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海棠甲癌复发,手术住院期间,父亲又被确诊了肝癌。
海棠
生活的考验还不仅于此。海棠的叔叔、大舅舅家的表哥、大舅舅接连被查出癌症。不幸的消息一个个传来,海棠心里冰凉冰凉的。
然而,生活还要继续,她只能振作起来,像没事人一样去照顾父亲,安排生活。从此之后,海棠和家人的日子,就是全家人一起抗癌的日子。
这是一种高强度、高压力的生活,对身体是一种消耗,对精神更是折磨,那种焦虑、紧张、恐惧、不安,没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
但一家人用爱温暖着彼此,让我们看到什么叫患难与共,什么叫不离不弃……
女儿和父亲同患癌症,俩人轮流手术和治疗
每年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海棠却在2010年的这一天,被确诊患有甲状腺癌。
其实,早在1987年,海棠11岁时就因甲状腺癌做过一次手术。当时她还小,爸妈怕她有压力,向她隐瞒了病情。
此次复发,医生决定先给海棠做摘除甲状腺和颈部清扫手术,然后再用碘-131治疗远端转移。
就在海棠手术后住院的那几天,她的父亲被确诊为肝癌,也要动手术。
一家人,包括刚做完手术的海棠,都赶快振作起来,像上足了发条一样,准备迎接下一场挑战。一家人一起讨论病情、家人的安排,比如手术时谁来守夜、谁来带孩子、谁做饭送饭等,还有将来如果发展不好,应该怎么筹钱。
海棠的妈妈拉着女儿现身说法,给老伴儿鼓励:“看闺女都挺过来了,你的这个发现得早,也会没事的。”
海棠的父亲是一个特别怕疼的人,对疼痛非常敏感,开胸手术对他是个巨大的挑战。未来的路很艰难,他要为全家人活着。
父亲对海棠说:“只要我还活着一天,你妈妈就不可怜。只要我还活着,林林和丁丁就有姥爷,你们就有爸爸,咱们就有这一个家。”
父亲手术的时候,海棠的妹妹、妹夫从深圳回来,一家人都为他加油。
短短一个月,两个亲人做手术,海棠的妈妈明显消瘦了许多。
幸好,手术很顺利,做了五个多小时,缝了三十四针。缝合处是从胸下到右腹部一个大大的弯弯的“微笑”。
以前,海棠的爸爸是家里最娇气的人,小感冒、发烧,他都喊难受喊得厉害。海棠的妈妈不理解,也不能体会,总是嫌他不够坚强。这次,海棠的妈妈终于佩服爸爸了。
两年多的时间里,海棠做了一次手术、7次碘-131治疗,父亲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几次手术,父女俩的治疗总是轮流进行,把家里的节奏弄得特别紧张。但越是这样,海棠一家人越是团结、亲密,一家人就像一个大的精密仪器,高度地配合着,团结一致,相亲相爱。
表哥被查出癌症,表嫂自学中医和针灸照顾他
但考验还没有结束。就在海棠第七次做完碘-131治疗隔离的期间,海棠大舅舅家的表哥,也被查出了癌症,神经内分泌癌肺转移骨转移。
表哥做完手术后,就瘫痪在床。看着这样的表哥,海棠心里很不是滋味。
表哥跟海棠一家感情都特别好,当年高考的时候,海棠的爸爸每周都给他辅导功课,最后表哥考了一所好大学。海棠的妈妈对这个唯一一个考上了大学的外甥,更是像亲儿子一样看待。
海棠的表哥属于小细胞癌,几乎没有什么特效药,保守治疗就是不停地化疗。患病后的7年里,他经历了28次化疗,花钱无数。所幸他以前挣得不少,有些积蓄。而且海棠的表嫂特别能干,一家人倒没有在经济上受大的影响。
表嫂是学霸,她看问题非常通透,自学能力也强,她自学了神经内分泌癌的知识,积极和专家一起商定表哥的治疗方案。表嫂还自学中医、学针灸,表哥后期的腹水等症状都是嫂子用针灸缓解的。
