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在电视上发光发彩时,我还在下乡演出糊口|专访演员乔杉

2021-01-09   毒药君

原标题:同学在电视上发光发彩时,我还在下乡演出糊口|专访演员乔杉

最近,乔杉参演的两部电影《沐浴之王》、 《温暖的抱抱》,分别斩获 4亿元和6亿元的不俗票房。对比刚出道时无戏可拍的惨状,乔杉无疑完成了巨大的逆袭。

当被问到什么时候感觉自己成名了?他却调侃道:成名?那不得有人接机啥的?我们这......还没人接啊!

文 | 坎波

编辑 | 雷伊斯

相比喜剧演员,乔杉内心更认同自己是一个演员。

这些年来,他的表演涉及到舞台剧、电影、电视、短视频多个种类:

从《爱笑会议室》,到春晚小品;从下乡的走穴演出,到登上林兆华导演的戏剧舞台;从《屌丝男士》里的短视频段子,到如今担任院线电影里的主角与配角......

跨度背后,也暗含了一个演员为生存做出的努力,以及为表演梦做出的忍耐、等待与坚持。

和荧幕形象形成巨大反差,生活中的乔杉没什么存在感、物质欲极低,闲暇时喜欢看书观剧提升自己。在准备《喜剧人》节目间隙,乔杉向麻辣鱼记者讲述了一个演员的台前与幕后。

一个演员无戏可拍的日子

麻辣鱼一开始你对《温暖的抱抱》、《沐浴之王》这两部电影的票房有预估吗?

乔杉其实从我们演员的角度讲,毕竟不是投资人,对票房的要求没那么高,重要的是能留下一个好口碑,希望大家能喜欢上这个戏。

麻辣鱼什么时候感觉自己成名了?

乔杉成名那不得有人接机啥的才叫成名吗?我没人接啊!(笑)。

麻辣鱼你当年从中戏毕业后,觉得自己立马就能红,当时为什么会有这个认知?

乔杉因为我想我从戏剧学院毕业了,再拍个戏啥的,这不很快就能红吗?(笑)主要是对自己的能力和世界没那么了解。

麻辣鱼当时班上其他同学的发展怎么样?

乔杉我有很多同学都很早就拍戏了,然后人家都在拍戏,我们天天下农村演出,就看人家在电视上,发光发彩。

麻辣鱼那段无戏可拍的日子有想过放弃吗?

乔杉想过。但也不是离开这行去做其他工作,只是说我要不去当副导演,去做执行导演之类的,瞎搞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吧。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因为还是很热爱这个行业,同时我的家人和爱人,当时还是我女朋友,他们给予我的鼓励很大。

麻辣鱼那时你请人吃饭,那些人都说你不行,你和你爱人走出饭馆,只有她相信你能行。这种几乎所有人都在否定你的时候,你自己内心对自己的判断是什么呢?

乔杉和妻子莫丹

乔杉其实那次是因为我想换一条路走嘛,就请师哥,还有他的一帮朋友吃饭。然后他们给予了否定,我当时心里想我有那么差吗?你又没看过我演戏,你怎么就知道我不行呢?

麻辣鱼对自己的判断跟观众的反馈有关,还是说就是非常相信自己的表演?

乔杉因为我觉得你去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你必须要看过他的本事才行。他们觉得我外形很普通,但他们又没有看过我的戏,就像我没看过一个电影,我怎么去评价人家演得好坏呢?对吧?

我不觉得我像他们说的那么差,因为我们做舞台剧的时候,观众的反馈很直接嘛,演出结束后,观众的掌声会说明一切。

当然,当时内心多少还是有些失落,因为饭局上这些人算是业界的前辈。

麻辣鱼你当时演了很多话剧,如果说不考虑温饱问题,让你一辈子只演话剧,不能演电影,你愿意吗?

乔杉嗯,其实这个问题很好。我愿意。但是,电影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从业者,你当然是想更多地去了解艺术,去参与进去。就像我现在录《喜剧人》这个节目,其实有一天我也会回到舞台,这并不是一个互相耽误的事儿,反而对一个演员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电影能带给你的可能戏剧给不了,反过来也一样。所以我会在从业的过程当中去学习,去发展,去认知。就像人这一辈子,生活的过程中,缺了哪一步都不好。

麻辣鱼08年,你的父亲去世了,这件事对你的表演影响大吗?

乔杉大,因为小的时候不太理解生和死这个事儿。后来在《喜剧人》里,我创作了《我们》,其实那个作品就是献给我父亲的。

你以前老觉得这些事离你好远,但那个时候才知道......就算是要表达情感也要抓紧。我们说活在当下,其实都是比较空洞的,就像《大话西游》里的台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摆在我面前,我却没有好好珍惜。

我不要一万年,我就要你现在,父亲去世后,我这方面的认知更强烈了。

表演与现实

麻辣鱼事业上的转折点发生在什么时候?

乔杉应该发生在我接触电视后,《爱笑会议室》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就可能换了一个平台,大家能看见你了,知道你的人就更多了。

麻辣鱼你怎么看待你的粉丝呢?

乔杉我的粉丝我觉得都是我的朋友,你要像对待朋友一样,他们才能感受到你的真心。就像每次我们出去路演,在成都、重庆,很多粉丝他都抱着孩子来了,去年那孩子还很小,转眼间就长大一岁。还有很多粉丝是从初中开始看《爱笑会议室》,现在都已经研究生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吧。

其实我们做这个工作的幸福感还挺好的,至少我们曾经陪伴过大家一段时间,然后大家还能记住。

年轻时的乔杉(右)

麻辣鱼08年那会儿,你白天要演话剧,晚上可能跟爱人在通州那边摆地摊,这种现实跟话剧之间的反差感对你来说强烈吗?会让你怀疑舞台上的东西吗?

