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复工时间仍未确定,“等等等”的影院如何准备?

2020-06-06   文娱头版

原标题:观察 | 复工时间仍未确定,“等等等”的影院如何准备?

行业恢复信心,需要影迷的支持。

近日,不断传出各种版本的影院复工消息。昨日(6月5日)下午, 证券时报网发布消息称“ 根据国家电影局通知,全国电影院的开业必须执行统一的时间安排。”几个小时后, 证券时报网将该消息删除。

具体的影院复工时间还待通知,文娱头版(ID:wenyutouban)记者在采访了多位专业人士及相关从业人员后,从沟通中得知,网上扑朔迷离的信息未尽准确,但影院复工却已有迹象。

图片来源:上海红星电影世界

事实上,无论影院规模大小,复工后都将面临 疫情后安全性的考量、片源空档期、流媒体冲击三重考验。

0

1

“希望观众放心走进影院”

疫情对于影院行业的影响不言而喻。4月,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及各大电影院线发布《电影院生存状况调研报告》。报告显示,187家样本影院中,近半数影院(47%)账上资金不足,现金流告急;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总票房22.38亿元人民币,同比2019年下降88%。

整个影院行业受创程度已如此,小规模影院就更乏抗风险能力。比如在东北小城建三江,原本有两家影院,但在疫情过后,就仅剩顺达影院一棵“独苗”,对于现阶段的盼望,顺达影院总经理王灏泽言简意赅地表示—— 希望能尽快复工

对于行业从业者来说,渴望复工的愿望十分强烈。 红星美凯龙影业旗下红星电影世界上海城市高级经理助理兼双店店总魏聚圆坦言,“目前,影院工作人员的心情都是迫切想要复工,复工就意味着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而在影院复工之后,影迷最为关心的无疑是安全性问题。对于影院来说,复工前“ 防疫工作”的筹备显然是当务之急。 “整个行业以及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对‘防疫工作’有着极高的重视度”,魏聚圆说。

近期,各地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也都推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

北京市电影局联合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北京市电影行业复工防疫指引》,其中针对电影放映单位提出一定时间内隔排隔座售票、建立观众信息登记制度、建立公共区域和影厅值守制度等8项工作。

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发布《电影院(城)复业防疫技术指南》,对多项防疫工作做了要求,比如观众可能接触区域包括售取票机、商品售货区、公共区域座椅等宜每日不少于五次擦洗消毒等。

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编定的《广东省电影院复工防疫技术指引》,对于员工防护、消毒、售品与售货检视、空调系统、排片与售票、防疫宣传、垃圾分类管理、放映机房环境和设备检查等方面都进行了要求,甚至细化到消毒液使用与配制等指引。

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提供了复工指南,影院自身也做着准备工作。魏聚圆说,据他了解,不仅是红星美凯龙影业,几乎所有品牌影院都在电影局、行业协会指南的基础上,近一步细化防疫措施。比如,他所在的影院要求隔排隔座;每一场放映的间隔时间由10-15分钟变为半个小时,以进行影厅内的消毒工作;3月开始,就已请正规的消杀机构做全面防疫工作,包括清洗空调系统、公共卫生处理、空气检测……”

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出现在一线城市和大品牌院线,下沉至二三线城市乃至县级区域,防疫工作同样慎重

据温州市影业协会会长郑日介绍,协会中98家影院都在做着充分的前期准备,且会严格按照要求部署防疫工作。“每家影院都安装新风系统,上座率控制在50%,使人员聚集和流动量减小……对于影院来说,这些措施不会特别难,影院也都会自觉去做。”王灏泽也说,尽管建三江是个“小地方”,但防疫工作毕竟有关影迷的安全,肯定会“严格部署”。

图片来源:艾维电影

希望广大观众也恢复信心,放心走进影院”, 郑日说。

影院严格设置卫生安全屏障,那么影迷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5月底,猫眼研究院推出第三期对后疫情时代观众观影意愿及需求的跟踪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已有接近九成观众“非常期待”或“比较期待”去影院观影;七成以上观众认为6月份适合去影院观影。可见,影迷的消费信任度已有明显回升

0

2

复工后看什么?

