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岛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房价就像社会的发展般日新月异,几日时光便又浩浩荡荡地涨了起来,大学毕业后又读研的同学,今年26岁刚刚毕业工作,看着周边的同事都已经奋斗几年,加上家里的补贴基本都买房买车了,心里总觉得缺了什么。于是,他也表达了想让父母帮买套房的要求,但同学妈妈的做法很是果断,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并一五一十地说明了“儿子,我不替你买房”的理由。
这位妈妈给出的4点原因,条条戳心却也真实
1、身边的人买房了,但这并不是你买房的理由2、你早已过了孩童年纪,哭闹一下就能得到东西的时代结束了3、爸爸妈妈是你的后盾,但不能以你事事为先4、你想要什么,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
有人说,这位妈妈何其残忍,尽管话说得在理,但一个刚毕业步入社会的年轻小伙子,又如何让他去买一套房呢?总该以现实条件为要。也有人说,这位妈妈做得非常好,这样才会让孩子明白许多东西都是付出了才有回报,溺爱就是慢性毒药,对孩子没有好处。其实,我觉得这只是一位朴实的妈妈,用最朴实的话向儿子传达一种理念:“你,才是你未来的主角”。
赞同者这样说
就好像朋友圈借钱一样,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你已经26岁了,父母帮你度过了最难忘和最重要的少年时期,后面的路也该你自己走下去了。心理学常常讲“边界感”的重要性,用道家的话讲,就是凡事皆有“度”,父母子女亦是如此。孩子独立后,父母要毫不犹豫地退出孩子的生活,给他独立思考的空间;反之,孩子也要学会独立从容地应对各种困难,不可如之前一样过分依赖父母,想要得到什么,自己去拼。爱他,就不要把他的翅膀剪掉。
邻居家的赵大爷是一位国企的退休工人,每天工作回来都乐呵呵的,他的新工作是原单位的看门大叔。有人说,在单位办公室坐了一辈子,又去看门,心里什么感受?大爷总会淡淡地说,都是在一个地方上班,坐哪又有什么区别呢?每每听到大爷这样说,我都想对他笑一笑,大爷之所以选择回去工作而不是颐养天年,就是为了给儿子还房贷呀!无法说大爷做错了什么,可还是想说,如果真的爱孩子,就不要让他做你的“连体婴儿”。
反对者这样说
房价越来越高,工资永远赶不上房价涨的速度,让一个26岁的孩子去承受独自买房的压力,不觉得太残忍了吗?不是每个人都月入过万,更不是每个人都年薪100万,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等着攒够钱再买房子。何况,现在大多数的家长都给孩子买房,在这种大环境下成为个例,孩子需要承担多大的心理压力啊?
记得作家连岳曾就父母帮孩子买房一事发表过见解。他说:“你还很年轻,赚钱的日子也才刚开始,40万的首付不多,只要你想很快就能赚到。”用心理学角度讲,想赚钱的念头越强烈,就会越赚越多,这也是“吸引力法则”的精髓所在。其实父母要做的很简单,再等等,不要提前扼杀了孩子的无限可能。
孩子的未来,属于他们自己
生老病死,本是自然,父母永远不会陪伴孩子到永远,最后都要他独立面对这残酷的世界,与其过早地让他失去羽翼,倒不如放他自己去闯荡一片天地。反之,你的成全和溺爱,很可能让孩子把索取变得更心安理得。
今日互动话题:对于父母该不该给孩子买房一事,从现实或是心理角度出发,你赞同哪一个呢?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