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邀乡村振兴大讲堂,“乡村振兴”“好味连台”,知名乡友说

2019-10-13     东台时空

  10月11日下午,第二期东台乡村振兴大讲堂如约而至,主讲嘉宾主办方迎来了国内知名营销专家、澳门国青商学院副院长袁清。

  刚刚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的“乡村振兴战略论坛”上与农业农村部韩俊副部长有过交流的袁清,从“‘乡村振兴’与‘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切题,联系“中国经济发展逻辑的‘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以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为逻辑,深度解读“好味连台’的“哲学思辨”与“史学维度”。 袁院长两个半小时的精彩演讲,不时博得现场近400名与会代表的阵阵掌声。

  “乡村振兴”,对于东台来讲,它的意义非凡,袁清开宗明义,演讲中他首先说,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是东台农业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促进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唱响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新乐章。

  对家乡东台以“百万吨粮食、百万吨西瓜、百万吨蔬菜和百万头生猪”的4个产值超25亿元的特大主导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抓手。 袁清大为赞许。东台提出,在“三仓西瓜”、“五烈稻米”、“富安茧丝绸”、“沈灶青椒”、“弶港甜叶菊”特色农业产业园“五朵金花”基础上, 构建八大特色产业体系,培育园区的集群思维,推进“科技+品牌+融合”。

  袁清建议,强化拟入“国民品牌”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行业媒体、自媒体的“圈层传播”,融入新剑商学院为其建设的“飞地孵化基地”, 摒弃园区或有的“物理维度”和“技术孤岛”,厚植产业集聚的“全要素生产力”。探求园区“经济广泛性”,在“全要素生产力”和沪北东台新的“增长极”逻辑下,将技术创新、产业组织、人力资本、制度等纳入产业集聚范畴,实现从“地理邻近”转化为“组织邻近”,突出了内生增长,涵养以系统推进为要义的集群。

  “东台‘好味连台’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新闻发布会”10日召开。何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公共品牌”与品类的“多元一体”关系,“好味连台”的“润品耕心”的人文内涵,农产品在增长极逻辑下的溢出效应,现化农业增值链分解理论倒逼的品牌建设,“好味连台”的品牌精神和品牌哲学……。袁清的演讲娓娓道来。

  “东台‘好味连台’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新闻发布会”10日南京举行。上图中,右起:农民日报主编沈建华、东台市长王旭东、江苏省委农办副主任杨天水、新华日报副总编黄建伟、东台市委常委金学宏、澳门国青商学院副院长袁清。

  袁清说,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是农产品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的价值主张,它以厚植产品质量安全的强势背书,培育消费者的“消费心智”,涵养人文品牌的新形象。“好味连台”作为东台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易记、易传播,朗朗上口,内涵丰富,叩击共情,掘进区隔。

  作为东台籍的营销专家,袁清对家乡工、农业的发展如数家珍。袁清道,近几年来东台正以“融入长三角,建设新东台”的战略,积极开拓包括农业产业蓝海、厚植生态底色,加快建设江苏沿海现代化城市,紧扣“上海先进制造业协作基地”“上海菜篮子基地”“上海生态大公园”的定位,主动承接上海产业。

  “创世遗湿地的农业品牌,情怀耕种的倡导者,人文营销的典范”。这是袁清对“好味连台”建议的品牌远景。好味连台”有着区域条件和品牌拓展的内在逻辑,袁清以为,“好味连台”,“台”为空间,“味”显价值。支撑“味”的价值在“世遗湿地、种子遴选、情怀耕种、监管机制、追溯体系、土壤修复、农技配套、培肥地力、科学支撑”。“好味连台” 是在东台“大力发展‘智能+创新’的先进制造业、‘高效+品牌’的现代农业、‘品质+多元’的新兴服务业”战略空间中,培植农业在新增长极的“溢出效应”。

  “好味连台” 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有着“润品耕心”的隐喻。袁清说,“润品” ,既有世界遗产湿地所调节径流气侯、改善水质的浸润,又有东台农产品品牌伦理的表达,代表着追求农产品商业成功的态度。与水相融,湿地相伴。兼具绵柔、刚劲之力。道德与仁爱、哲学与精神、文明与美学、创新与公益,互为动因。“湿地水之润”,水的坚韧、宽容、深邃、柔和、纯净、百折不回。



  而“耕心”,袁清阐释道, 心田、内心、良心、责任、情怀。心藏善的种子,田地中随缘滋长出的一定是五谷。它表达东台农产品心系社会大众的信念,与情相融,饱含赤诚初心、感恩之义。“耕心”。诠释东台农产品的的价值观念。价值与善因,韫德与品格,精种与助销,工匠与匠心,相得益彰。 “心田深之耕”,潜心涤虑,践诺守信,让渡价值,博物情怀。

