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吃得太少反伤血管!各种油到底怎么吃,一口气说清楚

2019-07-25     老年生活报

精彩时尚生活·尽享快乐健康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油是最基本的调料且与健康息息相关,很多人都知道,油吃多了伤身体,特别是对患有三高的朋友来说,为了控制饮食,反而走向另一个极端——滴油不沾

滴油不沾会伤血管

完全断油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适量的油脂摄入对我们的健康是有益的。

首先,油脂能为我们提供“必需脂肪酸”,有助于机体免疫力提高、伤口愈合、视力、脑功能以及心血管健康等。

其次,油脂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更好地吸收各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

不吃油会造成以下几点问题

1

眼干、看不清楚、眼睛容易累

眼睛里有一种细胞叫视锥细胞,还有视杆细胞。

视杆细胞是对于亮的适应,而视锥细胞是对于暗的适应,这时特别需要脂溶性的维生素A,维生素A不够就会看不清楚。

2

变傻

脑子中有很多脂质,我们经常说的DHA、MEPA都是脂类,是不饱和脂肪酸里的必需脂肪酸,油含有必需脂肪酸,如Ω-3和Ω-6,这对大脑很重要。

3

动脉粥样硬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吃油也会动脉硬化,这是因为血脂等脂质表面如果被氧化,反而加速斑块生成。

而维生素E等脂溶性维生素,则刚好能够抑制血脂氧化。

4

变丑

皮肤、眼睛的代谢活动都和脂溶性维生素有关。

有些油要凉拌才好吃

黄油、猪油、大豆油、花生油、橄榄油……各种油类琳琅满目,该怎么选才能吃的健康?

花生油

营养均衡、富含维生素E,价格适中,更耐高温。

用法:适合日常炒菜,油烧到7至8分热即可,避免冒烟;不适合用于爆炒或油炸。

菜籽油

脂肪酸的组成比例最接近人体需求,吸收率较高。

用法:耐热性好,适合日常炒菜。锅中倒油后多烧一会儿,可让部分芥酸挥发掉。

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富含亚油酸,但并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用法:因其富含多酚类抗氧化物质,用于一般炒菜还是可以,不建议用于高温煎炸。

玉米油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87%,富含维生素A、D、E,亚油酸。

用法:较不耐热,适合用于轻炒、炖煮或制作成沙拉酱、色拉油。

大豆油

亚油酸占绝对优势,含有少量亚麻酸,饱和脂肪酸非常少。

用法:不耐热,最好用于低温烹调,比如做面点、煲汤、炖煮及调馅等,不宜长时间高温烹炸食物。

亚麻籽油

亚麻酸含量达50%以上,堪称“陆地鱼油”。易氧化变质,建议购买小瓶装。

用法:不耐高温,可适当用亚麻籽油做凉拌油,来平衡油脂摄入比例。

核桃油

富含亚油酸,少量的α-亚麻酸,丰富的维E、磷脂和多酚类抗氧化成分。

用法:不耐高温,为减少营养素损失,建议用于凉拌菜。

初榨橄榄油

其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降低坏胆固醇,升高好胆固醇。

用法:橄榄油耐热性好,特级初榨橄榄油适合凉拌,精炼橄榄油适合炒菜。

烹饪方式推荐用油注意事项
炖、煮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耐热性差,不宜煎炸
花生油、菜籽油耐热性好,适用任何烹调
凉拌初榨橄榄油、核桃油、
亚麻籽油、芝麻油
凉拌更好吃,也可炒菜
少吃棕榈油、猪油、牛油、黄油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人不如旧,油不如新

不同油料作物制成的油,营养成分是不一样的,主要成分脂肪酸的含量占比也不同。

经常更换食用油的品种,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更全面的需要。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推荐成人膳食脂肪摄入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总摄入比例应接近1:1:1。

这也是为什么某某牌的1:1:1调和油,广告打得那么响亮的原因。

虽说吃油有好处,但一定要“适量”!

外面餐馆炒菜,放起油来都跟不要钱似的,其实是非常不利于健康的。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我们每人每天吃25-30克的油是最适合的。

25~30克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家用的老式瓷勺子(长12.6cm,宽4.6cm),2~3勺就差不多了。

免责声明: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后台留言联系小编。

精彩推荐

一味万能“补药”,不花一分钱解决任何慢性病......夏天最好用

最新发布:他是中国人的头号死因,比癌症还可怕!一个鸡蛋就能防

为什么全球一半新增肝癌都在中国?专家最新解密令人震惊

常吃土豆的注意了!几十年来都吃错了,这样吃才有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_qEKmwBmyVoG_1Zh4p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