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悟空问答上,我解答了一个很有特别的问题,题目是:你对网曝某中学开学期间,一男教师提着水桶为女生卸妆,不卸不许进校门,怎么看?
起初我只是从学校和家庭教育对青春期女生应进行审美观和价值观教育切入,简单地说了几点,不曾想,竟然有37万多人关注和热议这个话题,并且热度从早晨到下午四点有增无减。在九成以上的评论中,一边倒支持学校老师的做法。
在这道问题的解答中,我看到有一位教育学者专门写下了反对这种做法的评论,然而却没有人去关注。可能有很多人奇怪,为什么这位学者的反对声音没有人理会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学者认为要重教育和引导,不要把问题处理的太简单粗暴了,更不要伤害那些女同学的自尊心。家长们自然不会信这一套,因为对于很多家长也说了,家里管不住,还得靠学校狠心治一治。
01
青春期女孩子爱美无可厚非,让我们来看看女孩子审美意识的产生与发展变化过程。
幼儿期开始拥有性别分辨意识。女孩子进入幼儿园后逐渐开始发现自己和男孩子的不同,如关注自己的穿的衣服和发式,在爸爸妈妈和幼教老师的引导之下,慢慢有了性别分辨意识。可以说,幼儿园三年生活经历,对每一个小女孩子都是发现自我的特殊阶段。有心的家长会教给女儿怎样与男孩子相处,怎样学会自我保护。但在整个幼儿阶段,女孩子对美的观察并不多,孩子们并不会进行审美话题的交流。
儿童期开始初步建立朦胧的审美意识。进入小学后,开始慢慢出现向群性现象,女孩子和女孩子在一起聊天和玩耍,男孩子和男孩子在一起相互聊天或玩耍。大约从二三年级后,女孩子们开始从受成人世界的影响,如有意识主动去观察妈妈的化妆,或者观察她们用的化妆品。观察她们的发型与服饰等。再加上女孩子们很容易通过手机网络、电视娱乐节目中去看一些综艺节目,随着不断深入成人世界,女孩子们的审美意识开始出现容易被诱导现象。
青春期开始出现盲目崇拜的审美意识。如果大家把目光投入到现在很流行的网络直播上面,你会发现很多年轻女孩子在一些平台上做直播节目。这些直播节目对青春期少女的审美观影响非常大,可以说远远超过了父母和学校老师对她们的教育影响。在这些直播节目中,一些乱七八糟的非主流价值观在误导着青春期女孩子,从而使她们出现盲目崇拜现象,这就使审美观出现了很多问题。
02
原本是家庭教育应该正常开展的审美观教育,家长却普遍忽略了,想管的时候已经管不了。
小学低年级段是女孩子审美观教育的重要时期,家长绝不能忽视。前面我介绍了女孩子审美观发展的几个阶段,对于家长们来说,相对容易对女儿进行审美观教育和培养的阶段,恰好在儿童期初期,即小学一二年级。在这两年里,孩子们对父母的心理依赖仍然很强,对他们的信任感也不错。基于这两个基本条件,恰好容易对女儿实施审美观的教育和引导。如结合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的现象来引导孩子观察,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和分辨意识。
小学中年级段是家长给孩子立规矩的阶段,家长的监督与管理很重要。正所谓没有规矩,便很难成方圆,在家庭教育活动中,当女儿到三四年级时,家长必须要结合审美观给女儿立下规矩,如不能盲目和别的女孩子攀比,不能出现拜金思想,不能模仿那些穿奇装异服的女孩子,当然更不能在成人之前化妆。立下规矩还不够,家长需要针对每一条规矩,要给孩子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引导,让孩子清楚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允许自己这样做,如果做了危害性后果是什么。
小学高年级段是女孩子进入青春期前期的阶段,家长更要加强正面教育和管理。由于女孩子生理发育要快于同龄男孩子至少一到两年,不少女孩子在小学五年级时便早早进入青春期,迟者六年级也正式进入了。因此,家有女孩子的家长绝对不能忽视这两年,尤其是审美观的初步定型,如果你忽视了,待女儿进入初中后,恐怕那时你再着手进行教育和引导就晚了。因为那时女孩子自我意识会更强,叛逆心理也更强,家长对女儿的基础审美观教育根本让孩子听不进去,相反还认为父母太老土。所以,审美观教育绝不能断续进行,或者过晚进行。
03
学校教育中应把审美观与价值观教育当成思品课重要内容来抓,从而帮助青春期女孩子建立正确三观。
小学阶段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需要结合到一起写入思品课程之中。在学校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理应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这是培养孩子们拥有良好思想道德的主要阵地。对于很多不重视家庭教育的家庭来说,缺少审美观和价值观教育已经让孩子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沿阵地丢失,如果再不守住学校这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将会使女孩子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被社会教育的负面东西所绑架。然而,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是,家庭和学校思想品德教育阵地皆已经被快速突破。
在学校教育中,初中阶段的审美观和价值教育往往决定着女孩子一生发展走向。从本文开篇我就提到某中学开学报到时,有老师专门提着水桶给化妆的女学生卸装的一幕。当无数家长在网络上围观,甚至纷纷支持学校这种做法时,他们并不清楚,此时的强制性卸装并没有被那些女孩子的内心深处所接受,只是迫于学校的压力,才不敢不遵从校规。离开学校的她们仍然会照旧去化妆,审美观和价值观照样得不到改善。然而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呢?自然是她们的学业,因为把时间都浪费在化妆上的女孩子,绝不会珍惜大好的学习时光,这样的孩子很难有好的学业成绩,焉能不影响着他们一生的发展走向?
