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52分到多门课程获得满分,连续三年专业排名第一(1/159),竞赛创新不在话下,荣誉奖金拿到手软,如今更是直博北京大学,叩响我国最高学府的大门。他,就是北京科技大学2019届毕业生武健宇。
武健宇,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在读期间曾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二等奖、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二等奖、校优秀三好学生等荣誉,人民新生特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冠之奖学金、86校友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北京科技大学第十三届"校长奖章"获得者。
幼儿园时期,武健宇便接触到了计算机,从红警到泡泡堂、跑跑卡丁车,炫酷的游戏界面深深地吸引了他,天天泡在电脑面前,上网冲浪成了他小时候最大的梦想。
初高中时期,武健宇开始好奇起计算机的结构,每天盯着机箱里的硬件结构看来看去, ROM和RAM的区别、2G显存是不是一定比4G显存好等问题都在他的思考范围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武健宇选择了计算机专业,踏入北京科技大学。
初入学校,武健宇不太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程序设计期中考试只有52分。但他并不气馁,而是下定决心学好这门课。于是他每日每夜开始不停的从头啃书,把书上的每一行代码都先临摹下来,跑一遍程序,再按题目要求自己写一遍成绩。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取得了94分的成绩,这也成为他在大学期间最自豪的一件事。
大二下学期,为了增加自己的科研经验,武健宇开始跟着学校班老师做SRTP(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科研项目,帮助学长学姐打打下手,写写代码,是他迅速提升了个人能力。
为了争取能做出可以拿得出手的成果,武健宇参加了计算机博弈大赛,计算机设计大学,数学建模竞赛,物理竞赛、ACM竞赛等大型赛事,并且取得了计算机博弈大赛全国季军全国一等奖、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两次)、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两次)、华北五省暨港澳台计算机应用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奖励。
作为学习当前最热门专业之一的学子,起初,武健宇也和大多数人一样,把计算机等同于写程序的,可随着学习的深入,他逐渐认识到,以计算理论为核心的理论计算机科学才是计算机学科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而编程只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思想,将脑海中构图绘出的工具。计算机学科想要培养出的是拥有一定的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研究的应该是如何将日常中的繁琐的工作进行简化,再结合自己的抽象能力,将问题交给计算机,用更高效的计算方式去完成。为此,他选择了前往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深造,直接攻读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学位。
回顾四年,武健宇说自己最大的进步就是变得更加踏实、沉稳,也懂得了感恩。就读期间,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老师们的言传身教、班主任老师的谆谆教诲都深深地刻在他的心上,指引了他前进的道路。武健宇说,他希望自己能够在直博阶段不愧对母校的培养;待学成归来之时,能够回到母校成为一名老师,坚守对科学对自然最初的憧憬与好奇,走上三尺讲台,在讲台上奉献自己的一生。
延伸阅读:1973年,北京科技大学成立计算机教研室,2011年成立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经过多年发展,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大力提升。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系统结构、通信与信息系统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依托信息学科优势,学院为社会各界输送了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本科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更多校园资讯,欢迎关注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办官微,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