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路时间越早,说明智商越高?其实,不低于这个阶段就没问题

2021-02-20     爆炸母婴课堂

原标题:孩子走路时间越早,说明智商越高?其实,不低于这个阶段就没问题

孩子走路时间越早,说明智商越高?其实,不低于这个阶段就没问题

似乎宝宝出生后,很多爸爸妈妈都会格外关注小家伙的智商问题,生怕像自己这么笨,当然也少不了亲戚之间的攀比心理。

这不,孩子的三姑六婆、七大姑八大姨,每次在视频通话时都拉开了孩子成长大赛的序幕。尤其是在学习走路时间的早晚上,还被多数宝妈认为是智商高低的表现。

孩子三姑说, 我女儿真机灵,才刚满八个月就会走路了。你家孩子眼看快1周岁了吧,别整天抱在怀里不撒手。

再看看旁边的邻居,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宝宝,据说是九个月会走路的。不过,心里偷笑,还是我女儿更聪明,比他提早一个月学会走路呢!

孩子八大姨不乐意了,由于要孩子比较晚,也不奢求孩子长大后多么成功,只求他身体健健康康地便心满意足,更何况越早走路还会越辛苦……

类似的事情,或许正在你的身边上演。 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真当孩子比同龄人落后时,内心难免会失望难过,甚至希望这种说法是谣言。

孩子走路时间越早,说明智商越高?‍

在很多宝妈的心里,都认为孩子走路越晚越笨,同时也十分担忧,为什么孩子都1岁多了还不能走稳,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不到1岁不仅能走稳,还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真是羡慕不已。

或许作为宝妈,你也有这种想法。但事实上,走路早晚和他们的大脑发育无关。

据调查发现,在影响孩子走路早晚的因素上,主要与协调能力、肌肉力量、平衡感、腿部发育有关,其中不包括智力发育。

所以,宝妈们不要过于担心了,俗话说:“七坐八爬九扶站”,只要宝宝按部就班学会了,便会迈出人生第一步。

可说是这么说,但还是有部分家长,看着别人家孩子学会走路,自己家的孩子还跟不上呢,甚至坐都坐不稳,能不担忧吗?

其实,走路时间只要不低于这个阶段,就没问题:‍

对于孩子走路这件事急不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真正学会走路之前,都是需要基础的。

根据多数宝宝的成长旅程来看,通常情况下,4.5月龄之前可以扶坐、6月龄之前能够翻身、8月龄之前完成独坐、10月龄之前能自己扶站。有了这些铺垫后,最迟在1岁半时学会行走,不再踮脚走路。

也就是说, 对于绝大多数宝宝来说,在8~15个月龄期间学会走路就是正常表现,超过这个范围则是身体发育落后,需要宝妈带着宝宝及时去儿科医院检查。

另外, 宝妈们在孩子学习走路过程中,不要因为着急经常牵着孩子走路,这样做极易让宝宝养成错误的行走方式,不能脚踏实地的走路,还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对于家长来说也会累得不行,双方都没有好处。

反而适度地对孩子放手,让他自己去感受走路的魅力,做得好时家长给予鼓励,最后才能水到渠成哦。

今日话题:你还记得宝宝是什么时候学会走路的吗?不妨留言分享小家伙蹒跚学步时的场景~

收藏

举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V1v3cB9wjdwRpvR_T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