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有张“纸”,2000多年了……

2019-12-21   文山日报

说起“纸”,

大家肯定都不会陌生,

很多人会觉得这种稀松平常的东西早已司空见惯。

但是,

你见过传统手工造纸的过程吗?

尤其是一张原滋原味的手工白棉纸的制作,

它的古朴、醇厚是现代机械化造纸无法比拟的。

划重点

广南卡洒的白棉纸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法造纸已停工20多年,接班人何重文于今年8月,重新将世代沿用的古法造纸恢复起来。

走进卡洒村,记者就被眼前的繁忙景象吸引了,村民们拿着树皮洗的洗,舂的舂,晒的晒……正在刮皮的何重文告诉我们,传统的造纸技术程序共有72道工序,还加一吹,光是将从山上采摘来的构树皮进行刮皮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工序。

广南县坝美镇卡洒村小组长何重文说:“必须把黑的那层拿掉,如果还留有黑的杂质,拿去造纸以后纸就不白,质量就会很差。”

刮构皮只是这72道工序中的第一步,刮干净以后就要将构皮拿到烈日下暴晒两到三天,浸泡两天,再将构皮放到石灰水中搅拌,然后用锅蒸8个小时左右,再将蒸好的构皮放入河里清洗、浸泡、发酵,才能进入舂的程序。

何重文介绍,大概蒸八个小时以后减少火力然后用手检验,呈纤维状就已经熟了。如果煮不熟,没有呈现纤维的话,怎么撕都是一块一块的,拿去舂也不会细(碎),影响纸的质量。

何重文说,接下来的捞纸才是其中的核心工艺,纸张厚薄,纸质是否均匀,都要看捞纸的技术如何。记者尝试了一次,就感觉到了其中的难度。

何重文告诉记者:“你要凭借自己的感觉,做熟练了,用眼睛看这上面,你就知道厚度,如果看着这个帘子还清亮,说明纸还很薄,如果帘子上有点浑浊,说明纸就有点厚了。”

经过百转千回的捞纸,一层层轻薄精致的白棉纸便成形了。紧接着将白棉纸中的水分压干,然后将一张张的白纸晒干,何重文说晒白棉纸也是有讲究的。

晒白棉纸的时候必须先将用纸的右边角吹一口气贴到墙上,所以造白棉纸有72道工序,最后吹这口气是十分重要的,就是将右角吹一口气贴到墙上,然后用刷子把纸完全贴平上去。

在白纸晒干以后就需要扯纸,将连在一起的40张纸一张张扯下来放整齐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见的白棉纸了。

卡洒村是一个壮族村落,居住着118户村民,周边山林茂密,依山傍水,生长着许多构树,是制作白棉纸的原料,村民就地取材,辛勤劳作,制作出质地优良的手工白绵纸,使这个深山里的小村落成了当时远近闻名的造纸之村。现可考证的传承谱系最远可上溯到乾隆(1736——1795)年间。最初始于何氏家族,后来全村普及共同经营,并将造纸当做一门重要的手艺来贴补用家,最辉煌的时候全村年产200余驮,远销贵州兴义、广西西林、隆林、百色和开化(文山)等地。

广南县原文化馆馆长、副研究馆员陈应文介绍,卡洒的白棉纸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卡洒村是内地通往边疆的古驿道,特别是西安、洛阳,到越南的河江河内,因为有这么一个要道,所以就把卡洒村推向这么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上,卡洒人造纸是全在寨性、全村性、全民性的,毫无保留,没有因为这种资源产生隔阂或者是造成什么负面的影响,所以过去这个地方(是)很繁荣、发展的地方。

如今,由于古法造纸工序繁琐、价格低廉,加之工期长且累人,村民们纷纷转行或外出打工,并已停工20多年,古法造纸传承面临难题。作为家族里第十一代造纸的接班人的何重文,于今年8月,重新将世代沿用的古法造纸恢复起来。

何重文表示,这种造纸目前是不赚钱的,他们从古老的先辈就开始会造纸,为了不让卡洒村会造纸的技术失传,所以他要带动全村,让家家户户的后一代都会造纸把白棉纸做大做强,传承下去。

卡洒白棉纸纸质纤维紧密均匀细腻、纸面平滑透亮、吸水性强、质软防蛀。采访中,何重文还拿出了家里收藏的几十份田地房产当买契约,全部系用卡洒白棉纸书写的手稿,时间跨度自清嘉庆六年(1801)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至今已218年,页面完好无缺,尚未发现一点虫蛀痕迹。

何重文说,两百多年的白棉纸了,但是现在这些地契的字还看得清清楚楚的。卡洒的白棉纸用途很广,以前老一辈最主要是男女结婚时,必须做油伞油帽给姑娘陪嫁,还有老人去世时做铜钱。

何重文说,当地书画爱好者得知卡洒白棉纸的手艺得以恢复,都慕名而来,笔墨纸砚对于他们来说,本来就是很有讲究的,看到这种纯手工的白棉纸张,他们技痒难耐忍不住留下墨宝。

广南县美术家、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建:它墨与颜色之间的融合程度是相当好的,如果纸的质量达不到,是出不来这种效果的。所以这个纸的质量是相当相不错、相当好。以后广南县的展览也好,或者是出去外面参加其他的展览也可以用这个纸弄成广南的一种品牌。

编后

如今,社会进步得太快。科技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花样推出,与此同时,每天也有传统在消逝,如何将传统的手工白棉纸技艺完好的保存继承,不仅是何重文要思考的,也是值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

(广南县广播电视台记者 卢吉艳 韦银荧 实习记者周德梅)

责编:侯佑琴 审核: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