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红柿妈妈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民间更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可见,孩子的小时候的性格特征,就能预测孩子未来能有多大成就。
30年教龄的班主任直言,有这几种特征的孩子,长大难有出息
笔者最近拜访了小学班主任,他是一位有30余年教龄的优秀老师,与老师许久未见不免寒暄近况,当老师得知笔者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时,可谓是“三句话不离老本行”。
老师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侃侃而谈,老师神秘地告诉我,“你可别嫌老师啰嗦,这是我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秘诀,一般人我可不告诉,但凡有这几种特征的孩子,长大后步入社会很难成大器,你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及时引导让他们改掉这些坏毛病。”
第一种:无欲无求的孩子
老师给我举了一个例子,他曾经跟小华约定,如果期末考试能进步十名,老师就请她吃大餐。结果小华说:“老师我不贪吃。”老师就问她,那你想要什么啊?结果小华说,“我什么都不想要。”老师仔细观察后发现,小华跟其他孩子很不一样,她表现得非常无欲无求,所以对学习没有目标,更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大人很难有办法能激励到这样的孩子。
这类孩子可能跟家庭管教过于严格有关,在家人的严厉压迫下,孩子经常在家长的逼迫下完成任务,他们缺乏主动性,渐渐地表现得对任何事物都缺乏兴趣。这样的孩子很难取得学业上的成功,进入社会后,也会因为没有目标而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
家长试试这么做:父母需要保护孩子的童真,不要按自己的要求过于严格地规划孩子的生活,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多带孩子出去认识大自然,发现生活的美。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才能使孩子走得更远更好。
第二种: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
有类孩子每天赖床,即使头一天信誓旦旦说“明天早上我一定要第一个到学校,我要拿班牌得到老师的表扬!”结果第二天早上,闹钟把全家吵醒了,他却睡得一动不动,非要父母三番五次的叫唤,甚至拉了几次才能勉强起床,起床后还磨磨蹭蹭,发泄“起床气”。
这就是典型的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他们的实质是没有责任心的表现,对自己的承诺不能兑现。按时起床上学本是自己的事情,他们却推脱到父母身上,这样的孩子将来很难独当一面。
家长试试这么做:孩子之所以会没有时间观念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家长过于包办,每次会即使逼迫提醒孩子按时完成任务;另一种是家长本身也是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找到病因后,家长应该对症下药,第一种情况,家长不妨放开手,让孩子自己掌握时间,让他们承担几次迟到的后果,从而激励他们自己改变不良习惯;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先改变自身不良习惯,做孩子行为的标杆。
第三种:无限忍让的孩子
“我在学校工作了一辈子,看到了太多的校园欺凌现象,而且现在的孩子们越来越皮,你们小时候可能就是洗钱,现在的孩子花样真是太多了,有些让大人都难以接受。”老师告诉我们,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往往都是那些胆小怕事,无原则忍让的孩子。
这样的忍让只会将他们成为长期被欺负的对象,就如最近热播电影《少年的你》,长期受到校园欺凌的孩子甚至有可能做出悔恨终身的举动。
如果在学校长期受到欺负的孩子,一定是第一次受到欺负后忍气吞声,长期以往,他就成为了那些校霸的“下饭菜”。学校如同一个小的社会,这样的孩子从小受到了伤害,成年后有可能心理会发生扭曲,进入社会后,也难以把握原则,终生都得不到幸福。
家长试试这么做:家长因为担心孩子在学校惹事而经常告诫孩子不能打架等,可有些家长却没有教育孩子应该据理力争,保护自己的权益。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防范于未然,告诉孩子不能侵犯别人,但是一旦受到别人的侵犯,也一定要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
教育是需要与时俱进的,传统观念里我们会认为,要求不多,懂得忍让的孩子是乖巧的孩子,就算他没有时间观念,家长们以为他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改变。可是对于人才济济的现代社会来说,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了,孩子们要有目标,有责任心,自律且敢于据理力争才能获得一席之地。
宝爸宝妈们,快快行动起来吧,如果孩子有以上这些特征,一定要引导他们早日走出误区。
今日话题:你认为孩子小时候的性格特征,是否会影响他的一生,欢迎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