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庭中,通常一个孩子身边围绕着好几个大人。那孩子的吃饭问题,更是一件重要的大事了。
很多父母,总喜欢过度担忧孩子,怕孩子饿着了吃不饱,影响身体,就会想方设法每顿饭让孩子多吃点,有时不惜威逼利诱,甚至吃个饭要追着喂一小时,但是孩子却不买账。
因为这些方法很多都是错误的,不仅达不到正确喂养孩子的效果,甚至还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危害,这些吃饭大忌你也犯了吗?
孩子不吃饭,家长着急,为了让孩子爱多吃点,不惜各种方法。让孩子一边看动画片一边吃饭,甚至一边玩积木一边喂饭。
孩子跑来跑去,家长喂饭也跟着跑来跑去!
这种行为严重影响孩子的吸收和消化,甚至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养成吃饭前的仪式感,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玩具和电子产品统统放到一边。带孩子先洗手,然后让孩子坐到儿童椅子上,大家围在一起正式吃饭。
可以把米饭做成饭团,做成小人或者动物的形象,让孩子觉得吃饭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同时孩子大口吃饭家长给予鼓励,多聊吃饭的话题,询问孩子对食物的喜好,经常换着口味给孩子做饭。
小孩子都很喜欢吃零食,但是吃零食的时间是有讲究的。
很多孩子正餐时不想吃饭是因为餐前吃饱了,吃了太多零食后饭桌对孩子来说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从而加大了吃正餐的难度。
的吃零食时间应该是固定的,比如两顿正餐之间。
但也不可过多,太甜太油的零食容易让孩子吃完有饱腹感,也尽量少吃。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睡觉之前尽量不要吃零食,影响孩子的睡眠和牙齿健康。
很多家长对孩子过多担忧,尤其是爷爷奶奶,总怕孩子吃不饱。也怕吃饭时孩子不会吃,怕孩子把衣服弄脏,把饭弄得满地都是,很愿意喂食。
其实,本身饿了就吃饭是人的身体本能,家长的过度焦虑不仅让孩子学习力不足,还会养成依赖人的习惯。
如果孩子太小,建议吃饭时家长和孩子一起吃,同时家长表演"吃饭"给孩子看,就是大口大口地咀嚼,等孩子有意识的拿起勺子时要多加给予支持,不要怕把餐桌弄脏。
可以将食物切成孩子方便拿的形状,太小的孩子可能会吃的一片狼藉,但是这是每个孩子学习吃饭的必经之路,家长不要过于担心,要让孩子多试,试的次数多了就学会自己吃了。
很多家长一看孩子没有吃完饭就会着急,会强迫孩子必须要把饭吃光,但是有的时候孩子是真的饱了,再强迫孩子吃就会引发孩子的厌烦。
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多加判断,要及时的和孩子沟通。
其实,每一顿饭具体吃了多少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享受吃饭,感觉吃饭是一件快乐的事,慢慢养成规律的吃饭习惯。
很多时候,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吃饭,会说一些威胁的话:
"快吃饭,不吃以后就不给你做了!""再不好好吃饭就不要你了!""快吃,谁吃的第一名奖励一根棒棒糖!"
这种方式会让孩子感觉吃饭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尤其拿吃饭做零食的交换条件,还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交换的,可以讲条件的。
让孩子快速吃饭还容易消化不良,长期还会影响营养的吸收。
可以鼓励孩子把饭吃干净,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珍惜粮食的意识,还能让孩子珍惜父母的劳动,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和感恩的心。
其实,在吃饭这件事情上,家长不可过于焦虑,因为在这个年代饿着孩子已经非常不可能了。
但是,如果强迫孩子吃饭却有可能撑着孩子,还会引起孩子对吃饭的反感,对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都有影响。家长在孩子吃饭时要尊重孩子,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
让吃饭这件事变得简单一点,偶尔的一两次孩子不吃饭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对吃饭这件事的乐趣。
让吃饭这件事孩子自己做主,自己的胃做主,这样对于孩子的健康和家庭的和谐都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