  回答“农产品区域公共公共品牌”与“五朵金花”等品类是什么样的关系。袁清精炼解读为“‘多元一体’的关系”,东台农业的“五朵金花”(三仓西瓜、五烈稻米、沈灶靑椒、弶港甜叶菊、富安茧丝绸)等品类与“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是“多元一体”的关系,是“品牌命运共同体”。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同样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一”是不可分的整体,代表着同一性,“多”是可分的部分,代表着差异性。

  袁清的营销在业界以“人文”著称,袁清说,“好味连台”蕴涵“品牌精神”,“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代表着消费结构和供给体系的升级方向,是满足消费者“美好生活供给精准化”和“生活品味高尚化”,推进品牌强农,更多的促进资本、技术、信息、品牌、营销、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助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从“品牌哲学”视域,袁清说,东台“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系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农业产品的种植、监管、现代物流等,还有包括消费文化、生活方式、旅游休闲、美好生活、社会健康的研究。它要求以“品牌精神”为逻辑起点,将零碎的、片断的、不系统的几何知识,整理归结成一个标准化的演绎系统和品牌模型,探索其系统性、严密性、和谐性、人文性、互联性营销理论基础。

  “好味连台”的品牌建设,将愈加凸显了对“人”心理行为的思考。东台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朱宝美已勾勒出“好味连台”中的“原味”“滋味”“品味”的“味的三重价值。袁清强调,研究市场、研究人性,包括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认知性、体验性、创造性、价值性、独立性、尊严性。默认营销人和消费者都站在平等地位,想信大多数消费者的信息与你是对称的,通过平等与消费者的沟通,用动机性工具武装自己,创造消费者的“让渡价值”,有“博物学”、“同理心”的情怀,培育与消费者的“强关系”。

  演讲中,袁清说,“好味连台” 的“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是东台进一步接轨大上海,着力打造的“上海菜篮子基地”;它是东台条子泥获得全球第二块潮间湿地遗产后,东台擦亮世遗湿地的金字招牌,涵养生态农业的经营和传播;它是依据现代农产品“价值链增值分解理论”,缔造乡村振兴的“东台样板”。



  推进“一镇一园一品” ,袁清演讲建议,着力“做园区”与“做品牌”的“双轮驱动”,突出技术加持,按照三仓园区争创“国家农业科技园”、五烈园区争创“省级农业科技园”、富安园区建设“全国首家机械化、智能化养蚕园区”、南沈灶园区建立“江苏青椒新品种技术研发中心”、弶港园区打造全国“最大甜叶菊智能化种苗育繁中心和全国首家实现甜叶菊全程机械化的园区”价值使命,在其上述“一镇一园一品”的“品”中,掘进内涵和价值。实现“规模增长”(由卖散装鲜活农产品)向“价值增长”(高端包装品牌农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转变)。

  这次袁清演讲较具特色的是,他为“五朵金花”开具了建议单:三仓园区(三仓西瓜)的“科技”应该着力冷链物流;“品牌”建设要重视“视觉锺”、“语言的钉子”、“新品类”的建设,增加园区趣味性、互动性,实现多重消费价值、实体虚拟结合。 对五烈园区(五烈稻米) 的“科技”方面,袁清建议“低温烘干”、“低温加工”、“低温储存”和“低氧保鲜”; “品牌”,“融合二、三产,推出董永和七仙女故事的“IP内容营销”。 彰显稻米文化休闲观光元素,厚值情感溢价、文化认同、圈层消费,着力消费者画像、场景设计、活动创意(风车图腾、动物泥塑、儿童画房)的“主题公园”,实现精致农业向人文农业的跃升 。

  富安园区(富安茧丝绸)的“科技”,袁清说,茧丝绸后道加工和前道副产品开发利用;“品牌”,强化与全球奢侈品的合作传播,研发蚕趣盒等网红“爆款”。 从文化创意 、桑蚕种植、休闲观光、产品加工 ,缔造茧丝绸多产联动。南沈灶园区(沈灶青椒)的“科技”,袁清建议延长产品线,突破椒类深加工;“品牌”,将 “椒易”服务品牌放大,推出《椒易沈灶》报,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乡村田园景观的生态休闲节点。弶港园区(“弶港甜叶菊”)的“科技”,袁清提出,突破甜叶菊糖提纯工艺,延长产品线;“品牌”,借势“世界遗产地,东台条子泥”和打造“世遗小镇”的影响力,在拟建的甜叶菊茶香驿站上,构建品牌故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IPExm0BMH2_cNUg-j1a.html

禁行通告

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