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到2017年10年间,春节档电影屡创奇迹,票房突破33亿元,观影人次则翻了20倍。大年初一更是成为“吉祥日子”,扎堆在这一天上映的电影越来越多, 调查显示,春节期间有26%的人会选择与父母、长辈及孩子一起看电影。过年看电影不仅成为“新年俗”,更是成为了家庭情感的黏合剂。
但是,2020年的春节是个不寻常的春节,受疫情影响,原本“史上最强春节档”的7部大片纷纷撤档,不过影院虽然去不了,但是观众可以在网上看电影。
徐峥的新片《囧妈》决定从大年初一开始网络独播上映,此外,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鲜时光联合推出#线上免费春节档#,准备了《疯狂的外星人》《人在囧途》、《港囧》、《唐人街探案1》《捉妖记2》、《美人鱼》、《澳门风云3》、《西游伏妖篇》,《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缝纫机乐队》、《欢乐喜剧人》、《心花路放》。
在这14部电影中,徐峥参与的电影达6部之多,这一比例足见徐峥目前在中国电影圈的地位,能演能编能导能监制做幕后,徐峥是不可多得的电影全能人才。讨论2020年的春节档,徐峥也是不可避开的人物。
今年春节档,徐峥是赢家
众所周知,徐峥非常聪明,今年春节档,他也继续聪明了一把。
今年的春节档预估70亿元左右的预期,然而遭遇了疫情黑天鹅。《姜子牙》《熊出没》《囧妈》《夺冠》《紧急救援》《唐人街探案3》《急先锋》这7部原定于春节档上映的影片,相继在1月23日宣布撤档。
令人没想到的是,徐峥让原本已经成为”死棋“的《囧妈》活了。1月25日0点起,《囧妈》开始在头条系的平台--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以及“欢喜首映”中上映,搜索“囧妈”即可观看电影全片。按照《囧妈》主要出品方欢喜传媒发布的公告,欢喜传媒与头条系母公司字节跳动展开合作,字节跳动支付至少6.3亿元人民币。欢喜传媒股价直线拉升,目前涨幅超过43%,市值涨了将近20亿港币。
徐峥此举非常果敢、有创意,在影片上映前,《囧妈》签署的保底协议是票房24亿元人民币,24亿对于《囧妈》来说,并非易事,去年的春节档与《囧妈》体量类似的影片,《疯狂的外星人》是22亿,《飞驰人生》17亿。而现在,《囧妈》卖给字节跳动是6.3亿,而且还能参与利益分成。
《囧妈》在网上免费观看,观众自然高兴,但徐峥此举显然动了院线的奶酪,也难怪徐峥此举受到院线的批评,不过批评之声雷声大雨点小,相比于《囧妈》如今稳稳的利润锁定,徐峥显然这次下了一步好棋。
可以说,今年春节档只有一部新片与观众见面,就是徐峥的《囧妈》。
中年危机不过是现实的表象
徐峥的导演之路可谓顺畅。他在和王宝强出演了《人在囧途》后,有了拍摄《人再囧途之泰囧》的想法,《人再囧途之泰囧》是徐峥导演的首部电影,影片于2012年12月1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上映首周票房达到3.1亿人民币,创造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击败了同档期的冯小刚的《温故1942》等电影,奠定了徐峥的导演地位,更是掀起了国产喜剧的高潮。
而作为演员的徐峥,则与宁浩、黄渤组成了“金三角”,合作了《心花路放》《疯狂的外星人》等喜剧,还主演并监制了现实题材的《我不是药神》,监制了票房大卖电影《宠爱》,导演了《囧妈》和《我和我的祖国》中的《夺冠》单元等等,台前幕后游刃有余,徐峥俨然已成为金字招牌。
若有时间,不妨系统地看下这次的6部电影,对于徐峥的创作理念和创作轨迹,显然会有更好的理解。
在作品中展现小人物的中年危机,已成为徐峥电影的一个重要标签。事实上,与其说是徐峥关注中年危机,不如说他他关照现实,这个现实包括《我不是药神》里那样触及死亡的大话题,也包括《囧妈》中如何与母亲相处的”家长里短“,徐峥曾说囧系列是讲关于人物成长的故事:
“中年危机的核心,就是处理我们人生当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原生家庭、亲子关系都是人生命中会遇到的核心问题。我希望我们电影的主题能够更加针对有思考、有生活经验、对幸福生活有追求的观众,所以我们聚焦在关于如何生活、如何改善关系,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幸福的这样的一个主题,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永远贯穿的主题。”
让观众产生共情
20多岁就脱发的徐峥,是个爱思考的人,他的成功,与他的智慧、敏感、细致密不可分。徐峥小学三年级时就在少年宫演出过,高中时就读的中学,对面就是上海人艺,他经常到上海人艺去演出,在进上戏之前已经有了很多接触戏剧的机会,1994年上戏毕业之后,徐峥进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之后的几年,他一直活跃在戏剧舞台,1998年,就获得过白玉兰戏剧奖最佳男演员。
这些滋养,无疑是徐峥内力大涨的秘诀,所以现在的他,可以集演员、导演、监制、编剧等多重身份于一身,活跃于舞台剧、电视剧及电影表演领域。研究徐峥的成长履历,可以发现他如此成功,其实可以说是天道酬勤、水到渠成,绝非仅仅是运气好。
更令同行羡慕的是,徐峥可以把自己的艺术诉求,和观众的市场需求很好地结合,可以把作者电影和类型片平衡得很好,这种既有艺术又有商业的两手抓,显然是好作品的最高境界。
就像《囧妈》,原本是由徐峥与妈妈的故事而引发的,带有很多私人的作者性,但是徐峥在挖掘这个题材以后,发现这个主题里面包含着很多大家可以共情的一面,便将其由一部作者性的电影,孵化成一部大众电影。
把故事与思想进行平衡,难倒太多电影人,徐峥在演舞台剧的时期就开始琢磨怎样与观众产生共鸣:
“我总是喜欢提前到剧场,比如晚上七点半演出,我下午三点钟就到剧场去默戏。我一直监控着剧场外面卖票的窗口,四五点钟,我默好戏了,一直到晚上演出之前,很多朋友来看戏,你要给人送票。那个时候你可以真正观察到观众是什么样子,我觉得那个东西就是票房。我发现有的创作者从来不到那种地方去,他就是在舞台后面排戏。那个时候我就在想,你戏里的东西和每天下了班急匆匆买票的观众搭得上吗?他们关心你说的这些东西吗?”
所以,徐峥要的不是“自娱自乐”,而是追求共情,追求普世性,“我们的做法就是从自我出发,在自己身上找到我们关心的话题,然后我们会检索这个话题是否具有一定的普世性,它是否涵盖了大家共有共通的一些问题。一旦这种关系建立了以后,即便是很日常的话题,它只要是在现实主义层面,我觉得它就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社会性。”
让观众在电影的笑闹间,看到平凡生活中的喜与忧,感同身受,这,就是徐峥作品成功的最大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