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凌晨2点,美联储再次宣布降息25个基本点,此次美国降息在意料之中,但从市场的反映来看,股市涨跌互现。从历史上看美国经济经历8到10年就会进入一个衰退周期,但是从目前释放的信号来看这个现象并不明显,客观的规律不容忽视,今年年底美联储再次降息很有可能是大概率事件。
景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胡景晖认为,单纯地释放流动性是能刺激股市,但实际分歧性很大,此次美联储降息,是美国对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出现衰退的忧虑和对市场的矫正,但好的预期和坏的预期基本上对冲掉。此次调整有意促进GDP的增长,刺激股市,令人失望的就很多人认为这是今年最后一次降息,实际上两种意愿对冲掉了流动性的释放。从经济预判来讲,既有衰退的忧虑又有人为的调高GDP涨幅的预判,一方面释放流动性刺激市场,但另一方面释放的幅度和未来是否继续释放又令人失望。
日本和英国在这次美联储降息之后,保持政策不动,但也做好了释放流动性的准备。对中国来讲仍然面临严重的挑战,之前面对美联储第一次降息,中国货币当局并没有直接降息,而是采用了一个比较巧妙的办法,就是推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不再以基准利率作为我们这个利率调整的基准线,开始转向LPR。
胡景晖表示,面对美联储第二次降息,中国必须思考接下来的政策调整。第一点,中国应该以自我为主,不能盲目跟从美国的货币政策调整。第二,中国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方面市场数据并不乐观,既然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量化宽松的时代,而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就必须采取一个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三,多手段进行货币调整,各部门协同合作,抵御经济下行的冲击。第四,让释放的流动性真正进入我们需要的领域,真正达到发展实体经济,进一步提振制造业的目的。
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到今天,美股印证和助推了这一轮美国经济的复苏和增长,中国股市从2005年股灾到2015年股灾直到现在没有太靓丽的表现,尽管科创板为股市增加了一抹亮色,如果股市长期不能进入到慢牛通道,即便释放流动性也很难通过直接融资市场让企业获得融资,只有通过上市公司监管,加强信息披露,上市制度和退市制度的完善,让中国股市质量进一步提振融资市场,不然提振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就是一句空话。
目前,我们仍然面临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企业信用不足。一方面实体经济除了制造业之外,有很多是服务产业、新兴产业,包括在双创背景下的创新产业和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不像传统制造业、开发商有庞大的实体产业,他们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时候是没有抵押物的,通过什么方式为这些企业放贷注资,从这点来讲,融资方式和个人信用制度的完备是改善企业融资环境重要的手段。
胡景晖认为,降息除了本身为实体经济、制造业、中小微和民营企业增加融资之外,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促进消费。今天中国的储蓄率还很高,让大家拿出钱来去消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近期不断强调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开辟新的商业形式,降息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减少老百姓在银行的存款收益,更愿意把钱拿出来消费。不管是从住房、医疗、子女教育这些消费大项,还是从线上线下商品销售、交通出行、餐饮娱乐都应该合理布局,提升质量,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未来,我国释放流动性是必然事件,不管是降息、降准,还是公开市场操作,我们要处理好的问题就是怎么能够让钱真正有效地进入实体经济,提振制造业、服务产业,补足社会短板,同时让老百姓愿意把钱从银行取出来去消费、旅游,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更愿意大胆去花钱。
单一的使用货币政策未必能够奏效,要让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人才政策合理布局,让区域经济活跃起来,让生产要素能够更好的流动起来,让人才、资金、产品、市场、技术能够更充沛的进行有效资产配置,让消费拉动内需,进一步带动中国经济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