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军旅警营 军旅警营
关注军旅警营公众号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摄影师:李荣玉、宋民、肖兆君、莫伟等(不分先后)
大连驻军各部队战友200余人,欢聚在显铭酒店,欢歌笑语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
联谊会由红军后代,老兵郭晋东代表组委会致辞并主持大会。
首先,全体战友起立,向庄严的八一军旗敬礼,高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二百多八一子弟和各个部队战友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军人的节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回顾我们的前辈为建立新中国,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才打下红色江山,
我们不会忘记: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的南昌起义和井冈山斗争;
我们不会忘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光辉史篇;
我们不会忘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经历;
更不会忘记:一唱雄鸡天下白,火树银花不夜天开国的盛世景象。
大家在这里纪念八一建军节,就是要纪念无数革命先烈,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父辈们没有完成的事业进行到底,因为我们的信仰,我们的理念都没有变,我们坚信中国越来越强大,英特纳雄耐尔一定会实现!
感谢今天到会的大连各个部队的战友们,八一子弟们、兄弟姐妹们,我们大连战友队伍不断扩大,八一群的拓宽让更多的战友们聚集在一起,共唱铿锵有力的军歌,共忆军旅生涯的往事,使我们这些老兵更热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和我们的军队。
今天新加盟大连战友队伍的还有三十九军高炮团的战友,还有警备区后勤炼油厂的战友和公安十八师子弟群的战友,他们也大多出自我们共同的母校旅大八一学校,请大家报以热烈掌声欢迎战友们。
今年是建国七十周年大庆,届时我们还将会组织大家共同欢庆,畅谈“我和祖国一起长大”的这个骄傲的话题。
联谊会上八一小学舞蹈队等艺术团队演出了系列节目。
一位战友写了一段话,深深刻画出每一个战友的心路和心语:
"人当了一回兵,就像土烧成了陶,永远不会回到那土的状态。
既便后来破成了碎片,但永远区别于土,
每一个颗粒依然坚硬,依然散发着特殊的光彩!
而土,就算是捏成了形,涂上了炫丽的色彩,
一旦受压,又回归松散,其间的差距,
就是一场火的历练。”
这就是“八一”建军节到来,我们最想说的话是——军人!
永远是我们心中最大的自豪!
还有一位战友八一前写到:
《那一年, 我们去当兵》
那一年, 我们去当兵,
没有硝烟, 也没有出征的号令,
只有心中 童年的梦想,
带我从父辈的军营 走进自己的军营。
那一年, 我们去当兵,
没有鲜花, 也没有欢送的人群。
只有慈爱的父母
用期望的目光 默默地送我远行。
那一年, 我们去当兵,
没有军衔, 也没有太多的 等级官品,
只有 “一颗红星两面红旗” 纯朴的官与兵,
亲密的我和你。
那一年, 我们去当兵, 没有电视,
也没有光怪陆离的 娱乐世界,
只有 自己排练的歌舞节目,
自己组织的体育比赛,
欢声笑语充满军营......
如今, 我们已告别军营,
耳边再难听到 熟悉的军号,
操典的口令。
但每当八一来临,
我总要举起右手 默默地 向军旗
向我们的青春致敬。
谨以此文想我的战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战友左效燕发来的稿件
《绿色的军装》
——献给八一建军节
作者原创: 左效燕
人的一生,
穿过多少套衣裳?
不计其数,无法想象。
从现在的羊绒西装,
回数到幼童时的粗布开裆,
没法计算,没法丈量。
但是,有一套服装
让人终生难忘,
就是当兵时的那一身军装!
绿色的军装,
是我永恒的念想,
是我眼中最美的衣裳!
也许并不修身,
照样勾勒出军人的胸腔;
也许只是一色草绿,
却衬印着鲜红的领章;
常常汗渍斑斑,
那是激情燃烧的光芒;
有的布满了破洞,
那是记录着摸爬滚打的碰撞。
假如你我没有穿过军装,
不知会有多少遗憾和神伤?
假如没有人穿上军装,
请问,又有多少人的生活
能够和平安详?
时尚的朋友,
撞衫的滋味谁也不愿意品尝。
但是,军装与军装相遇,
战友的感情,犹如黄河流进了长江!
朋友,
我不羡慕你的一身品牌,
西装革履我也无心欣赏,
我只想告诉你,
我曾穿过军装!
我曾有过牛逼的形象!
今天,我虽然老了,
但是,当年我曾是酷和帅的模样。
又逢八一建军节,
我找出军装穿上,
稍息——
立正——
敬礼——
前方——
热血依旧滚烫,
军魂依旧跳荡,
士气依旧豪爽,
军姿依旧漂亮!
可对着镜子一照,
满脸战壕,满头白霜,
止不住的老泪哗哗的流淌……
军装,人生的骄傲,
军装,祖国的铜墙,
军装,至高无上的品牌,
军装,当兵人永远的珍藏!
20190729
开国将军邓岳的女儿邓雅安的原创诗歌:
军人——永远的骄傲和光荣
作者:邓雅安
我们从小就是部队的娃,
在部队里生,在营区里长,
住的是部队的房,
吃的是部队的粮,
上的是部队的学,
穿的是部队的装。
因为我们的父辈们还在英勇作战,
多少烈士就牺牲在异国他乡,
他们的妻儿再也没有见到亲人的模样。
长大了,我们又进了部队的门,
一颗红五星端端正正戴在军帽上。
听的是部队的号,
站的是部队的岗,
唱的是部队的歌,
扛的是部队的枪。
寒风呼啸我们野营拉练,
一个个血泡布满了脚掌,
酷暑盛夏我们在山坡上摸爬滚打,
练就了钢筋铁骨武艺高强。
抗震救灾去的是最危险的地方,
抗洪抢险要用自己的身躯来作堤墙,
打坑道,架桥梁,巡哨卡,守岛疆,
多少风华正茂战士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一刻的时钟上...。
在部队的熔炉里我们千锤百炼,
默默无闻地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国防。
退休了,我们慢慢地步入了夕阳,
无论后来我们从事的是什么工作,
部队的影子都从未离开过我们的身旁。
早已溶在血液中的爱国敬业精神,
还有铸在骨子里无私无畏的刚强。
无论我们走到多远,
也无论我们会到什么地方,
都会为自己曾有过当兵的经历
感到骄傲和无尚荣光。
邓雅安 2019.7.30 于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