在恢复各方信心的同时,影院还面临另一个棘手的问题: 片源

现阶段,一些影视公司手中还握有已经制作完成的库存影片。比如春节档的《唐人街探案3》《夺冠》《急先锋》《紧急救援》等,但何时放映仍需等待定档安排。

几位受访者均表示,目前,影院复工后的具体片单还是未知,还是期待有新片尽快与观众见面,毕竟这也是拉动观众观影的重要因素。至于国外影片,预计不会太快跟上节奏,目前来看,诺兰的《信条》以及“中国元素”浓厚的《花木兰》有可能7月与北美同步上映。

加上今年暑期档在时间上被“压缩”,这些“新片”或会刺激影院在复工后迎来一段时间的“反弹增长”。

魏聚圆认为,“如果满足 安全+新片源两个条件,那么反弹增长是很有可能的”。

但“反弹增长”毕竟不会成为常态, 要想恢复到疫情前的运营状态,对于影院来说,并非一蹴而就的事

一方面,在复工后的“恢复期”,影视公司或许会持观望态度,不会出现新片“扎堆”上映的情况;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影视行业的制作上游同样出现了一段“空档期”,后续产能能否跟上市场需求,还有待观察。

“过渡期肯定会有,恢复信心说快也快、说慢也慢”,在郑日看来,影院如果想要恢复疫情前的状态, 取决于影片的投放。“因为影院的产品就是影片,如果有超级大片或者‘爆款’影片投放下来,会对恢复信心很有帮助。”

图片来源:艾维电影

同时,郑日也认为, 对于影院来说,过渡期的时间也需看制作上游“空档期”什么时候结束

“对于整个影视行业来说,不是某一方努力就能将信心恢复。它是一条产业链,一定是电影院、上游的制片方、发行方都恢复信心,市场才会回归正轨。如果上游无法投放影片,那影院即使再努力、把防疫工作做得再天衣无缝,这个过渡期也会很长。”

在此情况下,为缓解影院成本压力,相关部门也针对影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5月14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电影等行业税费支持政策的公告》,其中提到: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纳税人提供电影放映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电影行业企业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

一些地方管理机构也有相应的扶持政策。此前,上海市电影局下发《关于申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海市影院停业补贴的通知》,其中提到,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因疫情影响停业的电影院,综合考虑影院规模、银幕数、2019年票房情况,予以适当的补贴和支持。魏聚圆补充说,“政府会鼓励一些工会、企业单位来购买电影票,会出一些相关的文件以便我们去谈合作,确确实实给到了不少帮助。”

0

3

不惧流媒体冲击

春节期间,率先“院转网”的电影《囧妈》引起了不小争议。对于上半年频繁出现的“院转网”现象,导演贾樟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疫情的特殊情况下,电影转向流媒体放映,是可以理解的。但电影艺术最适合放映的平台是在电影院,正常情况下仍应以电影院为第一出口,流媒体只是一个补充。

“院线电影是院线电影,网络电影是网络电影”,郑日也认为,《囧妈》网端首映只是特殊时期做的特殊决定,接下来,院线电影与网络电影会有一条清晰的界限, “窗口期”依旧要明确

关于院线电影“窗口期”,在4月29日国家电影局召开的电影系统应对疫情工作视频会议中,也被重点提及。会议提出,要维护院线电影“窗口期”规则,坚守契约精神、强化诚信意识;统筹好线上供给,同时加强对院线电影网络播出和网络电影发展的通盘规划,积极利用互联网推动电影发展。

对于“窗口期”的强调有助于行业规范,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表明了院线电影与网络电影要相互补给、相辅相成。对于制作方、发行方来说,接下来就要 更清晰地认识自身影片的属性,是适合院线发行还是流媒体发行

对于影视行业来说,影院如何迅速恢复人气,是行业重新激发活力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特殊时期,更需要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一起运转、共同努力,唯如此,方能“抱团取暖”。

在采访过程中,郑日曾感慨:“虽然大家现阶段比较艰难,但许多人都没放弃, 做一行爱一行的人还是比较多的。”

当然,影业复苏也需要每一位影迷的支持。

轮值主编:彤童

作者:叶晨玮

编辑:宵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