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失联20年,母亲病危也不见:父母不需要上岗证真的很可怕

2019-12-08   婉秋聊育儿

江苏常州,老人郭巧娣病危,她最后的愿望就是见一面已经20年未见的小儿子。

当地媒体费了半年的时间终于找到了:王永强,北大物理博士,现在亚特兰大工作。

但是,如此费尽周折找到的儿子却拒绝回家与母亲相见,只让人转达信息:清官难断家务事,不要再找我了。

竟然有如此绝情的儿子?很多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连父母的面都不想见?”

有知情人说,王永强小的时候跟着舅舅生活,考上大学后,基本依靠老师和同学的资助。后来读硕士、博士,有了较好的经济收入,家里开始向他要钱,渐渐不堪重负。出国有点像变相地逃离家庭对他的过度索取。

谁都渴望家庭的温暖,谁都想依赖父母,可是有些人却宁愿远离故乡,与父母再不相见,其中肯定有他的原因。

别人的家事我们无权过问,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教训,得到经验,反思自己养育孩子的方式,如何做一个让孩子认为合格的家长。

儿童学习成为厨师

有些人生理上成为了父母,但却没有具备做父母的能力。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真的太可怕了。

开车需要驾驶证;教师需要上岗证;医生需要职业资格证;护士需要上岗证;厨师需要上岗证……很多工作必须要参加一定难度的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可是,父母这么重要的“工作”,居然不需要考试合格。

实际上,不是生了孩子就会做父母,不是每一个父母都是合格的。

吃早餐的家庭

1、

10月份发生的被埋男婴案,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一对双胞胎男婴早产,都送进监护室。其中一个有先天残疾,两节脊椎是畸形,且肺部有感染,于是,家人在孩子出生后48小时左右将这个身有残疾的男孩带出院,埋在荒山上。

幸运的是,几天后,这个孩子竟然被好心人发现,送到医院救助成功。

好心人从荒山中救出孩子

同样是父母的孩子,身体健康的哥哥在监护室里住了12天,身有残疾的他在出生后两天就被家人从医院抱走,难道他不应该在监护室待得更久、更应该救治吗?

等这个孩子长大后,有一天,他知道了在他刚出生时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他的心理不会起波澜吗?他会不会感受到伤害?

他的父母孕育了他,却没有尽到最基本的责任:为他治病,抚养他长大。

2、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一对在美国开中餐厅的华裔夫妇报案称,自己5岁的女儿失踪了。但是警察来调查取证时却发现,原来孩子不是失踪,而是被自己的妈妈打死的。

而且,这个可怜的孩子是被自己的亲生母亲用拳头击打头部,活活打死的。能够将自己的女儿打死,绝不是这个妈妈第一次打孩子,之前肯定有过无数次家暴孩子的行为,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弱点或者说缺陷,在公开的场合,与不投入太多感情的外界交往,我们会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但是,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露出自己的最真实的那一面。而且,这个孩子,我们对他(她)有天然的控制权,他(她)不得不依赖我们才能生存,所以我们可以在他(她)面前为所欲为。

3、

今年8月份,海南万宁蒋某将6岁的女儿打死。

当天下午,家里只有蒋某和他6岁的女儿在家里。女儿过来对父亲说了几句话,说他这么大的人应该有上进心,去好好工作。没想到孩子的话激起了他的怒火,他对女儿破口大骂,平时温顺的女儿顶撞了他几句。

气急败坏的蒋某就拿起皮带、扫把之类的东西把女儿暴打了一顿。直到看见女儿躺在地上没了动静,他这才急忙抱着女儿去医院。

到医院时,孩子就已经没有了呼吸和心跳。孩子全身青紫、淤血、发黑,惨不忍睹,医生和护士看到都痛心不已,而这个孩子的亲生父亲,竟然把自己的女儿活活打死。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这是天下无数诺言中的No.1。

有多少父母在孩子幼年时没有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甚至虐待孩子;孩子成人以后,却屡屡要求孩子尽孝,以这样的借口为自己开脱。

一个人不是生出来孩子就自动成了合格的父母。真爱孩子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需要父母不断地去修养、学习,不断地反思和检讨,方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