表哥在事业风光之时,就对表嫂很呵护,在卧床不起的时候,还是想尽其所能地呵护表嫂。表嫂自学针灸的时候,表哥担心表嫂把自己扎坏了,就让表嫂在他的腿上练手,说反正他不觉得疼,扎坏了也没事。
表嫂对海棠说起表哥,总是说:“你哥哥人太好了,他太善良了,我找不到一点点理由放弃。但凡他有一点儿不好,我可能也没有力气支持下去了。” 就这样,在表嫂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下,一次又一次从死神手里把表哥拉回来。直到2018年秋,表哥消耗尽了身体的最后一点儿能量,没有任何办法能挽留的时候,在睡梦中握着嫂子的手安详地离开了。
大舅被查出大量肿瘤,临去前还惦记着外甥女治病够不够钱
2012年国庆节后,海棠送爸妈去深圳妹妹那里疗养,可是住了没几天,他们就要回来,细问之下,原来是海棠的大舅患癌了。
海棠的妈妈哭得死去活来,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女儿、丈夫、侄子接连患癌,现在又是亲哥哥。而且情况还非常严重,肝、胰腺、胆囊、小肠都有大量肿瘤,医生直接说没有治疗的意义了。
海棠陪妈妈急急地去医院探望舅舅。这时他已经饿了十多天,瘦得皮包骨头了,因为肝胆都有问题,身体都是黄颜色的,非常憔悴。舅舅还不知道自己病得那么严重,仍然挺乐观,说只要医生帮他治得能吃饭他就好啦,小毛病,不用都来看他。
见海棠也来了,舅舅训她:“你来干啥,不好好在家养着,你的病怎么样啊?”海棠赶紧说自己挺好的。舅舅悄悄告诉海棠,看病用钱别担心,他那里还有十万块呢。海棠强忍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怕舅舅看出来,不敢哭。等出了门,海棠再也控制不住地哭了。
在海棠和父亲患癌的两年多时间里,大舅舅每隔十天半月就打一次电话。大舅舅还拿了四万块钱,说是给海棠和父亲治病用,一人两万块。现在他自己病成这样了,还惦记着海棠看病的钱够不够。
因为病情恶化特别快,这个处处疼人、替他人着想的舅舅,不到一个月就去世了。
父亲在坚持了四年三个月后走了,去世前他的床头一直开满鲜花
海棠父亲的肝癌已经到了第四个年头了。介入治疗从原来的六个月一次,变成了三个月一次,又增加到一个月一次。医生说,生存期不超过一年。
后来,海棠的父亲又进行了三个月的靶向治疗。这让老人苦不堪言,全身的皮疹,每天不停地流鼻血,手指和脚趾末端都变硬,从第一个关节处开裂,行走困难,总是恶心呕吐。
在父亲的反复要求下,全家人经过痛苦的思量和抉择,同意他放弃治疗的决定。作出这个决定是艰难的,这其实就是等于等死了。
在父亲病情恶化后,海棠的妹妹一家放弃深圳的发展,回到石家庄,照顾爸妈的日常起居。
治病不仅花钱,更需要人。家里有一个人做手术,几乎就是全家总动员,陪床的、做饭的、看护的,都不能少。抗癌是持久战,不是熬一天两天的事。
海棠说多亏了有个妹妹。最后的两个月,全靠海棠的妹妹和妹夫每天晚上值夜班。
后期,海棠的父亲开始腹胀。到医院放水,能舒服些。但放掉水,人立马就垮了,又得大量输液,刚舒服点的肚子又胀回去。
终于,在顽强坚持了四年三个月后,海棠的父亲在亲情围绕中离开了。
父亲最后的这段时间,海棠一家人的精神都绷得紧紧的,不知道死亡什么时候就要到来的恐惧在每个人的心里弥漫着,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前熬。
一家人想尽办法,让父亲最后的时光过得舒服些。他们也变着花样地给他做饭,只要他想吃的,就没有吃不到的。海棠的爸爸想吃山竹,市场上卖四十块钱一斤,海棠的妈妈就买了三个。海棠跑到批发市场,二十五块钱一斤,买了二十斤的一箱,让爸爸吃个够。
