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十八般武艺3|三建乡雷笋节节高 生活日日新》引发热烈反响 报道一推出 就有企业来洽谈产业合作

2020-04-10     重庆丰都

昨日对三建乡的相关报道。

昨(9)日,上游新闻联动重庆14个区县融媒体中心聚焦脱贫攻坚大决战推出第三篇——《脱贫攻坚十八般武艺3|三建乡雷笋节节高 生活日日新》稿件以文图、视频形式,在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以及丰都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看丰都APP和重庆丰都微信公众号以及丰都日报、丰都县广播电视台推出,引发热烈反响。

丰都县扶贫办主任殷洪江:

直观展示了三建乡的巨大变化

“报道从产业扶贫、消费扶贫视角直观展示了三建乡的巨大变化。”丰都县扶贫办主任殷洪江说,三建乡处于龙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脆弱,生存条件恶劣,长期以来发展受限。

三建乡闯出一条环保与脱贫“双赢”之路,在市人大办公厅扶贫集团倾情帮扶下,始终践行“四个深度发力”要求,在统筹推进路水电讯房为重点的基础建设基础上,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高质量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以全域“三变”改革为切入点,通过农户土地折资、涉农整合资金、引导社会资金等渠道投入1.5亿元,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业”思路,因地制宜培育以笋竹为重点的生态扶贫产业1.87万亩,并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基本路径,以产业公司为平台,与包括贫困户在内的所有农户全覆盖建立“保底+分红”利益联结机制和差异化收益分配机制,初步实现了“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让增收的渠道多起来、让群众的日子好起来”目标。

“三建乡的变化只是这几年我们丰都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殷洪江表示,通过几年来的集中攻坚,基本实现了“两不愁”真不愁、“三保障”真保障,攻坚绝对贫困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推进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促进群众收入实现了显著性增长,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了历史性考验。接下来,将坚持目标、问题、结果三大导向,突出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三大重点,以开展“补短强弱提质专项行动”为抓手,坚定必胜心、响鼓重锤扣紧责任链,高质量打好深贫攻坚“歼灭战”、成果巩固“阵地战”、防贫返贫“阻击战”。

“我们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没有任何退路的背水之战,坚决兑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的郑重承诺,以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扶贫答卷!”殷洪江坚定地说。

丰都县三建乡乡长任正义:

已有企业来洽谈扶贫产业合作

丰都县三建乡乡长任正义告诉记者,这次联动报道反响非常强烈。“报道用事实说话,向社会各界展现了三建乡所做的各项扶贫工作,增强了三建乡抓好产业扶贫,特别是通过改革手段来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任正义说,报道进一步加大了社会各界对三建乡各种特色农产品的关注。“我转发报道,很快就收到上百个点赞,都表示三建乡前景未来一片光明。还有很多人说要来购买雷竹笋,冷水鱼等等。”

任正义还透露,报道刊发后,当天就有企业来谈合作。“上午,一位发展桃园产业的企业老总就来找我,表示有投资意愿。”

昨天下午,重庆载禾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专程到三建乡对接电商扶贫社区合作事宜。“在实地考察三建乡冷水鱼、黄牛肉、麻辣鸡、雷竹笋等产业后,对方对三建乡坚持按市场化道路发展扶贫产业的方式给予高度肯定,主动表示愿意积极参与三建脱贫攻坚工作,并就有关合作时间表、路线图进行了明确。”任正义说,接下来三建乡将继续推进龙河流域区域性电商集配中心建设,同时高标准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深入推进“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整改清零,确保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三建乡村民在电脑前观看“脱贫攻坚十八般武艺”相关报道。

丰都县三建乡夜力坪村第一书记杨云:

要带动更多农民群众脱贫增收

“作为一线的扶贫工作者,我看了报道后,格外振奋,信心倍增。”丰都县三建乡夜力坪村第一书记杨云说,报道中三建乡的8000亩笋竹产业和电商平台夜力坪村都有参与,其中电商销售收入方面贡献了70余万元。

“报道展示了农产品的产出和销售,我们村也一直按照三建乡的统一部署在落实。”杨云说,夜力坪村大力开展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发展,通过线上线下打开销售渠道,串起了芦花鸡完整产业链条,为村民增加了一条增收的途径。

杨云说,接下来他要尽己所力,带动更多的农民群众脱贫增收。“2020年,市场监管局作为帮扶单位还将进一步加大职能帮扶力度。继续帮助夜力坪村及三建乡扩大与农产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食品企业、餐饮企业的业务联系,指导、支持开展商标注册和有机产品认证,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开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杨云还表示,将加强电商平台运营指导,协调广告企业加大农特产品宣传推广力度,切实帮助三建乡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

丰都县三建乡蔡森坝村贫困户刘应昌:

以后养殖基地的鱼肯定更好卖

“以前,我们这儿是一片河滩地,到处是乱石头。现在,这片河滩地变成了冷水鱼养殖基地,有20多万斤鱼。我在这个养殖基地做杂工,每天收入150元,加上土地流转保底收益和产业分红,一年下来,我家有2万多元的收入。真得感谢党的政策好呀。”丰都县三建乡蔡森坝村贫困户刘应昌说,前些日子,受疫情影响,养殖基地的鱼销售有些困难,后来通过电商销售,容易了很多。

“今天这篇报道详细介绍了我们这里的土特产,三建乡这下出名了,以后养殖基地的鱼肯定更好卖了。我要把这篇报道发给亲朋好友,让大家伙儿都看看,三建乡这两年实实在在的变化。”刘应昌说。

丰都南天湖天堂谷森林公园、国际大酒店建设工程最新进展!

【高清视频】致敬!丰都抗“疫”英雄凯旋!

Let's go !“云游”丰都庙会,城隍出巡、夜游鬼城,你想看的视频都在这里!

来源:上游新闻

记者: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淳 刘波

丰都融媒体记者 熊先伟 陶涛

编辑:李玉婷

责编:段 敏

审核:李永生 李贤文

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丰都县融媒体中心原创作品请标明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重庆丰都。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CXdZXEBfwtFQPkd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