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为救被抓的朋友,变卖家产、抛下妻儿去经商,10年后终于凑够钱

2020-03-02     河北好书

《资治通鉴》有云:“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唐开元年间就有这样一对重然诺、轻千金的朋友,在历尽艰辛完成对方的重托之前,他们甚至都没见过面。

配图,图文无关

唐朝开元年间,宰相郭震的侄子郭仲翔文武全才,颇有大侠风范,被伯父推荐给前往南疆平乱的李蒙将军。李蒙看郭仲翔气度不凡,加上又是宰相亲自托付,就委任郭仲翔做了行军判官。

郭仲翔拜别伯父同李蒙一同启程,大军行进到剑南时,郭仲翔有个名叫吴保安的同乡托人带来一封信。吴保安与郭仲翔素未谋面,但知道郭仲翔义气深重,愿意扶持人,于是写信求郭仲翔举荐。郭仲翔接到这封信后,恳求李蒙将吴保安调到军队中任用,于是李蒙调吴保安到姚州做了书记员。

军队行进到姚州正遇上部落大军抢夺财物,李蒙率领部下将蛮兵打得落花流水,还乘势追击五十里。俗话说穷寇莫追,李蒙这一追反中了蛮人计谋,全军覆没。郭仲翔在混战中被俘,又被问出是当朝宰相郭震之侄,于是部落的人将他扣押起来。

配图,图文无关

南方部落屡屡进犯中原只是贪图唐朝富裕,每次掳掠到汉人,不是分到各部落做奴仆,就是让他的亲眷拿钱来赎人,即使是穷苦人家出身,也要勒索好绢十匹,才能放回。蛮人听闻郭仲翔是当朝宰相之侄,便索要好绢一千匹。郭仲翔心想:一千匹绢数目太大,只能央求伯父帮忙,但如何才能把信送出去?

他忽然想到,吴保安与我素未谋面,我看他短短一封信便举荐他,也算是我的知己,我要是求助于他,他一定会帮我!于是他托付被放回家的人将自己的情况转告给吴保安说:“如果你能把这事告诉我伯父,早点来赎我,没准我还能活着出去,要不我一定会在这里被奴役至死。”

此时,吴保安因受郭仲翔举荐已在姚州上任,听到郭仲翔被俘的事情之后,他一边托人转告郭仲翔“一定不负所托,救你出来”,一边收拾行囊往长安出发。姚州到长安一千余里,虽然去京城的路正好经过吴保安的家,但他过家门而不入,匆匆赶往京城。谁料当他赶到京城时,郭震已于一个月前去世,郭家全家送灵回了老家,京中没有人能帮得上忙。

配图,图文无关

回家后,吴保安把郭仲翔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妻子,并说:“虽然未来得及告诉丞相这件事,但我已允诺郭仲翔一定救他出来,那么,这件事我一定要做到底。”妻子劝阻他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你一没钱,二没人,力不从心,不如算了。”

吴保安摇摇头说:“当初我只是寄封信给郭仲翔,他便举荐了我,如今他生死攸关,将性命托付给我,我已经答应了又怎么能放弃,如果不能救出他,我也不会独活于世!”

为了挣钱救出郭仲翔,吴保安变卖家产换了二百匹绢,扔下妻儿,辞官经商。他生怕郭仲翔再从南蛮之地带信来找不到他,他只在姚州一带卖绢。每日起早贪黑,穿的是破衣服,吃的是粗粮食,省下来的钱一分一厘都不敢乱花,全部积攒下来,梦里都念着郭仲翔的名字。如此这样在外苦苦煎熬了十年,刚刚凑得七百匹绢。

配图,图文无关

十年后,姚州新任都督杨安居偶然听说吴保安为救郭仲翔卖绢的事,十分感动,赠与吴保安四百匹绢,又赠他全副鞍马。吴保安万分高兴,立即骑马前往南蛮将郭仲翔赎了回来。郭仲翔在南蛮已做了十年粗活,全身伤病,几乎像在地狱中走了一圈。

此时,两个从未谋面的朋友第一次见面,不由抱头痛哭,都以为彼此只是在梦中相逢。两人回到姚州城后,杨安居十分感动,将两人事迹上奏朝廷,同时给予他们钱财帮助他俩度日。

又过了六年,吴保安夫妇生病去世。郭仲翔披麻戴孝,将吴保安夫妇的遗体背回老家安葬,吴保安的儿子认为这是自己父母的遗体,应该由自己来背。但郭仲翔不肯放下,哭泣着说:“当年你父亲为救我受苦十年,如今我只是背他的遗体回乡,这怎能比得上他当年救我之情,你就让我尽这点儿心意吧!”

配图,图文无关

一路上,郭仲翔一直痛哭,每到旅店,都先将酒饭祭祀了朋友才肯进食。回到老家后,郭仲翔隆重地安葬了吴保安夫妇,并且与吴保安的儿子以兄弟相称,去世前甚至把自己的一半家产留给了吴保安的儿子。

后来,吴保安的儿子将父亲与郭仲翔的故事刻在石碑上,这段动人的友情世世代代在乡间流传下来。

文/选编自《美德照亮人生·诚信卷》(主编:韩震 出版社: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编辑/张翠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8JCnXABjYh_GJGVc8b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