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短线投资在对股价的研判上应致力于宏观化,由大到小,从全局上把握股价运行趋势及买卖的点位。但短线投资在具体操作上则应致力于微观化,要求精细、专业和规范等。
识大方向赚大钱,识小方向赚小钱。想在股市里长久地活下去,就必须识别大方向,顺势而为。宏观层面的操作主要在于通过看盘,把握股票市场行情。在股票市场可以看到很多炒短线的股民具有精挑个股,而不看大盘的习惯。
经常可以看到很多股友在电脑前研究日线、分时线,琢磨MACD、KDJ、RSI,还有什么M顶、W底。此外,还有很多股民耐心地把两市1000多只股票,翻来覆去地研究,却很少有人用这样的耐心去分析大盘。
大盘涨幅状况与个股存在密切联系,如果大盘整体下跌,没有多少个股能够幸免于难。在大盘下跌时,庄家为了不让自己操纵的股票成为目标,一般都不会逆市拉升。
因为逆市拉升抛售的压力很大,除非庄家吸筹。而大盘上涨时,庄家就会在散户热情高涨的情况下,拉高出货。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庄家怎么会放过。而在大盘上涨时,盘面九成的股票都会上涨,区别只在于涨幅大小而已。
二、
看准了大盘的走势,选股就容易很多。处于股市上升趋势下,短线投资者可以多花一点钱主动买进建仓。通过对股市未来上升趋势的判断,在股票投资中掌握主动权,谋定而后动。
在对大盘行情有了整体把握之后则需要抓关键、抓主要矛盾,宏观和微观确实在投资实践中可以达到几乎完美的融合。
通过对短线高手交易决策的研究,可以发现真正达到将所有技术,如传统分析技术、指标公式、波浪江恩、时间周期和趋势跟随等,融合为一体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微观层面的短线操作技巧既包括个人炒股素质的培养,也有对股票的技术性把握。在实际的操作中要根据自己选择个股走势情况进行分析,确保低价买入涨价卖出,不能持股观望,把短线做成长线,将操作中的风险降低到最小。
三、
炒股追求的就是高抛低吸,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无论是炒股多年的资深股民,还是入市不久的新投资者大多有这样的体会:本想高抛低吸做差价,结果却弄巧成拙,高买低卖,做了反差。
做股票不是今天买几只股票,然后等它上涨然后再抛出,如果只是这样简单地做,那永远赚不到钱的,这次赚了,下次可能就赔了,而且就算买到了一只在将来涨了几倍的股票,恐怕你也早就抛了,就是说就算让你买到了一只所谓的好股票,你也赚不了那么多。
所以要在股票走势的什么位置买入,又在什么位置卖出是门技术活。高抛低吸,不能在吸的过早也不能抛得过晚。
短线炒股就是要具备确保准确高抛低吸的理念。看似不难的高抛低吸为啥很多人做不到?其实,在进行高抛低吸的时候,投资者面临三大难题,制约着高抛低吸的顺利进行。
难题一:买卖时机把握。
为什么选此股不选彼股?有的投资者一味选择那些盘小股性活、热门又看涨的激进股票,操作结果总是盈少亏多。究其原因不是股票本身有问题,而是买卖价位和时机未把握好。
难题二:仓位控制。
为什么不多买点儿?当在遇到一直极具上涨潜力的股票,进出时机又把握得恰到好处时,为什么不全仓出击?重仓或者全仓是短线大忌,因为即使你如何预测准确,世界上也没有能够打包票的事儿。
如果重仓甚至全仓出击,操作起来不可能做到如此轻松淡定,而提心吊胆的操作又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收益,这也是在实际操作中为什么反复提醒大家控制仓位、注意搭配的原因所在。
难题三:患得患失。
为什么涨时敢卖,跌时敢买?在实际投资中,常会遇到那些在股票大涨下跌本想买过但又想再便宜点的投资者,结果因为没买错失了低吸机会。或者是因为遇到大跌线上涨的股票想卖得更高些,结果错失了高抛机会。
投资者必须明白这样的道理,炒股的人谁都希望买得低些、低些再低些,卖得高些、高些再高些,但实际上根本不可能每次都能做到买得最低、卖得最高。只有养成操作前订好计划,设好心理价位,操作时严格执行这样的习惯,才能在投资中敢买敢卖。
(本篇文章仅代表个人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