思想较深刻,联系实际恰当,将文章上升到政府层面。考生朋友要注意联系客观实际时,要按准公务员的角度展开,不能天马行空,不能凭空捏造,不能假大空。

缺点:分论点二的论证较为空洞;全文论证方法不够丰富。

四、申论一点通解题思路

本题题干给出材料5中的“跟着时代的大潮往前走,尽到我所有的力量,做好我要做的事情”,那么要想正确理解这句话,需要回到材料5,结合上下文理解。由材料5可以得出本文的总基调“将‘为国利民’作为至善的人生追求”,而后作者引用古往今来的实例论证“伟人与基层人民在新时代下苦干实干”,也奠定了我们本次写作的中心论点“顺应时代大潮,扎根基层,为国利民”。

本文落脚点在“时代”与“苦干实干”上,那么按照五段式的写法,开篇阐述个人的发展应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而后进行三个分论点的论述,即深谙经济与技术并存的时代、扎根基层为国利民、苦干实干砥砺自身,最后一段再次点明全文主旨,“只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顺应着时代的潮流,体悟时代温度方能逐梦前行”,实现感情的升华。

五、参考范文

如果您对于我们批改作业展示栏目有意见或者建议,欢迎随时留言~

本文为申论一点通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申论一点通”微信公众号(ID:shenlun1dt)。

点击文末链接,查看更多批改作业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