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一个风起云涌的小短篇,来自《喻世明言》。
经常看我们故事会的朋友应该知道,越是小短篇,情节越是得劲,今天这个也不例外。
事情发生在有钱任性爱贪玩的宋朝。
男主是东京汴梁的一个贵官公子,姓张名生,刚好十八岁,长得英俊潇洒玉树临风,人称“三重刘德华”,而且还是纯正单身狗一枚。
那年元宵,张生闲得无聊,出去看灯。之前我们有写讲过,古代的元宵节基本就是情人节,所以在这个浪漫的日子,一定是要发生一些浪漫的事情了。
张生在那里逛得好好的,突然捡到了一块手帕,帕子的一角还系了一个香囊。
张生打开帕子一看,上面绣了一首诗:
囊里真香心事封,鲛绡一幅泪流红。
殷勤聊作江妃佩,赠与多情置袖中。
诗的结尾,又附了一行小字:有情者,拾得此帕,不可相忘。请待来年正月十五夜,于相蓝后门一会,车前有鸳鸯灯是也。
是不是很浪漫!偶像剧都不敢这么拍啊!因为这诗写得太有水平了!
张生看了之后,心情无比激动,就和了一首诗:
浓麝因知玉手封,轻绡料比杏腮红。
虽然未近来春约,已胜襄王魂梦中。
嗯,虽然没有见过这个手帕的主人,但是张生已经深深地爱上她了。
自此之后,张生就开始了他的等待,简直度日如年。
终于又到一年元宵,张生早早就把自己打理干净,去相蓝后门等着。
到了晚上,果然看到一辆马车,挂着一对鸳鸯灯走了过来,四周随从一堆。
车辆在门那停了一下,张生走上前去,又不敢冒然相认,就吟了一首诗:
何人遗下一红绡,暗遣吟怀意气饶。
料想佳人初失去,几回纤手摸裙腰。
车中的女子一听,就知道来人是谁了。于是就轻启窗帘,看了一眼张生,发现居然是个容貌皎洁,仪度闲雅的俊公子,顿感心动得不行。就在那里说公子的诗吟得好,听得让人很开心,还让侍女代赠了些小礼品。
张生拿了礼品,抬头和车内的女子四目相对,两人迅速达成默契。
不一会儿,马车便走了。张生站在原地,目送马车远去,心里已经在盘算明天的事了。
到这里,故事的内容还是唯美的、浪漫的、正常的,但熟悉我们的朋友都知道,我们的“周末故事会”,就没什么正常的故事。
接下来,故事就开始放飞了,而且飞得很高!很远!
第二天夜里,张生还是来到相蓝后门。等了一会,果然又来一辆马车。
只不过这车在外观上比昨天的要低调很多,旁边也没有随从,但车前仍挂着一对鸳鸯灯。
等车辆走近一看,里面居然坐着一个尼姑!
张生很崩溃啊!怎么来了个尼姑啊??昨天那位美女姐姐呢??
正在那里崩着,车夫突然对张生说了句,“我正要送师父回寺院。”
张生很崩溃啊!你送师父回寺院关我什么事啊??
正在那里崩着,女尼突然对张生招手,让他一起走。
张生很崩溃啊!我为什么要跟你走啊?
然后,他就很听话地跟在后面一起走了……
嗯,男主就是这么一个听话的乖宝宝。
一路跟到了乾明寺,出来一个老尼,问车内的女尼,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女尼也没说什么,带着张生进了寺院,去到了旁边的一个小轩。
那小轩早就已经布置得妥妥当当,掌了灯,还备了宴。
女尼脱下道服,张生一看,居然就是昨天的美女姐姐!
然后两人就非常愉快地喝酒聊天。
美女说,你把去年捡到的东西拿出来给我看看?
张生就把那帕子和香囊拿出来了。
美女说,京都来往的人那么多,偏偏就被你捡到了,真是猿粪哪!
张生听了十分认同,还把自己当时和的那首诗吟给美女听。
美女说,好样的!不愧是我老公!
然后,两人就去行夫妻之事了。
书中写得也很直接,八个字,“与生就枕,极尽欢娱”。可见古人是真的很开放啊!
再然后,真正的高潮部分来了!
第二天起床之后,美女就告诉张生,“妾乃霍员外家第八房之妾。员外老病,经年不到妾房。妾每夜焚香祝天,愿遇一良人,成其夫妇。幸得见君子,足慰平生。妾今用计脱身,不可复入,此身已属之君,情愿生死相随。不然,将置妾于何地也?”
意思就是,我是霍员外的八姨太,员外又老又病,总不来找我。我每天焚香祷告,希望能遇到一个良人,结为夫妻。没想运气好,遇到你了。这一次是我想了办法才脱身出来,也不可能再回去了。既然我已经是你的人了,那我就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你不能不管我。
简单点说就是,你要对我负责。
风云变幻啊有木有!!
虽然我也觉得,那个霍员外半截身子都入土了还跑去娶小妾确实不应该,但是这种明目张胆每天焚香祷告求出墙的操作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关键她还真的求到了!可见佛祖真的是怜悯众生啊。
张生听对方这么一说,立马在那里表态,我绝不是那种不负责任的人,如果东窗事发,我就和你一起悬梁自尽,做一对鬼夫妻!
说完,两个人就在那抱头痛哭。
这个时候,老尼登场了!告诉他俩,哭什么哭死什么死啊?想做夫妻,直接私奔就行了啊!
嗯,出家人果然是真性情,说话就是一针见血。
除此之外,老尼还告诉了他们具体操作步骤,你们先溜,溜得远远的,然后改名换姓,以夫妻相称,就没事了!谁还找得到你们?
接着还拿出一包东西,交给张生,说这些都是小娘子平日里寄给寺院的香火钱,你们就拿去当路费吧!
张生感激不尽,立马回去收拾了细软,连夜带着美女姐姐私奔了。
两人雇了艘船,一路从汴京跑到了苏州平江。从此两情好合,偕老百年。
说实话,相比中国传统爱情故事中动不动就死死分分的结局,这倒是个难得的反抗封建旧制度,还得了善果的。可见以前的人,也并不是那么迂腐。
最后,在《喻世明言》里,这个小故事下面,还接了一个类似的,但是更加曲折离奇的故事,下次给大家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