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明显的忽悠,皇帝们居然信了

2020-01-29   有两夏子


看多了“我是秦始皇打钱给我”和“卖拐”之类的案例,我们常常为骗子们的智商捉急。

但行骗这件事,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出招的人不需要骗倒每个人,只需要让目标对象信服就算成功了。

古代大忽悠的故事,绝对是大家的快乐源泉。


1.晏婴:二桃杀三士


春秋时期,齐景公手底下有三员猛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立的功劳多了,人也变得恃宠而骄,为所欲为。

上大夫晏婴担心这三个人会制造大祸,劝齐景公除掉他们。

但是齐景公觉得他们仨武力值太高了,打又打不赢,不知道该怎么杀。


有一天,齐景公和晏婴、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4人一起聚餐。

晏婴说:园子里的桃子熟了,我们摘几个尝尝鲜吧。

然后,晏婴摘了6个桃子,一个吃一个,还剩两个

晏婴又向老板提议:把大家都聚集起来,看谁的功劳大,就把桃子赏给谁

三个大汉过来后,都觉得自己功劳最大,自己应该是桃子。可桃子明显不够分啊,这就是晏婴的心机。



公孙接说:有一次我陪大王打猎,和一头猛虎单挑,保护了大王。

然后,他自顾自地拿走了一颗桃子。


田开疆说:我当年带兵打仗,为大王开疆拓土。

然后,他也自顾自地拿走了一颗桃子。


现在已经没有桃子了,古冶子很气愤,他说:当年我陪大王渡过黄河,一只大鼋咬住了大王的马腿,把马拖到急流中。是我拼死杀掉大鼋,保护了大王。我的功劳最大,你们两个把桃子还回来。

然后,他拔剑而起


公孙接、田开疆听了这话,回答:我们不如你勇猛,不如你功劳大。“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

两人一起把桃子还了回去,然后挥剑自刎

古冶子受到他们的传染,也开始反思自己,说自己不仁、不义、无勇

然后他也把桃子还了回去,挥剑自刎



两个桃子还没吃,三个人就全部死了。晏婴不费一兵一卒,甚至不费一个桃,就干掉了三个猛汉。

齐景公收到消息,用士族之礼葬了他们。


2.冯谖:帮老板炒作


战国时期,齐国有个穷困潦倒的屌丝叫冯谖

当时孟尝君田文是出了名的爱养闲人的善财童子,冯谖就托人请求到孟尝君门下当食客。

孟尝君问他有啥爱好,他说没有。孟尝君又问他有啥特长,他还是没有。但孟尝君依然接纳了他。

孟尝君身边的人看不起冯谖,就把他划为下等门客那一类,给他很差的待遇。

冯谖不爽,就靠着柱子弹着自己的剑,大呼:“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想要改善伙食。

孟尝君听说后,下令满足他的要求

过了没多久,冯谖又用同样的方式大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孟尝君又给他安排了车

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又有意见了,再次弹着剑大呼:“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孟尝君又命人安排冯谖母亲的生活

至此,冯谖终于被收服了,一心一意为孟尝君效力,为他收买人心,为他出谋划策



齐湣王继位后,猜忌孟尝君,废除了他的相国之位,孟尝君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

冯谖让孟尝君批了一大笔钱,帮老板找后路。

他来到魏国,利用金钱走关系,然后游说魏惠王:“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齐国为啥那么强?因为孟尝君啊。现在齐王抽风把孟尝君赶走了,哪个诸侯先把孟尝君接回家,就能让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

魏王被忽悠成功,立马把魏国的相国任命为上将军,把相位空出来,派使者带着一大笔财宝聘请孟尝君

冯谖火速赶回孟尝君身边,然后把这事炒作得人尽皆知。

再然后,魏国的使者来来回回跑了三次,孟尝君都坚决不肯应聘

齐湣王收到消息,赶紧派大臣带着一大笔财宝去找孟尝君道歉请他回来继续当相国



3.史思明:从老赖到大官


公元736年,史思明还只是一个老赖。他原姓阿史那,名崒干,宁夷州突厥人。

因为欠官府的钱无法偿还,他逃到北边的奚族地区,被当地人活捉。奚族人想杀掉他这个外来人员,然后,他开始装逼了

史思明说:我是大唐派来和亲的使者,如果你们杀了我,可能会被唐军攻打。

奚王看他气度非凡,便真的被他忽悠了,用接待贵宾的礼仪对待他。

奚王决定派100个人跟着史思明去朝拜唐玄宗,史思明继续忽悠他:你选的这些人,虽然数量多,但质量不咋地,怎么好意思去见皇帝。听说你手下有个很有才华的将领,为啥不派他去呢?

奚王觉得很有道理,便派手下的将领和300人跟随史思明去朝拜皇帝。



他们快到平卢的时候,史思明偷偷派人忽悠平卢守将说:奚族人派了一个将领和一群精兵,表面上是去朝见天子,实际上想偷袭平卢

平卢守将立马相信,做好准备迎接他们。

于是,经过平卢时,300个炮灰全部领盒饭,只剩那个将领没死。史思明把那个将领押送到幽州节度使那里,节度使非常高兴,在奏折中猛夸史思明

史思明终于甩掉了老赖的身份,当了官,并且官越做越大,最后得到唐玄宗赏识,被赐予汉名“史思明”。



4.杨知至:蝗虫就是不肯吃庄稼


公元875年,京师附近出现了大规模的蝗灾,附近田地颗粒无收。这么大的事,京兆尹杨知至当然得向唐僖宗汇报。

他当着群臣的面说:“蝗入京畿不食庄稼,皆抱荆棘而死。

意思是:蝗虫们确实都来京城附近了,但是有皇上在此,蝗虫们都非常懂事,坚决不肯吃田里的庄稼,都抱着野外的荆棘饿死了。



面对杨知至浮夸的表演,唐僖宗居然信了

文武百官都知道,唐僖宗是个贪玩的昏君,也不指望他能干正事了。为了保命,大家一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5.郭京:我会神术能救国


北宋末年,金兵围攻汴京。

兵部尚书孙傅(文官)一边守城,一边熬夜读诗。他读到一首《感事诗》,上面有“郭京、杨适、刘无忌奇人能通天”这样的话。

孙傅非常激动,赶紧派人去找这几个人,最后找到了郭京。郭京声称自己会道门“六甲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布阵,可以击退金兵

孙傅对此深信不疑,报告给宋钦宗,宋钦宗也深信不疑。

于是,宋钦宗给郭京封官,还赏赐了很多财宝给他,让他施展法术。



郭京招募了很多市井无赖作为士兵六甲,还放狠话:“择日出兵三百,直袭至阴山。

他派出了士兵到宣化门作战,自己在城楼上假装施法。结果金兵一点面子都不给,直接把他的兵打得落花流水

郭京赶紧趁乱逃走了。

后来,金兵打进城,两任皇帝和一帮皇室贵族都被抓走了,史称“靖康之变”。



古代这些大忽悠,骗术大部分很假,但关键是人家掌握了对方的心理,直击痛点,让对方忽略了逻辑上的漏洞

读史可以明智,虽然现代社会的忽悠方式日新月异,但多读历史,多看看前人是怎么被忽悠的,对防骗总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