父亲节,海棠送了鲜花给爸爸,爸爸特别开心。海棠的妈妈看到丈夫这么高兴,一辈子没浪漫过的她,送了爸爸一大束百合和玫瑰。海棠的妹妹也爸爸买花。直到去世,海棠的爸爸床头每天都开满鲜花。
海棠把家人一起抗癌的经历写成书,鼓舞了无数病友
2011年,海棠在某次碘-131治疗后隔离时,在“天涯社区”发表了两篇文章,记述了自己走过的求医问药之路和跌宕起伏的情感经历。
海棠的文字鼓舞了无数迷茫的病友,他们说,术后恐惧的时候,到海棠的帖子上看看,知道甲状腺癌可以生存相当长一个时期,心理压力会小很多。病友们说,海棠是他们的标杆,只要海棠好好的,他们就对生活有信心。
后来,海棠开设了QQ平台和病友交流。几年下来,已经有七个病友群、上万病友。
2013年,病友极力推荐海棠写点什么。所以,海棠把自己写成了《风舞胡杨》一书,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身为癌症患者和癌症家属这个双重身份,让海棠对癌症带给整个家庭的影响深有感触。近日,《风舞胡杨》第三次印刷,附赠的小册子《交一张生命的答卷》洋洋洒洒2.6万字,是海棠抗癌30年来的生命感悟。
海棠说,患癌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丧失一部分器官和生理机能;饮食和行动都不自由;正常的生活节奏被打乱,生活方式被改变;失去金钱;最严重的,还会失去生命。
患癌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学医学、学养生、学哲学、学心理学,学着重新跟自己、跟世界相处……
摘编部分小册子中的文字,跟大家分享。
过去不可留
不管曾经有多美好,现在都回不去了。对于术后有功能损失的病友来说,尤其如此。没有了乳房、卵巢或者子宫,新添了疤痕,这些都严重影响心情。
我的发小罹患神经内分泌癌,病灶在结肠上。手术需要把肛门摘掉,在腹部做造口排便。他是一个极其注意个人形象的人,认识他那么多年,他总是风度儒雅,所以这个结果他难以接受。
但是没有任何办法,手术必须要做,就只能接受手术之后的结果。怀念手术之前的一切都没有意义,徒增烦恼。最好的办法就是忘了过去,一切从头再来。
与过去做深刻的断舍离,是一门重要的功课。
活在当下
复发手术以后,我开始反复思考活在当下这句话。我理解的活在当下,就是全神贯注地、聚精会神地、认真地关注现在,不去怀念或者纠结过去,不去期待或者害怕将来。
把每一个今天过好,就是最实际、最实在、最有用的。有想吃的就去吃,有想玩的就去玩,想念朋友就去见,有想法就去实现,做真实有意义的事情。活得简单又纯粹,其实很美好。
感谢这场癌症,让我认清活着的意义。我的幸福感很强,我知道每天应该怎样活着,应该怎样度过,什么是我追求的,什么是我舍弃的。
生离死别,肝肠寸断,绝处逢生,意外惊喜……癌症给了海棠一家巨大的考验,也让他们经历一段别样的人生。
就像海棠在日记里写的:曾经,是温暖的曾经。至于未来,随遇而安。
海棠一家人的遭遇,让我们看到,尽管生活困难重重,但人生一定要过得有价值、有意义。哪怕只有一天,只要能让我们能获得生命的智慧,就是收获,就应该开心。
任何一场困难,都是一次人生的考试,如何给我们自己的人生交一份完美的答卷,需要我们每个人深思,愿大家都能从海棠一家人的遭遇里得到一些启发。
文/改编自《风舞胡杨》,作者:海棠,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图/除有书封外,均为资料图片
编辑/张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