乔杉它会让你感觉到很魔幻现实主义。因为你从一个鲜花集中的舞台上下来,接触到一些鼓励,然后呢,等你下午坐公交车回家,赶去卖东西,这个落差是有的。在舞台上是多巴胺分泌很强烈的过程,所以你会从这样的非稳定状态,逐渐地回到现实。这个过程挺魔幻的。

麻辣鱼话剧是每天都演,那生活会反过来影响接下来的演出吗?

乔杉从我们演员的角度来说,这样是很不专业的。我在中戏接受的教育是“戏比天大”,我觉得我更愿意积极地去理解戏剧与生活的关系。摆地摊也好,生活中的各种历练,都会让你生命的层次更丰富,会转化成一种动能,变成你自己的一种表达。

那么,当你处理到某些角色的时候,你会找得非常准。就像我们小时候觉得我们唱歌很好听,但真正情感丰富的人,他会觉得你这是一大白嗓子,因为你没有感情。

麻辣鱼我听说中戏是 按毕业大戏的角色录取表演系学生的,你当时是按照哪个角色录取的呢?

乔杉嗯,我们老师觉得我是儿童剧方向,因为那时候长得瘦、长得小,面容较为干净,(笑)会唱歌会跳舞,儿童剧要求很高,又要音乐剧那种,我是按儿童剧招的。

麻辣鱼那时体重多少?

乔杉130(斤)吧,现在150多(斤)。

麻辣鱼你在演员上有标杆吗?

乔杉那可多了。国内的话,我特别喜欢姜文、王志文,包括李雪健老师,他们对我来说都是非常神奇的人物,大神级。

麻辣鱼你举的这几位,都不单纯是喜剧方向的,但你目前还是主要在喜剧方向发展,未来会想突破这种类型吗?

乔杉大家认识我可能是通过一些电视节目,我会被定义成一个喜剧演员。其实我以前演舞台剧,悲剧、正剧都演过很多,喜剧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

因为舞台剧比较小众,看过的人会少一些,从我对自己认识的底色讲,我觉得我还是以一个演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麻辣鱼能举一个你演过的悲剧的例子吗?

乔杉其实悲剧只是一种色彩。我们曾经用喜剧的方式演过很多悲剧色彩的剧,比如说我原来演过《办公室有鬼》,那是我第一次在小剧场话剧里出演男一号,讲的职场白领,作品是想把外地人在北京打工的这种状态表现出来,所以里面就会稍稍有一些悲剧色彩。

然后我们跟林兆华导演演的《说客》,包括《回家》,这种戏都相对偏正。

麻辣鱼跟林兆华这种级别的导演合作,他对你的具体影响是什么呢?

乔杉我当时可能年龄小,有些东西是越琢磨越对,比如以前不明白为什么他要在舞台上那样调度,后来慢慢明白了。

大导儿对我的表演观念影响也很大,这种泰斗级的艺术家对戏的理解,比如说你让一个年轻人演老头怎么演?你要是从状态上去模仿老人,这可能是一种正常的演法,但大导就对我说:你不要去演,你就正常处理你的角色就好。你见过哪个老头愿意让别人认为自己是老头?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他给我带来的是很新鲜的观念,让你觉得:哦!原来我可以这么处理戏。

书籍与摇滚

麻辣鱼 :生活中的你跟荧幕反差大吗?

乔杉 :不小。我生活里是一个对物质欲望极低的人,对吃穿都没有任何要求,可能还有些无聊。也没多少业余爱好,无非就是看看书、看看电影、弹弹琴、喝喝茶。

麻辣鱼 :最近在看什么书?

乔杉 :最近比较功利吧,在看很多工具书,像《希区柯克故事集》,还有编剧相关的。之前在看郑执写的那个小说《生吞》。

麻辣鱼 :最近几年涌现的东北作家群,你对他们笔下的东北怎么看呢?

乔杉 :我喜欢他们笔下的故事,毕竟是老乡嘛,好像一读就能回到你跟老乡唠嗑的那种感觉。往往好的文字,带给你的不是什么本质的东西,而是让你回忆起你对家乡的感觉、味道。

麻辣鱼 :你还很喜欢摇滚乐,都喜欢那些摇滚乐歌手?

乔杉 :科本、平克弗洛伊德、枪花,国内的像窦唯、崔健,唐朝这些,都非常喜欢,现在我手机里都还是他们的歌。摇滚乐对我的影响还是关于人生感悟方面多一点。

摇滚乐才会提出很多问题。在我们年少时候,荷尔蒙无处安放的时候,摇滚乐是能让我们去思考人生的:为什么他们眼中的世界是那样的呢?

很多人以为摇滚乐就是非常躁的那种,其实不是。

麻辣鱼 :《缝纫机乐队》里的摇滚乐,跟你理解的摇滚有偏差吗?

乔杉 :我觉得它只表达了一部分,表达了摇滚中的那种坚持,其实就是关乎热爱。

麻辣鱼 :也许商业喜剧没办法表现得那么深,你未来会想拍其他类型的,比如对现实有更深回应的电影吗?

乔杉 :我觉得这种东西可遇不可求吧。它一定是老天找到你了,是一种.....碰撞。我现在接剧本时,也会接到一些非喜剧类的角色,可能以后大家也会看到。

但从本质上讲,我是对任何东西都不排斥,而且我坚信任何东西都有可能。

THE END

大咖专访

别忘了点“赞”和“在看”哦