学校思品教育课程中,应该着重把审美观与价值观与孩子生活实际做关联教育。如今在很多家庭里,生活条件日益得到改善,女孩子们的消费观受社会潮流的影响,远远甚于父母教育的影响。如果家庭教育不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女孩子们来说,根本不会珍惜父母辛苦挣来的一切,她们只知道伸手要,连丝毫的感恩之心都没有。此时,需要学校教育充分发挥作用,尤其在思品教育课程中,必须要设置专门的章节内容,如勤俭节约是美德,虚荣攀比是陋习,女孩子要自尊自爱洁身自好,看谁是班上最知道孝顺父母的好女孩子,让我们发现化妆品掩盖之下那张丑陋的面孔,靠勤劳的双手去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等等。
04
家长和学校教师应该警惕网络媒体娱乐节目对青春期少年的负面影响,加强正面引导教育。
网络与媒体的负面影响无处不在,家长要结合直播或综合节目来正面教育女儿。由于我长期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家长群体,我发现很多家长在对女儿进行审美观和价值观教育的时候,完全脱离现实,只知道空口说教。而这种说教的方法很难让女儿听进去,即使听进去了教育的效果也甚微。因此,我建议家长们平时不妨抽时间,主动陪伴女儿看一些网络直接节目,有目标地引导女儿去观察那些主播身上有哪些缺点或不足,才能让女儿清楚,原来这些女孩子只是空有一付漂亮的外表,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并且在她们拙劣表演背后隐然的是不堪的动机,这会让女儿内心被触动。
学校可以通过校园举办一些积极健康向上的活动,让正面教育充分展示出积极效果。前几天,杭州市天长小学荣获国家级基础教育课题研究一等奖,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荣誉,这是国内基础教育近几十年来头一次出现这样的大奖。天长小学就是紧扣时代脉搏,不断改革创新个性化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美的浸润,让他们从小学开始就有积极的兴趣爱好,并且围绕兴趣爱好不断得到强化培养。当整个校园都营造出良好的成长氛围时,所有的孩子身在其中,他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就会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导向。不以成绩来评价一个孩子的优与劣,而是以总体综合素质来评价一个学生,这会极大地促进每一个孩子个性化发展。试想,如果每一所校园都拥有这样育人理念与环境,还会出现老师提着水桶给女同学卸装的场面吗?
网络与媒体应该担起正面舆论导向的功能,为青少年的思想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若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之后,最急于重视的是什么?那一定是对要大力加强网络与媒体的监督与管理。就拿近两年兴起的网络直播节目,必须要有严格的准入规定,并且要对每一个参与节目直播的内容进行审查,否则,不利于青少年观看的内容都随意上传,这不是下一代审美观与价值观开玩笑吗?家长和学校在极尽全力对孩子进行教育和保护,而网络媒体却给开了个大大的天窗或后门,让所有的正面教育都付之东流,那我们的教育不就白白付出努力了吗?所以说,网络与媒体必须要承担起正面舆论导向,以弘扬真善美为主流,绝不能再让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去侵害青少年的思想健康了。
结束语:通过开学报到,某中学校门口老师提着水桶给女同学卸装,我拓展开分析了很多内容,我相信认真阅读过这篇文章的家长朋友们,你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在我们围观一些热点现象时,是否该静心思考,今天我们如何做人师,做人父,做人母。当我们都想把孩子教育好时,我们是否找对了方向,是否把教育内容都定好位?是否利用了合理的时机,保持耐心,坚持原则去正面教育孩子呢?如果说老师给女同学卸装针对的是违反校规的同学,实质上做给所有的家长们看,让大家看看我们把孩子都教育成啥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