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1岁的廖俊淑是江池镇横梁村人,2009年廖俊淑的丈夫谭合春在工作中不幸被掉下来的钢板砸到了头部,从此生活不能自理。廖俊淑一边照顾丈夫,一边抚养儿子和女儿。
在家庭遭遇变故后
廖俊淑没有抛弃家人,坚持十年如一日
始终不离不弃、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
用柔弱的臂膀为整个家撑起了一片蓝天
谱写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爱的赞歌
廖俊淑和丈夫谭合春在一起
2009年的夏天,廖俊淑的丈夫谭合春在务工时头颅不幸被砸伤,当时被紧急送往医院,经医院诊断,谭合春脑部受伤严重,恐怕难以恢复到正常。后来伤情迅速恶化,一个星期后,谭合春的饮食起居已完全不能自理。
当时他的大女儿谭静刚满19岁,并且患有心血管疾病,身体一直不好,小儿子谭勇才14岁正在读初中,整个家庭陷入了困境之中。
“当时我老公是在做小工,被掉下来的钢板砸到了头,右边头部被砸凹陷了,当时前前后后花了差不多18万元钱。”
廖俊淑说,为了给丈夫治疗
当时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还欠下了10万元钱的债务
大女儿患有心血管病
经常吃药,也不能工作
小儿子上学也需要钱
一家人的重担便落到了廖俊淑一个人的身上
当时医生表示:谭合春康复的希望非常渺茫。
得知这个消息后,谭合春陷入极度绝望之中。
廖俊淑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一个月前还生龙活虎的人
如今却要一辈子躺在病床上,谁受得了呢?
廖俊淑十分理解丈夫心中的痛苦,她每天衣不解带地照顾丈夫的起居饮食,耐心地与丈夫谈心,她流着泪对丈夫说:“合春,千万不要放弃,医生说你的伤是有机会治好的。我们一起努力,好吗?”妻子的温情终于化解丈夫心中的郁结。面对毫无怨、言无微不至照顾自己的妻子,谭合春渐渐恢复了生活的勇气。
精心照料 丈夫伤情好转
因为丈夫生活没法自理,廖俊淑就只能选择在家悉心照顾,没法出去工作,丈夫每月吃药的费用都是几百元,还经常到处求医问药,生活开销很大,儿子又正是上中学,正是急需用钱的时候。
家里的经济状况十分困难,但是这么多年,廖俊淑生活再艰难,也没有想过放弃,她一边给丈夫治病,一边抽空找点零散小工,艰难地维持着生活。
廖俊淑每天早上6点起床,洗衣做饭,照顾丈夫,给丈夫穿衣洗漱,喂饭端药,完成这些就到8点多了,再带着丈夫一起,出门干活,她做事的时候,丈夫就在旁边看着。因为没有人照顾,廖俊淑不放心丈夫一人在家,所以不管做什么都把丈夫带在身边。
廖俊淑只要有空就会搀扶着丈夫在村里散步,因为医生说要经常活动,对身体有好处。每天廖俊淑都亲自喂丈夫吃饭,用手机播放新闻节目或音乐丰富丈夫的精神生活,为他擦身、按摩、煲药、喂药,每天都是如此。
10年过去了,廖俊淑依然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丈夫。她说:“丈夫身体不好,心情也经常不好,所以必须做得更好,才能使丈夫开心一点,丈夫心情好了,也许身体就会好一点。”有时候邻居也叹息廖俊淑的难处,开玩笑说,你每天带着丈夫就像带着小孩一样,不烦不累呀?要么就放弃吧!
每每听到这些,廖俊淑总是严肃地说,
一日夫妻百日恩,夫妻就是一条船上的人。
虽然有时候也会很累、会很烦、压力也大,可是想到丈夫是为了家庭而受伤,身体的痛苦,比自己更难受,应该更努力地照顾好他才是。
经过廖俊淑的精心照料,谭合春的身体恢复的很不错,虽然不能说话,也没法工作,但是现在可以稍微的走动了,也可以自己喝水吃饭,还可以和家人用手势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
“现在他的身体比以前好多了,虽然不能工作和说话,但是经过这么多年,我们之间已经不需要用语言来交流了,他的一个举动我就知道他想表达什么了。”廖俊淑说。
政府关怀 生活日渐变好
在得知廖俊淑家的情况后,2014年村支两委将他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并为其申请低保,每个月享受510元补贴,同时给她提供了公益性岗位,并为小儿子提供就业机会。加上村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廖俊淑便将空闲的房屋出租给游客,收取租金,一家人的日子便慢慢好了起来。
“现在政府的政策就是好啊,在得知我家的情况后,对我家特别的关心,经常到我们家来关心我们,特别是帮我儿子安排了工作,帮了我们家的大忙。”廖俊淑说。
去年底,廖俊淑一家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申请了3万元的金融扶贫贷款,将自家房屋装修一新,加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开办起了农家乐,廖俊淑一家也顺利实现脱贫。
现在廖俊淑一家收入增加了,日子也没有像以前一样过的紧巴巴的了,丈夫的伤情也得到了好转,生活也开始变得好起来。
实习记者:李万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vHXAW4BMH2_cNUgq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