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不知怎么过?看看大唐小姐姐们是怎么玩的?既文艺又豪放

2020-01-05   李夫子说史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又要过年了,回想一下这一年时间,天天早出 晚归,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每到周末都恨不得掰成八瓣来过,哪怕多一天假期都是翘首以盼,就差放鞭炮庆祝庆祝了。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的学生时代,真是不懂珍惜,只能叹一句,“我的假期小鸟一样不回来”呀,虽然李夫子已经没有了寒暑假,但是可以教教各位小伙伴假期的正确打开方式,我们可以请出千年前的大唐丽人们来示范一下,怎么度过一个完美的假期。

唐朝假期看乐舞

现如今看电影是大多数人会选择的假期活动,其实啊,唐代女子也有类似的消遣,但那时候当然没有电影、电视啦,供人观看的艺术演出被称为“乐舞”、“百戏”,“乐舞”指的是宫廷或民间的歌舞演出,宫里的乐舞最著名的就是那首《霓裳羽衣舞》。这首著名的曲子是唐玄宗所写,开元28年,杨玉环在华清池初次觐见时,玄宗就演奏了这首《霓裳羽衣曲》,亲眼见过这场面的大臣张祜,之后写了首名为《华清宫》的诗,描写了当时的场面,他是这么说的,“天阙沈沈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月圆之夜能够在华清宫欣赏此曲,真是美的享受啊。

但是这支舞只有在宫中才能欣赏到,平民百姓是没有这个机会的,不过没关系,真正让民间和宫廷都叹为观止的,还有大唐第一舞人——“公孙大娘”,公孙大娘最拿手的是“剑器舞”,也就是舞剑!杜甫在诗中回忆了自己小时候观看这支舞的场面,“爧如羿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公孙大娘手中的剑发出耀眼的光芒,就像是后羿把九个太阳都射了下来,她的身形矫健,就像天神驾着游龙在天上翱翔,这一舞真是挥洒出了大唐盛世的万千气象啊!据说当年草书大家张旭也是因为观看了公孙的剑器之舞,才茅塞顿开成就了“落笔走龙蛇”的绝世书法。

唐朝假期看百戏

说完乐舞,咱们再来说说“百戏”。百戏虽没有100种吧,内容也比较丰富,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评书、笑话、说唱艺术,那是应有尽有,比如今天我们看的相声小品,那说起来就是起源于唐朝的“参军戏”,各位小伙伴可别被名字误导了,参军戏与军事战争没有任何关系,指的是一般由两个人表演的滑稽戏,所谓的“参军”是两个人里那个被嘲笑讽刺的,比较呆、比较笨的人,就像戏曲中的丑角。而戏弄他的人叫“苍鹘”。有点像逗哏和捧哏的意思。在出土的唐三彩中,就发现过“参军戏俑”。“俑”的表情夸张,生动的再现了当时的表演场景。

唐朝女性的赏花活动

这就是唐代的常见演出,我们现在能看的就更多了,话剧、歌剧、音乐会、演唱会……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但这些活动毕竟还是要花不少钱的,那要是不想花钱怎么办呢?没事,我们还有大自然给予的快乐,唐朝女子就很爱赏花,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长安城的姑娘们每年正月过半后,都会各自乘车骑马去花园或者田野中奔赴一场和春天的约会。姑娘们席地而坐设宴赏花,并用自己的红裙围成“宴幄”,来遮挡他人的目光,为自己赏花营造一个相对封闭的私人空间。让人忍不住感慨,这不正是如今我们追求的生活仪式感吗?在所有花中,唐朝人偏爱牡丹,与它有关的诗句更是不计其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所谓国花牡丹最初受到民众的追捧,大概就是在盛唐时期了。

唐朝女性的斗花、斗草活动

除了赏花之外,唐朝女子还会“斗百花”、“斗百草”,那么怎么斗呢?一种玩法是比试花草的韧性,另一种则是比试花草的种类,谁的花草韧性大、种类多,谁就赢了。唐玄宗甚至会用斗花来选择侍寝的嫔妃,史料记载:开元末年,玄宗每到春天就在宫中设宴,命令嫔妃们各自插上美丽的花朵,自己亲自捉来蝴蝶放掉,蝴蝶停在哪朵花上,他就宠幸相应的嫔妃,这看起来倒是挺浪漫的,但嫔妃们可能并不觉得……居然让一只小小蝴蝶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当然后来玄宗专宠杨贵妃,这游戏也就不玩了。

唐朝丽人们的骑马射箭活动

可能很多小伙伴觉得这些活动都太文艺、太小清新,不符合自己狂放酷炸的气质,别急,还有骑马、射箭、打球等着你,别惊讶,这一类的娱乐活动,虽然一般属于男人,但在社会风气开放的唐代,女性也广泛参与其中。唐朝的妹子们骑马特别普遍,尤其是贵妇小姐们,比如杨贵妃的三姐“虢国夫人”,就经常骑马入宫。苏轼的诗《虢国夫人夜游图》中,就有“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的妙句,就生动地写出了虢国夫人骑马时轻盈矫健的身姿。

怎么样?看着这些娱乐项目是不是不得不承认大唐的姑娘们会玩、能玩、敢玩?不要再说假期无聊了,相比起来大唐,我们能玩的可更多呢,就算您不爱出门也没关系,看看李夫子的文章,也可以打磨一下无聊的假期时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